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中國野人目擊傳說:1915—2025

0
分享至


作者丨石鑫
編輯丨歷史國編輯部

近期,一則全網招聘神農架野人的消息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工作職責和任職要求是:

1、身著野人服飾,在景區巡游,偶爾來段抽象舞蹈;

2、嚴禁在游客面前說話,只能發出所為的“嗚嗚”聲;

3、大膽接受游客的投喂。

工作保障:

1、薪資按天結算,500元/天;

2、百萬意外險。


據說這高額的收入讓不少人紅了眼,這份所謂的“野人”工作使不少人搶破了頭。

關于這個裝扮野人的事件,我想說這么幾個詞“沒原則”、“沒出息”、“沒臉皮”、“沒羞恥”、“沒底線”、“沒骨氣”、“沒人格”!就像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一本揭露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剝削本質的連環畫《幸福城的“猩猩”》中所描述的那樣。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有奶便是娘、有錢便是爹。

人不能有一丁點的墮落,為“氣節”二字不能絲毫動搖。正如陳然烈士在《我的“自白書”》中所寫的那樣: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這種為了金錢利益就放棄自己人格尊嚴的事,是令我所不齒的。當然,以上只代表的我個人的看法與意見。

言歸正傳,在我國湖北省的西北部,有著一大片濃密的原始森林,這就是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相傳上古時期,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緣、架木為梯,上山采藥,故得名“神農架”。神農架,其主峰神農頂,海拔3106.2米,是華中地區的第一高峰。

神農架位于著名的北緯31度線,在這條神秘的緯度線還分布著百慕大三角、馬里亞納海溝、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沉沒的亞特蘭蒂斯等眾多的自然奇觀和未解之謎。

而神農架又以著名的野人事件更加眀聞于天下。據說迄今為止至少已經有100次野人目擊事件,約有400余人見到了總共100多個這種奇異的能夠直立行走的人形動物。

2019年3月,我在神農架旅游時,當地導游就說如果誰能活捉一個野人,國家獎勵200萬!如果誰能打死一個野人將尸體提供給國家進行科學研究,國家獎勵50萬!


神農架官門山景區的野人雕塑

野人在世界范圍內、在將近一百年的時間里,曾有數以萬計的人目睹過這種與人類相似的巨型靈長類動物。傳說它有一雙大腳,幾乎踏遍了亞洲、非洲、美洲的深山老林。由于它的樣子古怪、生活條件奇特。不同地方的人分別給它起了不少地方俗名,在美洲叫它沙斯夸之(大腳怪)、在亞洲的喜馬拉雅叫它雪人、在亞洲的高加索至蒙古一帶叫它阿爾瑪斯、在西伯利亞叫它丘丘納、在日本叫它為赫巴貢、在澳大利亞叫它幽微或者約威爾?哈克、在非洲叫它切莫斯特、在肯尼亞叫它X,國際上則習慣稱之為“耶提”(YETI)。

1967年10月20日的下午,美國生物學家帕德森和吉姆里騎馬馳騁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北部萊灣山區,突然看到了讓他們終生難忘的一幕。帕德森在跑動中開啟了攝影機,這是世界上首次拍到的野人影片,歷時十七秒,就是那著名的“十七秒影像”。在短短的十七秒里,帕德森鏡頭里捕捉到的這個所謂的“野人”清楚的行走姿態、生動地回頭一望,無論是直立行走的姿態還是身體的各部分比例都與現在人極其相似。如果這個野人的祖先真的來自原始人類的一支,那么它應該已經進化得相當完善了。


1967年10月20日美國生物學家帕德森和吉姆里拍攝的“野人十七秒影像”

1

有關神農架野人的傳說

神農架關于“野人”的傳說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到5世紀戰國時期成書的《山海經》。《山海經·中次九經》中提到熊山(即今鄂西北神農架)中有一種身高一丈左右,渾身長毛,長發、健走、善笑的“贛巨人”或稱為“梟陽”、“狒狒”的動物。


《山海經》描述:梟陽,其為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

公元前1024年,即距今3000年前,據說曾經有人就捉到了一對“野人”獻給了周成王。西漢時期成書的《爾雅》中記載:“狒狒”人形長丈,面黑色,身有毛,若反踵,見人而笑。

戰國時期,出生在神農架附近湖北秭歸的、楚國著名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約公元前340--約前278年)在他的《楚辭·九歌》中,也曾經以“野人”為題材,寫過一首《山鬼》的詩:

“若有人兮山之阿,彼薜藶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筆,予慕予兮善窈窕。”

屈原在這里描寫的“野人”形象是:似人非人,站在山梁子上,他披掛著薜藶藤,帶系松蘿蔓,多疑善笑,羞羞答答。

公元400年的晉朝,在湖北房縣(今神農架林大部分地區原屬房縣管轄)也有關于“野人”的記載。《爾雅翼》中說:“猩猩如婦人,披發、袒足、無膝、群行,遇人則手掩其形,謂之‘野人’。”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有人不僅捉到過“野人”獻給皇帝,而且還給“野人”畫了圖像。

清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由王嚴恭纂修的《鄖陽府志·房縣》中記載道:“房山在城南四十里,高險幽遠,四面石洞如房,多毛人,修丈余,遍體生毛,時出山嚙人雞犬,拒者必遭攫搏,以炮槍之,鉛子落地,不能傷……”這里所說的毛人即指“野人”。

1925至1942年的18年間,房縣有多次活捉和打死“野人”的記載,活捉以后,還綁著在房縣大街上示眾。1977年,在房縣高碑大隊出土的西漢古墓中,一塊作為陪葬的銅鑄的搖錢樹九子燈上,就有“野人”的畫像。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野人”資料。

