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桿子,人的頂梁柱。臨床上最怕就是這柱子根基不穩,里面那層軟墊子——椎間盤——給擠出來了。
日子久了的人,這毛病纏身,痛起來鉆心,麻起來要命,連帶著腿腳都不聽使喚,苦不堪言。
前幾日便遇著這么一位。看那坐相就不對勁,身子歪斜,手總不自覺地去捶后腰。問診時眉頭緊鎖,說這腰啊,像是被抽了筋、斷了軸,又沉又酸,一條腿后面像有根筋扯著,一路麻到腳趾尖。再細問,果然,夜尿也多,精神頭也不濟。這便對了!
腰為腎之府,腎主骨生髓。
這椎間盤里的髓核,不正是靠腎精滋養的“髓”嗎?
腎氣足,骨髓充盈,椎間盤飽滿堅韌,像新打的年糕,柔韌有彈性。腎精虧了,骨髓失養,這“髓核”就如同失了水分的果凍,干癟脆弱。外面那圈纖維環,也因筋失所養(肝主筋,肝腎同源),變得松弛無力。
此時稍一用力不當,或久坐耗傷,壓力一大,那脆弱的“果凍”便頂破松弛的“袋子”,膨出、突出了!壓迫了邊上走行的神經根,那鉆心的痛、過電的麻,就全來了。
腎虛是根,勞損是誘。
就像那酒色財氣,最惑人的是“安逸的坐”。久坐如刀鋸,最是傷腰!氣血凝滯不通,筋骨不得濡養。再扛個重物,猛一扭身,或是受了點寒濕(風寒濕邪,痹阻經絡,氣血更是不通),那早已不堪重負的椎間盤,可不就“突出”給你看?
傷筋動骨一百天,這椎間盤突出,更要防它如防賊,百日內尤其要像保護剛接好的骨頭一樣,靜養避勞,遠寒濕,更要戒那耗傷腎精的妄念妄動。
沒有這“戒”字護體的康復,根基必然不固,日后勞損、風濕必來糾纏,金(肺)水(腎)相生也難濟此局。
腰腎相連,一損俱損。
腎氣不足,腰府失養,自然酸軟無力;反過來,腰椎結構不穩,氣血運行受阻,也會進一步影響腎氣的生發與固攝(如夜尿頻多)。此二者,如同骨與髓,互為表里,密不可分。所以你看,許多腰椎間盤突出日久的人,常伴有耳鳴、健忘、膝軟、畏寒或手足心熱(腎陰虛或陽虛之象),這便是病已及腎了。
先前有位教書先生來看診,便是如此。他道是批改作業坐久了腰酸,以為小事,貼了幾副膏藥不見好,反而漸漸腿麻。去按摩推拿,當時稍緩,隔日更甚。他自述對照書看,又像寒濕,又像血瘀,拿不準,更不知如何調養。我一看舌脈,舌淡苔白,脈沉細尺弱,腎陽明顯不足。問他是否畏寒、夜尿多?果然!
這便是腎陽虧虛為本,寒濕凝滯為標。腰府失于溫煦,寒濕乘虛而入,痹阻經絡,不通則痛,不榮則麻。給他用溫補腎陽、散寒除濕、強筋壯骨的法子,比如獨活寄生湯加減,重點在附子、肉桂、杜仲、桑寄生、牛膝這類藥,補命門之火以壯腰脊,散寒濕以通痹阻。腎陽一足,腰府得溫,氣血得行,筋骨得養,那被寒濕困住的“突出”,壓迫自然減輕,癥狀也就緩解了。
治此病,萬不可只盯著那“突出”的局部,見痛止痛,見麻治麻。需得溯本求源,看是腎精虧,還是腎陽虛,或是兼夾了寒濕、血瘀、濕熱?補其不足,瀉其有余,壯腰腎以固其本,通經絡以治其標。
更要緊的是,康復期內,務必視腰如珍寶,戒久坐,戒負重,戒寒濕,更要戒那暗中耗傷腎氣的“內賊”。否則,便是華佗再世,也難保它不卷土重來!這腰桿子,立得住,人才能頂天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