蘇軾筆下的夏天,有熱鬧有安靜,有悠閑有感慨。
在這個炎炎夏日,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蘇軾的生活,讓他帶著我們在夏日的各種場景里逛了一圈。
《阮郎歸?初夏》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綠樹高柳間,新蟬的叫聲悶悶的。南風剛起,像剛調好弦的琴聲一樣輕柔吹來。碧紗窗下,沉香的煙悠悠飄著,下棋落子的聲音,驚醒了正在午睡的人。小雨剛過,小荷葉翻卷著,石榴花開得像要燒起來。姑娘端著玉盆到清泉邊洗手,水珠濺起又落回盆里,圓滾滾的像珍珠。
蘇軾筆下的初夏,不是燥熱的,而是帶著點“嫩”的。新蟬剛會叫,風里都是熏香的軟乎勁兒,“棋聲驚晝眠”一下子把悠閑寧靜的午后氛圍點活了。
小荷翻、榴花燃,連洗手濺起的水珠都像珍珠,更是充滿了初夏的生機和少女的活潑情趣,看著就清爽。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樹林盡頭,山色清晰起來,翠竹掩映著一道圍墻。知了在亂叫,池塘邊長著些枯草。時不時能看見白鳥在空中翻飛,水面上紅色的荷花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在村舍外、古城邊,我拄著拐杖慢慢走,看夕陽一點點落下去。多虧昨晚半夜下了場雨,今天又能舒服地過一天了。
蘇軾的 “夏日散步日記”,前半段寫眼前景,亂蟬、衰草有點小蕭條,但白鳥、紅荷又添了生機;后半段寫散步的悠閑,尤其是 “又得浮生一日涼”,把雨天的涼快當成老天爺給的福利,透著隨遇而安的豁達。
《溪陰堂》
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槐高處一蟬吟。
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
池塘里的水漲滿了,兩只白鷺撲棱棱飛下來;綠槐樹頂上,一只蟬正“知了知了”地唱。酒醒時,門外太陽已經升得很高,我干脆繼續躺著看溪南岸十畝地的樹蔭。
蘇軾的 “夏日躺平”生活,特別閑適慵懶。白鷺、蟬鳴是夏日典型意象,睡到日上三竿才酒醒,啥也不干,就躺著享受樹蔭,把夏日午后的那種懶洋洋、無所事事的愜意,寫得淋漓盡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黑云像打翻的墨汁,還沒把山遮住,白花花的雨點兒像跳著的珍珠,亂紛紛跳進船里。突然一陣大風從地上卷過來,雨一下子就停了;望湖樓下,湖水又變得像天空一樣平靜。
這首寫的是夏日西湖邊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六月天說變就變,變化之快讓人猝不及防,可他卻像拍電影一樣,把夏日暴雨的猛烈和驟晴的明凈,生動地記錄下來了。看完只想說:這雨下得真痛快,我也很期待。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棗花簌簌落在衣巾上,村子南北都傳來繅絲的聲音,穿粗布衣的人在老柳樹下賣黃瓜。喝酒后犯困只想睡覺,可惜太陽高照口渴得很,不由得想喝杯茶。于是試著敲敲路邊一戶農家的門,問問能不能討碗水喝。
這首詞像一幅宋代鄉村夏日風俗畫,滿是生活細節:棗花、繅絲聲、賣黃瓜的小販,像逛農村大集一樣熱鬧,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泥土芬芳。最后 “敲門問茶” 透著隨和,一個平易近人、不拘小節的蘇東坡形象躍然紙上。
《有美堂暴雨》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尊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一聲炸雷仿佛就在游客腳底下響起,滿天的烏云又厚又重,怎么撥也撥不開。天邊卷來一陣黑色的狂風,簡直要把大海吹得直立起來!浙東那邊的暴雨橫跨錢塘江,直撲過來。雨水灌滿了西湖,湖水波光閃動,像斟滿快要溢出來的美酒,又像千根鼓槌敲著羯鼓催促。我真想喚起沉醉的李白,用這滿山的飛泉洗臉,讓他看看這打翻了海底鮫人的寶庫,把無數珍珠美玉傾倒了出來的大雨!