祖祖輩輩生活在神農架的當地山民們在很早以前就從他們的父輩那里聽到過這種像人一樣直立行走的,被當地群眾稱之為“野人”的大型奇異動物的種種傳說。

據生活在神農架的老一輩人說,野人在山上遇到人的時候,先是抓住人的兩只胳膊大笑,直到笑得暈過去為止,醒來后再把人咬死吃掉。所以為了防備野人,這里的山民們上山時都帶上兩只竹筒套在胳膊上,一旦遇到野人被它抓住,趁它笑暈過去的時候,趕緊脫掉竹筒才能逃生。

1915年(民國四年),神農架邊緣地帶的房縣,有個叫王老中的人,他以打獵為生。一天,王老中進山打獵,中午吃過干糧,抱著獵槍在一棵大樹下休息。不一會兒,他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朦朧中,他聽到一聲怪叫,睜眼一看,有一個2米多高、遍身紅毛的怪物已近在咫尺。他的那只心愛的獵犬早已被撕成了血淋淋的碎片。王老中驚恐地舉起獵槍……

沒想到紅毛怪物的速度更快,瞬間跨前一大步,奪過獵槍,在巖石上摔得粉碎。然后,笑瞇瞇地把嚇得抖成一團的王老中抱進懷中……

王老中迷迷糊糊中,只感到耳邊生風,估計紅毛怪物正抱著自己在飛跑。不知翻過多少座險峰大山,最后他們爬進了一個懸崖峭壁上的深邃山洞。王老中漸漸地清醒過來,這才看清紅毛怪物的胸前有兩個像葫蘆一樣大的乳房。他立刻明白了,這個怪物原來是個女“野人”。 白天,女“野人”外出尋食。臨走的時候,她便搬來一塊巨石堵在洞口。晚上,女“野人”便抱著王老中睡覺。


野人想象圖片

一年后,女“野人”生下了一個小“野人”。這個小“野人”與一般小孩相似,只是渾身也長有紅毛。小“野人”長得很快,身材高大,力大無窮,已能搬得動堵洞口的巨石了。由于王老中思念家鄉的父母和妻兒,總想偷跑回家,無奈巨石堵死了他的出路。因此,當小“野人”有了力氣后,他就有意識地訓練小“野人”搬石爬山。一天,女“野人”又出去尋找食物,王老中便用手勢讓小“野人”把堵在洞口的巨石搬開,并且背著自己爬下山崖,趟過一條湍急的河流,往家鄉飛跑。就在這時,女“野人”回洞發現王老中不在洞里,迅速攀到崖頂嚎叫。

小“野人”聽到叫聲,野性大發,邊嚎邊往回跑。由于小“野人”不知河水的深淺,一下子被急流卷走。女“野人”凄慘地大叫一聲,從崖頂一頭栽到水中,也隨急流而去。

已不成人形的王老中逃回家中,家人驚恐萬狀,竟不敢相認。原來他已失蹤十幾年了,家人都認為他早已死了。

這個離奇的傳說,向我們表明:“野人”與現代智能人能夠婚配,說明二者有一定的血緣關系。只可惜王老中與紅毛女“野人”的后代沒有留在世上,不能作為考察“野人”的直接證據。


野人模型

2

神農架幾次較為著名的野人目擊事件

1、兩次目擊者口述的野人遭遇事件

原湖北省水利設計院副院長翟瑞生回憶說:“1944年我在三五九旅工作,秋季離開延安。1946年秋,五師突圍,春節前我們走到興山縣與房縣交界處(即神農架林區酒壺坪)時,發現在靠坡邊的樹林旁,站著兩個‘野人’,正抬頭看著我們,嘿嘿笑著。它們滿身是毛,身上的毛是黑紅色的,頭發較長,披散著,顏色是淡棕色的;個子比普通人高,塊頭蠻大。高的那個是母的,兩個乳房很大,它還用樹葉圍著下身。當時,我們與‘野人’相距大約有二十幾公尺。由于軍紀嚴,我們沒有人理它們,但整個部隊的的人都親眼看見了。”

原神農架林區黨委宣傳部部長馮明銀說:“‘野人’這東西是有,我還見過。那是1960年,我正在盤龍搞中心工作。一天中午,我看到對面山上有一個‘野人’,頭發很長,顏色很紅,身子前面的毛是紫紅色。當時我站在一起的5個生產隊干部都看到了。他們吼了一聲,‘野人’才站起來走入老林中去了。”


2、多次發現的野人蹤跡

1977年6月19日晚,房縣橋上公社群力大隊女社員龔玉蘭和她的4歲的兒子楊明安在水池埡路遇“野人”。科考隊人員立刻趕到現場,找到了龔玉蘭了解情況。在龔玉蘭的帶領下,找到“野人”蹭癢的那棵大松樹,并在那棵樹上取下幾十根棕褐色的毛。毛是從1.3米到1.8 米高處的樹干上找到的。從形狀、粗細來看,與人的頭發十分相似。后經武漢、北京等科研部門用顯微鏡對長臂猿、大猩猩、黑猩猩以及現代人的毛發作了比較。這次毛發鑒定,首次使用了微觀水平的實驗方法,標志著我國“野人”之謎的研究已經開始從神話傳說、目擊者提供證詞這樣的原始初級階段,向科學考察階段進展。

1977年6月中旬,科考隊員沿著100里無人區陰峪河一線向海拔3000多米的主峰攀登。就在那殘積的雪地上,一位姓劉的隊員發現了一行清晰的腳印,一左一右地排列著,每一步跨度都在1米左右,足印長25厘米,弧度30度,大腳趾與其它四趾分開,腳掌前寬后窄。顯然是一種兩足行走的動物腳趾。在神農架板壁巖下,一次發現100多個腳印,最大的腳印長達42厘米。科考隊隊首次灌制出5個石膏模型。經公安部門技術員鑒定,疑似“野人”的腳印。這個“野人”應該身高大約2米左右,體重約150公斤。


1977年8月30日,青年工人蕭興揚在林區泮水公社的龍洞溝發現了一個個子不高的“野人”。這個“野人”兩足直立行走。科考隊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趕赴現場,雖未捉到"毛人",但發現了“腳印”和糞便,拍了照片,并對腳印澆鑄了石膏模型。腳印全長24.5厘米,前寬后窄,大趾與其它四趾分開,缺乏足弓,腳掌微向內彎。這一腳印似乎兼有人和猿的特點。

