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猛禽”戰斗機將配備平板電腦控制裝置、安全數據鏈和自主升級功能,以便與人工智能驅動的無人作戰飛機協同作戰。
F-22“猛禽”隱形戰斗機。圖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美國空軍計劃對 F-22“猛禽”戰斗機進行升級,使其能夠在飛行中控制無人機系統,這將使其成為首批能與協同作戰(CCA)無人機協同作戰的現役作戰飛機。
從2026年開始,F-22“猛禽”戰斗機將配備基于平板電腦的控制系統,并進行其他相關改裝,以實現駕駛艙內安全操控無人機。
此次升級將涵蓋空軍185架F-22“猛禽”戰斗機機隊中的142架作戰編碼戰機,重點是那些用于前線任務的戰機。
每個升級套件的成本約為8.6萬美元,該服務2026財年1,500萬美元的申請中包含1,220萬美元的硬件費用。
飛行員預計會使用機內數據鏈,這是一種已在F-22“猛禽”戰斗機機隊中全面啟用的抗干擾通信系統,來管理無人機編隊并協調飛行任務。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經在F-22“猛禽”和F-35“閃電”戰斗機的駕駛艙內展示了基于平板電腦的無人機控制,但對單座戰斗機飛行員工作負荷的擔憂促使空軍探索更簡單或由人工智能輔助的控制設置。
為協同作戰飛機(CCA)時代做準備
用于操控類似協同作戰(CCA)無人機的平板設備的藝術渲染圖。圖片來源:科林斯航空航天公司
F-22“猛禽”戰斗機的新角色可能為空軍提供一個早期平臺,以測試和改進協同作戰(CCA)無人機操作,有助于塑造未來戰術以及整個作戰機隊的整合。
這種能力與一項更廣泛的策略相契合,即在從打擊、偵察到電子戰等一系列任務中,將有人駕駛飛機與人工智能驅動的無人機進行配對。
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1000架無人作戰飛機投入使用,與F-35“閃電”、B-21“突襲者”、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斗機以及未來的空中加油機等有人駕駛系統協同作戰。
為推進該項目,空軍已請求在2026財年撥款8.7億美元,以繼續研發并啟動生產。
目前協同作戰(CCA)無人機包含兩個原型: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和安杜里爾公司的YFQ-44A。計劃首批生產100至150架無人機,以實現多任務的靈活性。
曾被計劃提前退役的F-22“猛禽”戰斗機如今已成為空軍自主化推進和無人機整合路線圖的核心。現在部隊已改變計劃,不再退役32架較舊的Block 20型戰機,而是根據最新的資產剝離策略保留全部185架F-22“猛禽”戰斗機。
此次升級不僅使F-22“猛禽”戰斗機能夠操控無人機,還使其在2030年代仍具有重要意義,成為有人機與無人機協同作戰的關鍵推動因素。諸如“毒液計劃”、實驗行動小組以及X-6A“視野”項目等計劃所獲得的見解,預計將為未來的駕駛艙設計、自主性集成以及人工智能協同戰術提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