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五個交易日當中,市場整體表現還是很不錯的,截止周五收盤,上證指數收漲1.09%,深證指數收漲1.78%,創業板指數收漲2.36%。
指數代表著整個市場的基本情況,當指數的表現不差時,個股的表現也會相對好一些,在本周的五個交易日當中,除了周三出現跌多漲少的局面之外,其余四個交易日均是漲多跌少。
所以,無論是從指數還是個股的表現來看,本周的市場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在本周五出現了一根放量下跌且帶有長上影線的十字星(收陰),就這樣一個走勢,會引起很多投資的擔心。
如果單獨從技術角度來看,無論是放量回落還是高位帶有長上影的十字星,均不利于市場的后期走勢。
但是,我們仔細觀察市場之后,我們就會發現市場并非那么悲觀。
1,在本周五雖然市場出現了較大的回落,而且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大,市場不僅沒有出現普跌,反而出現了普漲,近3000家上漲,這一點不符合市場的政策邏輯。
2,在周五券商表現非常的強勢,成交量達到了1052.9億元,相比較前一個交易日放量近600億元,就算市場回落了,依然上漲2.83%。
而在以往的市場當中,券商表現強勢時,市場整體表現通常相對較好,這一點與今天市場普漲是對的上的,但是依然與指數的大幅回落不相符。
基于以上兩個方面的推斷,造成這樣一種走勢的只能有一種原因,那就是市場整體并不差,但是受到某一個權重板塊的調整,從而影響了指數的表現。
而這個板塊就是銀行股,今天銀行板塊整體回落1.91%,成交量也相比較昨日有所放大。
滬深兩市的當前整體市值大約為92萬億元,而銀行股就占了16萬億元。滬市最新市值為56億元,而銀行股大部分都是在滬市,市值大約為15萬億元。
銀行板塊的跳水,將會直接帶動市場出現回落,而且滬市的調整會比較明顯。
所以,當我們梳理完市場的基本情況之后,我們就不難發現,周五市場的回落只是銀行股調整所導致的,而市場的整體情況并沒有什么問題,而券商板塊也已經開始異動了,下周市場整體還是值得期待的。
在昨天收盤之后,A股又迎來了新規,其中關于中長期資金以及北向資金的量化監管措施,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關注下具體的市場消息。
財政部最新發布,事關長期資金入市!
2025年7月11日財政部印發相關通知,要求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
將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指標調整為“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五年周期指標”,權重分別為30%、50%、20%。
同時提升其資產負債管理、穩健經營及投資管理能力,且監管部門持續推動包括保險資金在內的中長期資金入市,目前商業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約33萬億元,投資A股比例約11%,有較大提升空間。
該政策是資本市場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長周期考核能減少保險資金因短期波動產生的投機行為,增強資本市場穩定性,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推動價值投資理念普及,長期利于市場穩定與結構優化。
廣發證券、中歐基金等機構認為,此舉利于優化市場結構、降低波動,為資本市場注入長期資金,提升價格發現和資源配置效率。
保險公司人士也表示,長周期考核將促使險資加大A股投資比例,增強資本市場穩定性。
滬深交易所發聲,正式將北向投資者納入程序化交易報告范疇!
2025年7月11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滬深股通投資者程序化交易報告,按內外資一致原則,將滬深股通投資者納入程序化交易報告范疇。
報告要求與境內投資者基本一致,兼顧內地與香港市場差異,對部分條款和填報字段調整,預留準備時間。
報告主體是北向投資者識別碼(BCAN碼) ,路徑為北向投資者向香港經紀商報告,再由香港聯交所提供給滬深交易所,內容和監管要求與境內一致,違規主體會被滬深交易所提請香港聯交所協助監管。指引2026年1月12日起正式實施,實施后3個月內,存量投資者需完成報告。
該舉措完善了程序化交易監管體系,使監管更全面,保障市場公平,維護市場穩定,防范異常交易行為帶來的風險。
促進市場規范發展,營造透明規范的市場環境,深化跨境合作,為互聯互通機制的深化筑牢基礎。
深交所:創業板綜合指數編制增加風險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機制!
2025年7月11日,深交所和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決定修訂創業板綜合指數編制方案,新增風險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機制(被實施風險警示的樣本股從公告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個交易日起剔除,撤銷風險警示的則此時納入)和ESG負面剔除機制(ESG評級降為C級及以下的樣本股此時剔除,升至C級以上的則此時納入),以提升指數可投資性。
這一修訂有助于優化創業板綜合指數的成分質量,通過及時剔除風險警示股票和ESG評級不佳的股票,減少此類股票對指數的拖累,更真實反映創業板整體優質企業的表現,進而提升指數的可投資性和市場公信力,引導資金流向更優質的標的,促進創業板市場健康發展。
高盛唱多亞洲股市:維持對中日韓股市“增持” 立場!
2025年7月11日,高盛集團策略師上調亞洲股市預期,將MSCI亞太(日本除外)指數12個月目標價上調3%至700點,預計回報率達9% 。
上調原因是宏觀環境更有利、關稅政策確定性增加,且亞洲股市14倍預期市盈率符合“宏觀模型公允價值”,盈利增長將驅動回報。高盛維持對中國、日本和韓國股市“增持”立場,下調馬來西亞股市評級至“減持”,上調港股評級至“符合市場權重”。
此外,伯恩斯坦看好下半年亞洲股市,渣打銀行上調亞洲(除日本)股票至超配,且看好中國部分行業并維持超配中國股票。
高盛等知名機構唱多亞洲股市,會讓投資者對亞洲市場未來表現更有信心,吸引更多資金流入,為股市提供資金支持,推動股價上升。例如5月外國投資者在亞洲累計買入約106.5億美元股票,高盛觀點或強化這一趨勢。
市場走勢分析!
1,消息面!
昨天再次提到了中長期資金,這對于整個市場來說,是非常有利的。長期耐心資本是當下市場的穩定劑,也是價值投資的重要體現。
我們從近期市場的整體表現,也能注意到長期資金的重要性,比如最為明顯的就是銀行股,從今年以來,險資已經多次舉牌銀行股,進行價值投資的同時也為市場提供足夠的穩定性。
當前險資的規模高達33萬億元,而入市的比例還非常低,隨著資金入市比例的不斷提高,市場就會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這對于市場長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北向資金也進行量化監管了,這是進一步維護了市場的公平性,也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重要體現。
正如同本周A股在實施量化新規之后,市場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同樣是長期的。
2,技術面!
我們從三大股指的走勢來看,有著共同的特點。首先,K線均在指數的上方,而且貼著5日均線走,這是當下市場非常健康的一種走勢。
其次,均線呈現多頭排列,逐步發散,這也就意味著持續走強的可能性還是非常高的。
在文章的前面也已經重點分析過上證指數的情形,當前市場并沒有什么問題。
綜上所述,對于短期市場而言,市場會在券商板塊的影響之下持續走強,而且接下來銀行股的調整有限且影響已經不大了。
而市場的中長期趨勢來看,就是慢牛行情,整體趨勢向上。
作為普通投資者,在趨勢面前,我們盡可能不要被短期市場波動影響,更不要試圖踏準每一次的短期波動,我們盡量也做耐心資本,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耐心持股。
悲觀者往往是正確的,但是唯有樂觀者才贏得未來!
“點贊+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