1980年,科考隊發現近千只“野人”腳印,最大的腳印長度為48厘米,步幅最大為2.2米。中國野人考察研究會的劉民壯教授斷言:腳印是“野人”的間接證據,腳印多證明神農架是“野人”的老窩,有“野人”的群體。

作為旁證,就是關于“野人”窩的3次發現,其共同點是用多根竹子束扭編成沙發狀。

1980年6月上旬,考察隊員在紅巖子西南坡海拔2680米的竹林中,發現用箭竹編成的窩,每束竹子約七、八根旋轉編織,形成沙發椅。長約89厘米,高約1米。同年6月5日,考察隊員在槍刀山也發現了用竹子編織的窩,把90根竹子扭成一把,互相壓在一起,成圓椅狀,長1.5米,距離50米處又發現42厘米長“野人”腳印。沒有用手勞動,是編不出這種窩的。

作為另一個證據,就是化驗“野人”的糞便。

1976年11月前,在靠近神農架的房縣蔡子洼東側,考察隊對這里進行了搜索,在山梁半坡一個陡崖頂部發現了6處糞便,都已干燥。經觀察,有較多未消化的果皮,野栗皮等殘渣。在找到的糞便中,還發現大量昆蟲蛹皮,糞便直徑2.5 厘米,這些糞便與熊、猴、猩猩的均不相同,且又與人的糞便有差異。人是不會吃昆蟲與野果皮的。1980年考察隊又多次找到疑似“野人”的糞便,經分析糞便內有未消化的竹筍、橡子和小動物的毛骨,糞便呈盤狀,在2個呈八字形的腳印之間。



3、1974年房縣橋上生產大隊副主任殷洪發與野人搏斗事件

1974年5月1日清晨,與神農架相鄰的房縣橋上生產大隊副主任殷洪發上青龍寨山中砍葛藤。

當殷洪發走到山坡上時突然聽到背后有響聲,聽著像有人走路踩著地上的樹枝樹葉的聲音一樣,殷洪發連喊了兩三聲:“是誰啊?”但卻沒有人答應。不見有人回答,殷洪發抬起頭向腳步傳來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個滿身黑紅色長毛、兩腳直立行走的人形怪物披頭散發飛快地從坡下向他奔了過來!轉眼間,那怪物就跑到了他的面前!殷洪發嚇了一跳,想退后躲開,讓開怪物跑的路,可是那怪物卻伸出手來抓他!情急之中他右手掄起砍葛藤的彎刀就向怪物砍去,這一下砍到了怪物的右臂上。哪知慌亂之中用的卻是刀背,雖說沒有砍出傷口但也是用足了力氣,直砍得那怪物猛地頭一擺,嘴里發出“啊、啊”的嚎叫,飛也似的大跨步向山坡上的密林里跑去。殷洪發怕怪物的同伙前來報復,連忙轉身從坡下鉆樹叢跑回家,連山路都沒敢走。

據殷洪發說,這個人形怪物大約四尺高,頭發下垂到頸部,眼睛是圓形的,鼻子的位置略比人的高,眉脊骨突出,嘴比人的寬,手臂到腰,手大指長,兩腿上粗下細,兩腳前寬后窄。

1974年的6月,時任湖北省鄖陽縣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李建同志對殷洪發的發現向《人民日報》和《湖北日報》分別進行了反映,并將其刊登在新華社的內參上。


時任湖北省鄖陽縣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李建撰寫的殷洪發與野人搏斗的新聞


4、1976年神農架林區的六位干部與野人對峙事件

1976年5月14日凌晨,神農架林區的六位干部在椿樹埡與野人狹路相逢。

1976年5月13日下午6時,時任神農架林區黨委辦公室主任的陳連生(后來調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駐湖北記者站副站長,目前是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會副秘書長)和時任神農架林區革委會副主任的任昕友、舒家國,神農架林區財貿政治部副主任佘權勤、農業局長周忠義以及司機蔡新志一道,在十堰開會后乘坐一輛吉普車從鄖陽地委返回神農架林區松香坪。

5月14日凌晨1點多鐘,當汽車行駛至房縣與神農架林區交界處的椿樹埡(在里程石碑144到145公里之間)時,駕駛員蔡新志突然大喊:“快看,前面有個野羊子!”正在睡覺的其他五人被吵醒,仔細一看,路上有個全身長毛的家伙正朝他們走來,但根本不是野羊子,而是一個身高達到一米九、全身紅毛、直立行走的大家伙。

蔡新志立即開啟大燈,響按喇叭,并加大油門向著這只奇怪的動物直沖了過去,打算將其撞倒在地。但這動物敏捷地閃到一邊,隨即起身伸手抓住路邊坡坎上的荊棘往崖上爬,此時車燈直照著動物的臀部。臀部很大,大腿很粗,由于巖石是風化石,這動物肚子又大,崖又很陡,它連爬了兩次沒爬上去,滑了下來。

蔡新志立即停下車,車子正好停到這個動物的跟前,蔡新志用大燈晃著這個動物,這動物就前后肢著地,抬頭兩眼對著車燈。佘權勤和周忠義跳下車,想向這個家伙靠近,陳連生也從右門下車,撿了個石頭準備迂回包抄,想將此動物抓住。

這時,除了司機蔡新志繼續在車內按喇叭以外,其他五人都已經全部下車,二人靠路這邊,三人靠路那邊,形成對它的半圓形包圍,形成對視的局面。周忠義揀起一塊石頭打它的腿,結果打到屁股上,它迅速轉身跨過路邊小溝走上山坡,鉆進灌木叢,消失在了密林中。這動物逃跑的行動比較遲緩,走路很笨。