這首寫的是杭州有美堂上看到的錢塘江暴雨,他想象力炸裂,把雷聲、黑風、飛雨寫得氣勢洶洶,用 “海立”“鮫室瀉瓊瑰” 的夸張比喻,把暴雨的壯觀寫絕了,堪稱蘇軾筆下夏日最雄奇壯觀的一幕!
《江城子》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鳳凰山下雨后剛放晴,水面上清風徐徐,晚霞格外明麗。一朵荷花,雖然過了盛開期,依然那么飽滿美好。不知從哪兒飛來兩只白鷺,好像有意,在羨慕荷花的美麗。
突然聽到江上傳來哀怨的古箏聲,滿含深情,給誰聽呢!煙散云收,好像是湘水女神在彈琴。想等曲子結束找彈琴人問問,卻不見人影,只看到幾座青翠的山峰靜靜立在那里。
蘇軾前半段寫荷花、白鷺,清新美好;后半段聽箏聲尋人不見,帶著點淡淡的悵惘。最后 “人不見,數峰青” 像電影結尾的空鏡頭,留有余味,讓人想起夏天里那些沒說出口的小遺憾。
《菩薩蠻?夏景回文》
火云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云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閑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閑。
火紅的云彩下,汗水凝成珍珠般的顆粒。顆粒般的珍珠似的汗水,凝聚成火紅的云彩。美玉般的肌膚透著暖意,碧色紗衣輕輕的。輕輕的碧色紗衣下,美玉般的肌膚透著暖意。臉頰上的紅暈,嫌被枕頭壓出了印子。枕頭上留下的印子,又嫌是臉頰紅暈弄的。無聊地對著鏡子,看晚妝已殘。殘存的晚妝,映著傍晚悠閑的余暉。
回文就是正反讀都能成詩,比如“火云凝汗”反過來是“汗珠凝云火”,繞來繞去,其實是在說夏天的熱:云像汗,汗像云,紗被暖,暖得紗更軟。后面的“暈腮”“印枕”“殘妝”,都是寫夏天里女生的小情緒——熱得臉紅,嫌枕頭壓出印子,晚上卸了妝,和夕陽一起發呆。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柳樹庭院里風靜,人在白天睡覺,白天睡覺的人讓庭院的柳樹也顯得風靜。香汗浸濕薄衫,衣衫涼快,涼快的衣衫上有淡淡的汗香。紅手拿著裝冰藕的碗,裝著藕的冰碗映著紅手。丈夫笑藕絲長,長絲的藕好像也在笑丈夫。
這也是一首回文詞,藏著夫妻間的小互動。前四句寫夏日午睡的靜謐和微妙的體感。后四句寫醒后的活動:吃冰藕。重點在最后兩句的諧音雙關,像情侶間的打情罵俏,充滿了甜蜜的生活氣息和戀愛中男女的小情趣。
《浣溪沙?荷花》
四面垂楊十里荷,問云何處最花多。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且來花里聽笙歌。
四周都是垂楊柳,綿延十里都是盛開的荷花。我問天上的云彩:哪里荷花開得最繁盛?就在那畫樓的南邊,夕陽灑下柔和的光輝。
天氣剛轉涼,人有點寂寞,時光得靠酒來打發。算了別想那么多了,還是到荷花叢中去,聽聽那美妙的笙歌吧!
蘇軾開頭寫荷花盛開的盛景,后來天氣轉涼有點寂寞,就想著用酒和笙歌來消遣。透著蘇軾的生活態度:即使有寂寞,也要及時行樂,在美景和美酒音樂中尋找慰藉。
最后一句“且來花里聽笙歌”,充滿了及時行樂的灑脫和對生活的熱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