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都是創作者的時代,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開始身兼“打工人”與“自媒體人”雙重身份:白天要高效處理辦公事務,同時見縫插針記錄靈感碎片;下班后則切換至創作模式,對著屏幕打磨腳本、剪輯視頻、處理素材,讓靈感快速落地成作品。
想要讓工作與副業高效并行,一臺既能滿足高效辦公需求,又能承載高質量創作任務的筆記本電腦,無疑是核心助力。
最近正好上手了新上市的Hi MateBook D 16 酷睿7版本,其護眼大屏、多屏協同、高性能處理器以及多重AI黑科技可以說是精準契合了工作與副業兩個核心場景。今天,我們就通過詳細評測,看看它究竟如何實現工作與創作的無縫銜接的。
(Hi MateBook D 16 皓月銀)
我手里的這臺Hi MateBook D 16是皓月銀配色,搭配金屬機身,質感相當在線。而且整體設計語言簡潔、耐看,無論是帶到辦公室還是咖啡館,都不會顯得突兀。
雖然是一臺16英寸的大屏本,但Hi MateBook D 16的便攜性控制得還不錯,機身厚度約18mm,重量為1.72KG,對于日常通勤來說,并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
屏幕是一塊16英寸、16:10 比例、1920x1200 分辨率的高清炫彩大屏,相較于同尺寸16:9 比例的屏幕,顯示面積多出了10%。
(Hi MateBook D 16 16英寸護眼大屏)
這10%的顯示面積差看似細微,但在實際體驗中帶來的效率提升卻十分明顯。辦公場景下,更大的顯示面積意味著更高的信息密度與更從容的操作空間。比如用Windows分屏時,過去擠擠挨挨才能放下的多窗口,現在輕松就能容納,而且每個窗口的可視面積都不錯:左邊陳列寫作素材,中間打開 DeepSeek 查資料,右側留給 Word 文檔編輯,需頻繁切換窗口,思路連貫更高效;而在視頻剪輯場景中,更充裕的顯示空間能讓時間軸的軌道排布更舒展,素材面板的縮略圖也能完整呈現,無需再為了看清細節反復縮放界面、拖動滾動條,創作思路不受界面限制,剪輯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Hi MateBook D 16 分屏辦公)
這塊大屏還是通過德國萊茵TüV硬件級低藍光認證的護眼屏,搭配DC調光無頻閃技術,能夠有效減少眼部負擔。尤其對于那些白天處理工作、夜晚還要緊盯剪輯界面的重度屏幕使用者來說,這種“潤物細無聲”的眼部保護簡直是剛需。
屏幕的顯示素質同樣可圈可點,100%sRGB色域覆蓋和300尼特的亮度,保證了色彩的準確和畫面的清晰細膩,足以應對日常辦公和剪輯、調色需求。還有一點我特別喜歡,就是它是霧面屏設計,在戶外收到臨時需求,也不用擔心光線太強,屏幕反光。
工作中最讓人頭皮發麻的瞬間,莫過于PPT即將收尾時,電腦突然因為性能扛不住而卡頓宕機;視頻剪輯到關鍵幀,高負荷運轉的設備毫無征兆地藍屏重啟,幾小時心血瞬間歸零的滋味,誰經歷過誰懂。
(Hi MateBook D 16 搭載英特爾?酷睿?7- 250H)
Hi MateBook D 16深諳這種焦慮,它搭載了全新英特爾?酷睿?7- 250H處理器,14核心、20線程與 5.4GHz的最大睿頻,像一位沉穩的“性能保鏢”,無論是多任務辦公的并行負載,還是視頻渲染、大型軟件運行的高壓場景,都能從容應對。而雙鯊魚鰭風扇的強效散熱,還能快速帶走高負載運轉時產生的熱量,避免因機身過熱導致的性能降頻,讓處理器始終保持 冷靜高效的工作狀態。
更貼心的是,遇到專業軟件或高強度任務時,無需復雜設置,按下 Fn+P 即可一鍵切換高能模式,就讓性能瞬間“火力全開”。
我們也對這款筆記本進行了實際測試:選取50張RAW格式的原圖導入PS,總容量超2GB 的素材在軟件中快速加載,整個過程不到幾秒就完成了,足見其性能強勁。
(Hi MateBook D 16 實測)
存儲方面,Hi MateBook D 16同樣讓人安心,配置了1TB 固態硬盤。這種大存儲設計,讓你可以放心下載海量高清素材、囤積創作文件,不用再為磁盤空間告急、圖標變紅而頻繁清理刪改,素材積累和文件管理都能更從容。