1976年5月14日神農架燕子埡目擊野人的位置

“我們對峙的過程有20多秒,這個家伙的耳朵豎著,超過了頭頂,臉像驢的臉,眼睛像人眼睛,雙手比較短小,手臂上的毛比較長,但下身很長,很粗壯,像我們老家黃牛的后腿,屁股上沒毛。”陳連生說。可以肯定的是,此動物沒有尾巴,還挺著肚子,像是懷了孕。

六人一致看到這動物有以下特點:

(一)毛細軟,鮮紅色,從來沒見過這種顏色的動物。在前肢著地時,臂毛垂下有約4寸長的鮮紅色毛,背上有一條深棗色毛,臉毛麻色,腳毛發黑;

(二)腿又粗又長,大腿有飯碗粗,小腿細,前肢短,腳有軟掌,走路無聲,屁股異常肥大。身體很胖,腰粗約有1尺半寬,行動遲緩,走路很笨,大家分析認為它可能懷孕,個別同志認為它可能年老(為什么不直立?可能因肚子太大,不便立起。至于爬崖,因太陡,不能直立,就是我們人上也要用手腳一起);

(三)眼像人眼,不同其它動物,無夜間反光。臉上大下小,長形,嘴略突出,耳較人的大些,額有毛垂下;

(四)無尾。身長約四、五尺;

“神農架能否找到野人,對我們個人來說,沒有任何利益糾葛;再說,我們5個人當時都是干部,兩個是林區革委會領導,兩個局長,我也是黨辦主任,我們干嘛要撒謊?”面對記者有無證據的提問,陳連生如此回答,并解釋當時手里沒有攝影攝像器材,無法取證。

一天后,一份由陳連生起草、任昕友簽字的1000余字的報告,以“神農架發現野人”為由,向中科院發去電報。中科院隨即派出專家組趕赴神農架考察。

以下是神農架林區黨委宣傳部給中科院古人類所的電報。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5月14日凌晨1點左右,在湖北省神農架林區與房縣交界處,6人乘小車共同發現一奇異動物。此物渾身紅色,約4尺高,兩大耳低垂,額頭一撮紅毛約3寸,面部呈馬形,眼似人眼,無特殊反光,無尾,臀部肥大,后退粗壯,前肢較細,腳呈掌面,行動遲緩。

小車停在此動物2公尺左右,5人下車捕捉,其中一人用石頭砸中大腿。此動物看見車后,先是奇怪地盯著,后就爬坡逃走。由于土質松軟,滑下,又從另一方向逃走。

車上系林區兩位革委會副主任,農辦政治部副主任一人,農業局長一人,黨辦一人,司機一人。途中議論,從未見過此種動物,都懷疑是“野人”,即類人猿。特此報告。

神農架林區黨委宣傳部

1976年5月16日

以下是湖北省鄖陽縣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李建同志人民日報、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的電報。

人民日報、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負責同志:

5月15日上午,我在湖北省房縣接到神農架林區黨委辦公室陳連生同志電話,反映林區領導干部及汽車司機等同志共6人在5月14日見到“紅毛野人”情況。我及時向在房縣蹲點的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尤洪濤同志匯報,尤部長非常重視,指示我及時到林區調查,了解情況,觀察現場,訪問群眾,并與林區黨委研究如何捕捉措施。我和其他幾個同志于5月16日到林區,當天聽了見到“紅毛野人”的6位同志的情況介紹:

神農架林區黨委委員、革委會副主任舒家國、任忻有、農辦政治部副主任佘傳勤、農業局局長周忠義、黨委辦公室陳連生、汽車司機蔡新志等6同志乘汽車從鄖陽地委回林區松香坪,在5月14日凌晨1點多鐘,車子開過房縣與林區交界處,在里程碑144至145公里內,見有一動物在公路上,司機立即按喇叭,開大燈,這動物往車子走幾步又往石崖上爬。司機繼續按喇叭,放大燈照著這動物,而且車子很快開到距離它只兩三米處,這動物爬崖沒爬上去滑下來,前后肢著地,抬頭兩眼對著車燈。由于后肢長,前肢短,形成后高前低。這時,除司機外,5人都下車,2人靠山一邊,3人沿路的另一邊,形成半圓形包圍。想捕捉,但又怕被傷害。由于缺乏思想準備和工具準備,也不是圓形包圍,因此,當一同志用石頭猛擊這動物屁股,這動物轉身就從缺口走上山坡,進入林中。雖然這動物行動遲緩,走路很笨,也未能捕獲。

6人一致看到這動物有以下特點:(1)毛細軟,鮮紅色,從來沒有見過。在前肢著地時,臂毛垂下約4寸長。背上有一條深棗色毛。臉毛麻色,腳毛發黑;(2)腿長,大腿有飯碗粗,小腿細,前肢短,腳有軟掌,屁股肥大,不同于一般動物,身體很胖。大家還看到它腰也很粗,約一尺半寬。行動遲緩,走路很笨。大家分析,可能因為懷孕,個別同志認為可能因為年老;(3)眼像人,不同其他動物,無夜光。臉上大下小,長形,咀略突出,耳較人的大些,額頭有毛垂下;(4)無尾,身長約4尺。

以前是一些群眾、基層干部反映看到“野人”,這次是領導干部親自看到,又是 6 人一起看到,在車燈很亮、距離很近的情況下看得比較清楚。

由于這動物行動遲緩,走路很笨,估計事隔只兩三天,不會走很遠,如抓緊時機,組織捕捉,可以捉到。這里希望上級領導及科研部門能及時派人來指導捕捉。

湖北省鄖陽地委宣傳部李建

1976年5月16日


5、1980年神農架野人考察隊員黎國華目擊野人事件

1980年12月的一天黃昏時分,黎國華與來自江蘇徐州的一個煤礦工人行走在積雪的山坡上,突然發現對面的山崖上坐著一個奇怪的動物在吃東西,還不斷地用手把垂到臉前的頭發給撥到腦后去。

