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代表日本攤牌,要和美國斗上一場,他無法忍受被特朗普看扁。
收到特朗普的關稅通牒后,日本首相石破茂終于下定決心,他在一次街頭演講的時候,措辭前所未有的強硬,說關稅談判是一場“賭上國家利益的戰斗”,怎么能忍受“被對方看扁”。
其實早從上個月開始,石破政府就開始有意識地在關稅議題上對美國示強,如今只是進一步攤牌了而已。
【石破茂揚言,關稅談判不能忍受被美國看扁】
美日談判毫無進展,主要是特朗普的要價,遠超日本的承受限度,石破茂只有擺出一副強硬姿態,才有繼續討價還價的余地,真要退讓了,后果不只是被吃干抹凈那么簡單。
更何況,日本很快就要舉行參議院選舉,石破茂必須確保自公聯盟拿下過半議席,上個月的民調好不容易有所回升,要是在關稅談判中對美國示弱,指不定又要一瀉千里。
于是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有了這番空前強硬的言辭。而且石破茂還想讓特朗普知道,自己和安倍不一樣。
日本這邊,想要對美強硬的,不止石破茂一個,自民黨這邊似乎也統一了口徑,認為特朗普“欺人太甚”,在關稅談判中使出了相當惡劣的手段。
【從上個月開始,石破政府就有意識地對美國示強】
由此可見,石破政府對特朗普很有怨言,在他們看來,日本是美國最大投資國,持續為美國創造大量工作崗位,這與特朗普當初的競選承諾高度貼合。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總統欠了日本人情,怎么能在關稅政策上步步緊逼呢?
何況石破茂當初訪問美國的時候,與特朗普也算是相談甚歡,為日企收購美國鋼鐵公司奠定了基礎,美日現在應該談的是如何深化雙邊合作,而不是在關稅問題上一直糾纏。
然而這些都是石破茂的想法,左右不了特朗普的決策。
石破政府的目標,是與美國進行一場綜合的關稅談判,結果特朗普只盯著日本的汽車出口和大米市場說事。
此外,石破茂也堅持,美國要全面取消關稅,自己也不會接受所謂的“基準關稅”,在美國的盟國中,日本這種頑固姿態也是少有的。
【日方代表屢次訪美,都是空手而歸】
作為交換,石破政府愿意擴大對美投資,協助美國發展造船業,擴大供應鏈合作等等,但這些需要長期投入才能見效,特朗普可不想自己費力栽樹,卻讓后人摘桃。
他更想要立竿見影的結果,比如說日本同意對美國全面開放市場,降低甚至是單方面取消貿易壁壘,就像越南那樣。
這就觸及日本的核心利益了。
不僅如此,美日在談判中的分歧,除了工業領域的汽車進出口,還涉及農業,這更是自民黨執政的基本盤,也是石破茂口中“國家利益”的主要指代。
因此任憑美國如何施壓,日本始終不愿妥協。
【石破茂自認為訪美時,與特朗普相談甚歡】
特朗普也逐漸不耐煩了,在對日本發出關稅通牒前,他就直說了,對美日關稅談判不抱什么期望。
從美國的角度看,這是很合理的判斷。日方代表前前后后跑了美國八次,表面功夫做得很足,但底線同樣守得很嚴,但特朗普的條件很明確,日本要想繼續進入美國市場,就必須放棄這個底線。
此外,還有一件事,也超出了石破政府的預料,那就是中美關稅戰的進展比他們預期中更快。
特朗普政府前段時間的注意力,基本放在如何盡快與中國達成協議,以至于日本反而被擠出了日程表,都沒來得及見縫插針。
這恰恰反映出,中美談判,美國一刻都拖不得,對美日談判,又是另外一番想法了。特朗普很篤定,僵持到最后,讓步的一定是日本,自己等得起,石破政府那邊就未必了。
【石破茂認為美國在關稅上會網開一面,結果事與愿違】
石破茂也是經歷了一番樂觀、誤判,再到幻想破滅的過程,前不久他還表示,美國會因為美日特殊關系,對日本“網開一面”。
直到收到通牒后,他才發現,美國對日本的關稅非但沒有降低,反而示威一般地提高了一個百分點,和韓國一致。
很顯然,日韓這兩個美國在亞太的地區盟友,如今都被當成了“殺雞儆猴”的對象,用來警示那些還沒有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特朗普對日韓尚且不留手,對它們就更不用說了。
石破茂也終于意識到,在談判桌上,美國并不把自己當成一個“有分量”的對手,當務之急,是提高日本的議價權,擺脫因依賴美日同盟關系產生的被動處境。就像石破茂自己強調的那樣,不能被特朗普“看扁了”。
但這個目標不是靠說狠話就能做到的,石破政府也不愿意與特朗普徹底談崩,只是現階段,他們手頭上已經沒有更具吸引力的籌碼。日本若想為當前的困境破局,可能還是得從多邊經貿的角度著手,接下來的中日韓外長會,不失為一個契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