更讓人驚喜的是,這臺筆記本的“多屏協同”功能用起來格外絲滑。點擊桌面右下角的控制中心,就能找到匯聚周邊設備的“超級終端”界面,把代表手機的圖標輕輕拖到筆記本圖標上,瞬間就能完成連接。
(Hi MateBook D 16 多屏協同)
連接后,手機里的照片、視頻、文檔,不用數據線,直接拖拽到電腦就能編輯保存。更方便的是,還能同時打開至多3個手機應用窗口——工作時,電腦端文檔窗口專注創作,手機窗口一邊回微信消息、一邊查資料,多任務并行卻互不打擾,工作節奏始終流暢不卡頓。內容創作時,這個功能更是高效助手。在用電腦剪輯時,手機里剛拍好的素材可以直接拖拽到剪輯軟件,省去了傳輸等待的時間,創作效率大大提升。
(Hi MateBook D 16 一屏三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Hi MateBook D 16 還搭載了聯網黑科技——超材料天線。據官方介紹,它最遠能實現 270 米的信號連接,差不多是兩個半標準足球場的距離。這樣的實力讓網絡連接格外穩定,即便在信號復雜的會議室、人多的咖啡廳,也能保持流暢的網絡體驗,不會因為斷網、卡頓打斷工作節奏。
續航表現同樣讓人放心。70Wh 大電池搭配 65W 快充,基礎辦公一整天下來還有剩余電量,午休時簡單充一會兒電,就能滿足半天會議的使用需求。對于經常需要移動辦公的人來說,這臺機器實實在在解決了“信號差、電量慌”兩大難題,讓移動辦公更自在從容。
(Hi MateBook D 16 65W快充插頭)
還有不少使用體驗上的加分細節值得說道。比如 AI 的深度應用,在在線會議已成常態的當下,Hi MateBook D 16 的 AI 慧眼功能不僅支持一鍵切換虛擬背景,避免居家辦公時的環境干擾,還能智能過濾環境雜音,讓發言清晰傳遞;智慧語音功能則能實現實時語音轉文字,會議紀要、靈感記錄都能即時生成,省去事后整理的麻煩。而針對創作場景,內置的 AI 空間支持超100個智能體,無論是撰寫文案、生成配圖,還是優化腳本框架,都能快速響應需求,讓創作思路加速落地。
(Hi MateBook D 16 AI慧眼功能)
細節設計上,Hi MateBook D 16 的 C 面布局高效貼心,在有限空間里加入了獨立數字小鍵盤,對于財務、數據分析等需要頻繁輸入數字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擴展性也無需擔心,機身配備全功能 USB-C、USB 3.2 Gen1、USB 2.0、HDMI 以及 3.5mm 耳機接口,足以滿足外接顯示器、鼠標、U 盤等日常辦公和娛樂需求。更貼心的是,Hi MateBook D 16出廠就預裝了 Windows 11 系統與 Office 家庭版,省去額外購買和激活的麻煩,開機就能投入工作。正版軟件不僅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還能避免兼容性問題,讓辦公效率從第一步就得到保障。
(Hi MateBook D 16 左側接口)
(Hi MateBook D 16 右側接口)
評測總結:
總體來看,Hi MateBook D 16酷睿7版本,精準抓住了職場人高效辦公與高質量創作的雙重需求。它以均衡且全面的表現,實現了工作與創作場景的無縫銜接——既通過大屏護眼、智能協同及AI輔助功能等滿足了日常辦公的嚴謹高效,又憑借強勁的性能支撐,為創作的高效落地提供了保障,讓兼顧主業與副業的用戶無需在設備上做取舍,成為雙場景切換中的可靠助力。
目前Hi MateBook D 16酷睿7版本,已在京東自營旗艦店及線下官方授權店開售,疊加20%國補優惠,這套兼顧高效辦公與專業創作的旗艦配置,不到5000元就能入手。另外,如果你僅僅需要日常辦公,對性能沒有過高要求,還可以關注下同系14英寸與15英寸的酷睿5版本,疊加國補只要三千出頭就能到手,想入手的話不妨抓緊機會(國補以各地政策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