據黎國華回憶說,當時那個奇怪動物循聲回首,發現了生人以后本能地大步奔跑起來,黎國華想要追上去是不可能的。情急之下,他迅速端起了土槍想要打傷這個奇怪動物再捕捉。誰知連日在雪地里行走,火藥受潮,接連三槍都沒有打響,眼睜睜地看著那個奇怪的動物消失在了林海雪原之中。如果當時槍打響了,或許野人之謎就會得到破解。


6、1985年神農架林區猴子石保護站站長袁裕豪目擊野人事件

1985年4月的一天,袁裕豪與妻子以及三個護林員一起在巡邏防火的途中,突然發現幾百米遠的地方有一個奇怪的動物。當時他們五個人同時進行大喊,但奇異動物沒有反應。但當五個人準備進行追擊的時候,奇異動物迅速地逃進了密林中。

據袁裕豪回憶,那個奇異的動物呈深棕色,走路的動作是佝僂著背但速度特別快,身高大概有兩米多。


7、1993年鐵道部大橋工程局谷城橋梁廠的十位同志與三個野人邂逅

1993年9月3日鐵道部大橋工程局谷城橋梁廠和鐵道部科學院等單位10名游客,在神農架209國道190公里處與3個“野人”不期而遇。

當年9月3日,鐵道部大橋工程局谷城橋梁廠的副廠長王發先陪同來該廠工作的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鐘美秦(女)、關禮杰、王俊發到神農架參觀游覽,隨行的還有該廠計量室主任趙玉蘭,廠安質科科長方鳴皋,廠辦主任周林(女),谷城縣廣播電視局副局長汪光鈞,以及黃先亮、歐鏡生兩位司機。


1993年9月3日在神農架燕子埡目擊野人的谷城橋梁廠的部分同志

9月2日傍晚,王發先等一行十人抵達神農架松柏鎮,下榻神農架賓館。第二天(9月3日)一大早,他們乘坐該廠三菱面包車前往神農架各處參觀游覽。由于貪看山景,一路上留連太久,他們從風景埡往回趕是下午3點鐘了。爬山登崖使他們很疲乏,除了司機黃先亮因職責必須全神貫注外,其它人都有點昏昏欲睡了。直到下午6點10分,他們一行才趕到燕子埡埡口,這時太陽已經快落山了。過了埡口就是一長段下坡,黃先亮關了發動機,靠汽車的慣性下滑。6點20分,汽車走到這段下坡的倒數第二個彎道上。

汽車一拐彎,司機黃先亮猛然發現車前方20米處的公路上有三個長著一身黑紅毛發的怪物正佝僂著腰,低著頭,并排向汽車方向走來。聽到聲響,走在中間的矮胖者抬頭一望,慌忙把走在靠右邊的高瘦者一推,嘴里發出一陣尖叫,三個奇異動物轉身就向公路坡下的密林里跑去。車中不知是誰驚叫起來:“有‘野人’,有‘野人’,快停車!”

黃先亮趕緊剎車,汽車滑行了十幾米停了下來。停車的地方距原先三個奇異動物站立的地方相距不到5米。這幾個人爭先恐后鉆出車外,最先下車的人可以依稀看到奇異動物用手用力向兩旁撥開樹枝、藤蔓的背影,后下車的人只能聽到密林中劈劈啪啪的樹枝折斷聲了。

在很短的時間里,三個奇異動物就跑得蹤影全無。這時他們才突然醒悟,怎么沒想到照相或攝像呢?他們懷著極期遺憾的心情,在公路上尋找標志,在不遠處的公路邊有一塊路碑,刻有“190”字樣。太陽已經落山,密林中一片昏暗,想去林中尋蹤已是不可能了,他們只好又激動又遺憾地上車返回了神農架賓館。


1993年9月3日神農架燕子埡目擊野人的位置

晚上吃飯地時候,遭遇“野人”的這十位鐵道部門的同志七嘴八舌地向接待他們的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元啟談起他們在路上巧遇“野人”的經過。張元啟副區長第二天把這個消息向林區黨委書記鄭清勝做了匯報。鄭清勝認為是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發現,當即找到林區黨委宣傳部部長戴銘,責成他把這件事迅速調查清楚。隨后,神農架林區黨委宣傳部專門派尹本順等人赴谷城橋梁廠調查核實情況。

在該廠的座談會后,尹本順起草了一篇通訊,谷城橋梁廠在通訊稿上鄭重簽署“情況屬實”字樣,并加蓋了黨委宣傳部公章。


谷城橋梁廠在尹本順起草的通訊稿上簽署的“情況屬實”字樣和加蓋的黨委宣傳部公章

為了進一步弄清真相,當時擔任神農架林區黨委宣傳部部長的戴銘和幾位記者一起來到了目擊現場,按目擊者提供的線索,在209國道1548公里向西200米處,果然找到了一塊青石打鑿有190字樣的里程碑。這是一塊標志209國道開通前等級公路里程的舊路碑。

神農架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戴銘:這個碑都已經垮了,所以把點定下來了。讓我們知道在哪塊地方。發生了和野人遭遇的事件,如果沒有這塊碑,我們還沒有一個非常準確的一個物體來說明這塊地方。

190里程碑的確定,使調查人員大受鼓舞。他們沿著似乎像是動物趟過的痕跡繼續搜尋,發現了大量折斷的小樹枝和藤蔓。有的小樹有兩厘米粗,也被一折兩段,楂口非常新鮮,10位目擊者聽到的噼噼啪啪的斷裂聲就是這樣形成的。沿腳印的痕跡尋蹤,很容易就找到了100多個深淺不一的腳印。更讓調查人員驚喜的是,他們在撞斷的小樹楂口周圍發現兩個清晰的大腳印。兩個腳印呈左右腳型,間隔約50厘米,前寬后窄,前掌寬約12厘米,后跟約7厘米。其形狀與1981年發現灌制的野人石膏腳印形狀完全相同。


