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7月2日,特朗普在“真實社交”宣稱與越南達成“歷史性貿易協議”,這讓中國此前“誰聯美抗中必遭反制”的警告有了現實注腳,越南的選擇開啟了一個危險示范。
美越這份協議堪稱“霸王條款”。原本美國威脅對越南輸美商品加征46%關稅,協議達成后降至20%。可代價巨大,越南要對美國全面開放零關稅市場,還得接受美國海關入境稽查,近乎出讓“經濟治外法權”。不僅如此,協議規定對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商品加征40%懲罰性關稅,且解釋權歸美國。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針對中國商品經越南轉口美國的狙擊,試圖切斷中越在貿易上的關聯。
工人(資料圖)
越南近乎全盤妥協。除了前述市場開放,還得建立“中國轉口監測系統”,允許美國核查生產線。甚至要將部分行業本地化率提升至40%,這無疑是在自斷與中國產業鏈聯系。數據顯示,越南對美出口中約33%(價值450億美元)是中國商品經簡單加工轉口,涉及電子、光伏、紡織等諸多領域。而越南自身60%電子零部件、80%塑料原料依賴中國供應,如此一來,越南制造業面臨巨大風險。
在中國商務部嚴正聲明“誰要是通過出賣中方利益換取關稅減免,中方將堅決反制”后,越南仍選擇與美國達成這樣的協議,已然是一種危險開端。更過分的是,7月7日,越南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部分熱軋卷鋼產品征收高達27.83%的反傾銷稅,且該措施自7月6日起生效,為期五年。這顯然是配合美國新關稅協議,主動對中國鋼鐵產業發起攻擊,進一步惡化中越貿易關系。
從越南自身經濟結構來看,其對美出口占總量30%,但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程度極高。一旦中越貿易關系受損,其制造業“斷鏈”危機絕非危言聳聽。比如電子產業,大量零部件來自中國,供應鏈斷裂將導致生產停滯。越南這種外向型經濟體,在大國博弈中本就脆弱,2024年其對美順差達123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可過度依賴美國市場使其在談判中毫無籌碼。如今為了迎合美國,犧牲與中國的經貿關系,后續發展令人堪憂。
蘇林(資料圖)
面對越南的舉動,中國并非無計可施。中國手握三張“王牌”應對。其一,稀土領域,中國控制全球80%稀土加工產能,諸多高端制造業、軍事裝備所需的高性能磁鐵依賴中國稀土,在這方面中國有絕對話語權。其二,借助RCEP區域合作機制,中國可加速中間品出口,通過在越南建設跨境園區,推廣“中國技術+越南制造”新模式,重塑產業鏈合作關系,讓越南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其三,中國可合理調整與越南的貿易結構,2024年越對華貨物進出口達2052億美元,通過調整進口結構,能對越南重點產業精準施壓,使其明白損害中國利益的后果。
美國正試圖將美越協議包裝成“模板”推向其他國家。印度已在加速與美國談判,試圖降低本土化率要求;歐盟也因英美5月協議中的“毒丸條款”而有所動搖,該條款要求公開鋼鐵、制藥供應鏈信息,實質是切斷與中國合作。若東南亞國家連鎖效仿,對中國經濟沖擊不容小覷,有分析稱中國GDP增速可能被拖累2個百分點。美國此舉從單純關稅戰轉向規則戰與供應鏈戰,企圖重構全球產業鏈,將中國排除在高端制造業之外。
特朗普(資料圖)
越南在中美博弈中選擇聯美抗中,開啟危險示范。其自身經濟面臨巨大風險,而中國堅決反制的態度明確,手中也有諸多反制手段。這場大國博弈下的貿易紛爭后續如何發展,越南能否及時止損,其他國家是否會步越南后塵,都值得持續關注。局勢發展撲朔迷離,但中國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也絕非輕易能被撼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