在1993年燕子埡野人目擊現場發現并灌制的野人石膏腳印

這次現場調查,發現了許多與目擊者講述吻合的證據,參與這次調查的人員中,原來不相信神農架存在野人的人,觀念也發生了根本變化。

燕子埡一帶是野人的目擊事件高發區,很有可能是野人的主要生存區之一。

野人敢在大白天就在公路上走,應該是不止一次干這事兒了,當然以前是在路上沒車沒人的情況下。

但是總起來說,野人還是怕人的,突然見到迎面開來的汽車,野人還是選擇了急忙逃走,甚至慌不擇路地硬闖著從密林中穿過。這也說明了野人突然見到汽車后的恐慌。

時間是公歷1993年9月3日,農歷是七月十七,再過四天就是白露節氣。應該是入秋一段時間了,這個時間是獼猴桃、板栗、山楂、橡子、五味子等野人食用的野生植物的成熟季節。這個季節野人在各個采食場之間穿行采食,遷徙中甚至利用了公路這樣的便利路徑,應該是情緒比較高興、警惕性比較放松,大概是采食比較順利的情況。

公路的下方是一片密林,向左側翻過山脊遠處更是人跡罕見的無人區。顯然野人也是利用燕子埡的埡口翻越過山埡口,過到對面卡房溝方向的密林中去。也有可能向右翻越埡口去桂竹園方向,那里也是野人目擊事件的高發區。

一次目擊到三個野人,這應該是一個規模不小的種群了。而且是一高兩矮,這個小群里應該是有雌有雄,甚至是父母帶仔。這種情況從生存的角度說應該說最合理也最安全。

假如當年要是車上裝有行車記錄儀,那野人之謎就會大白于天下了。

在這起目擊事件中,三個野人不是橫跨公路,而是順著公路正面迎著行駛的車輛走來。說明什么?

第一,野人早已適應和習慣了公路,早就不是“遠遠的躲著”公路,而是加以利用了。野人也知道從這座山到對面的那座山,走平坦的公路比爬山鉆樹林子好走的多;

第二,野人早已適應和習慣了公路上跑著的汽車,它們大概知道了汽車只是順著公路跑。而且對它們不構成危害。車來了它們避開就是了。所以,一旦到了下午公路上的車輛減少了,野人就大搖大擺的走上了公路。如果不是迎面碰上了目擊者的面包車,野人很可能還要在公路上再走好長一段呢;

第三,即使是白天車多時野人要橫跨公路也會機警的躲在路旁的樹林中等待車輛的空當(2003年羅永斌等人在公路上目擊到野人,很可能就是那個野人要橫跨公路。只是由于公路上的彎道遮擋住了野人的視線沒看到過來的車,沒想到被人給看到了)。



1993年神農架燕子埡野人目擊地的指示牌和說明


8、2000年9月的兩次野人目擊事件

2000年9月6日,八名十堰市電信局工作人員在神農架林區白水漂至涼風埡路段目擊兩個直立行走的棕黑色的奇怪動物,身高約1.7-1.8米,行動迅速。同月,另有幾名游客在209國道190公里處遭遇三個黑紅毛發的類人生物,其中一矮胖個體發出尖叫后集體逃入密林。

事件發生在交通干線附近:電信局員工清晨與野人遭遇時,野人未表現出攻擊性但快速消失;而國道目擊事件中,野人群體對車輛表現出明顯警覺,推搡同伴后逃離。兩次目擊均未留下實體證據,但證詞高度吻合“直立行走、全身覆毛”的特征。


2000年神農架野人目擊地的指示牌和說明


9、2001年神農架猴子石野人目擊事件

2001年10月3日,幾名游客在神農架林區猴子石一帶目擊到了“野人”。在距離幾百米遠的地方,幾個目擊者不僅看到了一只兩腳直立的大型人形動物,而且還拍下了照片,但遺憾的是由于相機的像素關系,照片很難看清楚人形動物的真正模樣。


2001年10月3日目擊野人的游客拍攝的照片

隨后專家們在“野人”現身處的背后山坡下200多米的一個背風的巨石后面發現了一個睡窩。經鑒定,這是一個高達2米以上的動物睡臥的地方。這與目擊者敘述的體形高度完全相符。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里,在神農架不止一次發現這種用箭竹柔軟的上部鋪成的睡窩。經鑒定,已知的高等靈長目動物均不叮能擁有如此高的工藝水平,而獵人非但不敢孤身光顧于此,也絕不會把床做得如此粗糙,更不會在周圍不留下任何痕跡。

在離睡窩不遠的地方,專家們又發現了動物留下的糞便。這幾處糞便都是一種動物分幾次排泄的,而且相對集中,絕對有別于一般的動物排泄方式。而且排大便的地方跟睡窩離得比較遠,因為這些大便跟人的大便一樣特別臭,所以要離窩遠一點,別的動物從不這樣。

從目前發現的多處“野人”糞便中可以初步了解它的食性。1980年在神農架槍刀山發現的糞便最像人糞,螺旋形打轉,大小像牛糞,里面有竹筍、野果和小動物毛,說明“野人”不僅食素,而且食肉,是雜食性的,與熊、猴、猩猩的糞便均有不同,與人的糞便也有明顯區別。但在2001年發現的糞便中沒有找到能夠提取DNA的血小板等元素,只做了一般的觀測和分析,令研究者大為失望。


2001年10月3日神農架猴子石目擊野人的位置


10、2003年神農架天門埡野人目擊事件

2003年6月29日,在神農架林區的山路上,一輛面包車正在急速行駛。開車的司機叫劉杰,在神農架郵局工作,幾乎每天,劉杰都要在這條路上跑個來回,傳送郵件。

今天,除了劉杰以外,他的車上還坐了五個人。其中一位叫羅永斌,在神農架林區黨委宣傳部工作。當車子在走過了一段平緩的公路以后,開始進入天門埡的山區。由于山區彎道較多,所以司機也開始減緩車速。就在這時,前方的彎道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奇怪動物的身影。


2003年6月29日神農架天門埡目擊野人的位置

據羅永斌回憶說,當時把司機劉杰嚇壞了,我旁邊有一個乘客,他喊了兩句“白色動物,白色動物,快!”停車下去之后,那個奇怪的動物早就躥進了公路下放的密林之中。于是幾位乘客就在路邊進行搜索,在一片比較干燥的沙石路上,發現了一個濕的腳印,這個腳印不大可能是正常人留下的。

一段陡坡,一片密林,一只奇怪的腳印,再加上突然消失的身影,讓羅永斌一行人一下子警覺起來。短暫的慌亂過后,大家打通了當地電視臺的電話。

2003年6月29日神農架天門埡公路野人目擊事件是起勁為止最新的一次野人目擊事件。

2003年6月29日,是陰歷的五月三十,夏至后第七天。這個季節正是神農架山中野花野果青黃不接的時候,去年冬季的殘存果實已經徹底不能吃了,春季的春筍等植物的嫩枝嫩葉也已經老了,野桃野杏野櫻桃還沒成熟。野人不得不在山野中頻繁穿梭尋覓采食。


2003年6月29日神農架天門埡目擊野人的現場

天門埡的地勢較高,現在的公路從天門埡底下的隧道中穿過,原有的公路東面和東南面有大量的優質植被,野人是從公路的上面來的,穿越公路要去下面的密林中去。因為在公路上被行駛過來的汽車所干擾,所以索性加速往公路下方的密林中逃去。

目擊者看到的野人毛色是灰白色的,這種顏色是因為年齡的差異還是原有的毛色?從后來考察者看到野人在逃跑時能踢斷較粗的樹根(滕根),猜測可能是體力較強的年齡,那么這種毛色就有可能是一種原有的毛色。


2003年6月29日神農架天門埡野人目擊地的石刻

3

兩次疑似野人與人類雜交后產下的所謂“后代”的報道

1、巫山“猴娃”涂運寶事件

涂運寶(1939.3-1962.8)男,湖北省竹山縣官渡公社人。1938年,在海拔1900米的在靠近巫山山脈和大巴山區的的湖北省竹山縣,有一個名叫張光秀的32歲婦女上山給丈夫送飯,一去便不復返。30多天后,她衣衫襤褸地回到家。

第二年3月,張光秀生下了一個像猴子一樣的兒子,就是涂運寶。這個孩子兩個月就是開始長牙,很鋒利,常常咬破媽媽的乳頭,指尖似爪。五、六歲才學會搖搖晃晃地直立行走,見人便“嘿嘿嘿”地笑個不停,不會說話,偶爾“呷”或者加上“哦,哦,哦”叫喚幾聲。隨著年齡的增長,野性愈加明顯,常年不穿衣服,不蓋被子,把衣、被撕得粉碎,喜歡爬梯子,像猴子一樣敏捷,上上下下,鉆來鉆去,有時還頭朝下倒滑下來,人稱之為“猴孩”。

60年代初,“猴孩”已20多歲了,身高2米多,頭頂有縱向隆起,兩耳較大,偏向頭頂,兩小臂有彎曲。因此,也有人稱他為“猿孩”。“猿孩”性情粗野,見客人到家就猛撲過去,連抓帶咬。爬山、過溝坎如履平地,只吃生食,見到樹林狂喜亂奔。家里人怕他生事,就用繩子終日捆住他的手腳,因此精神上受到很大壓抑,終日悶悶不樂。一次,不小心被火盆中的火燒傷屁股,身體日漸虛弱,兩天后,抱著母親大笑而死。死時是1962年8月,當時年僅23歲。


巫山“猴娃”涂運寶的照片

涂運寶獨特的行為和特征,在他的家族中絕無僅有。他的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都很正常。哥哥還當過生產隊長。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也無反常之處。“猴孩”到底是誰的后代呢?

1979年9月,“野人”考察隊顧問孟瀾和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生物系教授劉民壯從巫山文化館找到涂運寶生前的照片,并對涂運寶是否是人與野人雜交后所生進行了考察鑒定。

當時涂運寶的母親張光秀還健在,已經70多歲了。但張光秀在對失蹤一個月后第二年生下猴娃一事始終閉口不談。

劉民壯教授在征得了公社以及涂家親屬的同意后,挖掘出了涂運寶的尸骨進行了考察鑒定,發現尸骨有顯著的原始特征。經分析研究認為,涂運寶的一切特征都符合于從猿到人進化過渡的特點,是上世紀30年代末,一個現代智人的中華婦女生了一個“亦猿亦人”的男孩。從生物學和醫學的角度上來說,人與猴雜交,不可能受孕,因為二者不是同種,而不同種的生物是不能繁衍后代的。所以說,涂運寶的父親絕不是猴子。而根據附近多有“野人”活動的情況看,涂運寶很像是現代文明人與“野人”雜交的后代,他像人的地方少,像猿的地方多,他更像鄂西北神農架所生活的“野人”的形態習性。

雖然沒有直接肯定猴娃涂運寶是其母與野人雜交而生,但劉民壯教授卻提出了野人雜交起源說、返祖現象、基因缺陷或特殊疾病這三種可能性。


2、長陽“猴娃”曾繁勝事件

曾繁勝(1957---1989)男,1957年生于湖北省長陽縣曾家坡栗子坪村。據他大哥曾繁龍講,曾繁勝生下來的時候,手掌、胸前、屁股后面都長有半寸長的黑毛。長大以后也與正常人不同,身材大頭腦小,頭頂有縱向三道隆起的棱。他長相奇異,身體高大,走路貓腰,行動敏捷,一年四季不穿衣服,沒有羞恥感,不會講話,只會“啊、啊”的單音節的重復,只有簡單的喜怒表現。他弟弟曾繁明講,高興就單手拍大腿,生氣就一邊蹦跳一邊雙手拍前胸。村里人都叫他“猴娃”。曾繁勝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很漂亮也很聰明,有當過大隊會計、治保主任、電影放映員的,曾繁勝的大哥曾繁龍還曾經當過村里的黨支部書記,在村民中有一定的威望。唯獨曾繁勝相貌奇特、智力低下。由于村子坐落于湖北省神農架南部的長陽縣深山中,全村只有十來戶人家,此事一直少為外人知道。

1986年10月份,當時還在國家環保部門做影像記錄工作的王方辰(現任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奇異動物科學考察會秘書長)與中國野人考察研究會執行主席的李建以及同伴劉志勇一起在神農架進行野人紀錄片的采訪和拍攝。在那次采訪當中,王方辰意外得到一個特殊的消息:公安局在神農架南部的長陽縣追捕逃犯時,意外發現一個據說是人猿雜交所生的“猴娃”。

得到這一消息,王方辰立即趕往長陽縣。

王方辰費盡周折找到猴娃的家。當時,猴娃曾繁勝已經29歲了,看上去與人有很大的不同。猴娃的個子很高,腳很大,關節的彎曲與常人不同,一般人的鎖骨呈“一”字形,而猴娃的鎖骨是“V”字形,而“V”字形鎖骨正是大猩猩區別于人類的骨骼特征。

猴娃的母親叫楊大福,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據說,楊大福進山給丈夫送飯,走在途中被野人劫持,逃回來之后就生下了一個猴娃。

據王方辰介紹說,已經29歲的猴娃不會說話,只能喊出幾種簡單的聲音。在生氣的時候,猴娃就會跳著拍自己的胸脯。“我剛進他家門的時候,猴娃頗有敵意地向我們扔石塊,后來我們拿出香蕉給他吃,他一下子就老實了,獨自坐在一邊吃香蕉。”


長陽“猴娃”曾繁勝的照片

王方辰此行拍攝到了一組猴娃的錄像資料和許多照片,錄像資料定名為《神農架野人初探》。回到北京后,王方辰將錄像資料交給中國科學院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并復制了兩本,一本交給了袁振新教授,另一本交給中國野人考察研究會執行主席李建。由于當時的科研條件不具備,不能采樣做DNA檢驗,不能作出更高級別的結論,就擱置下來。

1995年年底,李建逝世。1996年,其女兒李愛萍和妻子明澤整理他的遺物時,意外地發現了《神農架野人初探》錄像帶。李愛萍將《神農架野人初探》制成光盤公諸于世,1997年10月武漢報紙刊登了猴娃的消息,引起媒體和國人對神農架野人的熱情關注。

1997年12月18日,由當時著名古人類學家、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教授、北京猿人博物館前館長、奇異珍稀動物專業委員會主任袁振新同志親自帶隊的專家組再次來到長陽曾家坡猴娃曾繁勝的家進行科研工作和實地調查。準備采血做DNA檢驗時,才知道猴娃父母的已經相繼去世,猴娃也于1989年患病去世了。所以原定采集一家人血液樣本進行DNA鑒定的計劃只好重新修改。調查組研究人員在征得猴娃大哥曾繁龍等家屬的支持和同意后,開棺驗尸,得到了已故去8年之久的曾繁勝的遺骨并運回了北京。

經古人類學家賈蘭坡、袁振新、黃萬波等專家們研究發現,一致認為猴娃是屬于一種病態,醫學解釋叫“小腦癥”。猴娃頭骨的腦容量只有671.97 CC,連700 CC都不到,說明猴娃的腦容量連正常成人的一半都不到,這就是他的頭比正常人小的緣故,也因此造成他智力低下,沒有語言功能。猴娃曾繁勝最終被確定為小腦癥患者。

雖然猴娃是小腦癥患者,但是他的骨骼精奇,鎖骨為“V”字,手很長,類似于猩猩的長手臂,所以他的骨骼還是有進一步研究的價值的。

4

國家組織的大規模野人科考行動。

1、1977年中科院神農架野人科學考察

1976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和中國科學院的領導下,決定組織大型科學考察隊(中國鄂西北奇異動物科學考察隊)遠赴神農架地區,開始了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野人”科學考察。當時上級命令要將此次科考行動作為一場硬仗來打,一定要在科考期間將野人揭秘。

科考隊成員來自北京、上海、陜西、四川、湖北等省市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博物館、動物園的專業人員。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軍區專門派出了56名偵察兵指戰員,并提供了車輛、武器和電臺等裝備。神農架林區和房縣也派出了一批熟悉山區情況的人員作為向導。科考隊共有16個單位組成,總人數110人。科考隊所有成員首先在房縣進行了半個月的封閉式集訓,包括如何使用麻醉槍、一旦遇到野人該怎樣處理等技能。旨在通過考察來證實這種能夠直立行走,被當地群眾稱為“野人”的大型高等靈長目奇異動物是否存在。同時圍繞著奇異動物“野人”這一主題,對其賴以生存的氣候、地形、洞穴、動物、植物等生態條件進行了綜合考察。


中國鄂西北奇異動物科學考察隊成立時的資料照片

第二年的3月,經過充分的準備之后,這支規模龐大的科考隊進駐神農架林區,科學考察活動的第一戰役打響了。

科考隊首先將神農架及其周邊地區劃分為四個考察區,并把科考隊員分成十個小組和兩個穿插考察支隊。根據目擊者描述的野人有可能出沒的地點設置埋伏、蹲點守候、靜態觀察。然而幾個月過去了,卻連個野人的蹤影也沒有找到。

經過縝密的思索,科考隊決定改變思路、轉換方式。

1977年8月,第二戰役打響。

科考隊改變了逐區蹲守的計劃,決定采取重點考察與普遍考察相結合的方法,在重點地區分片蹲點圍攻,發動群眾去發現奇異動物的活動蹤跡,追蹤觀察,一旦發現立刻展開區域拉網式圍捕。

1977年9月2日夜晚,野人的蹤跡終于出現了!袁振新教授在神農架八角廟地區發現一處洞口上面流淌著小瀑布的巖洞,洞里有一道拐彎,還有一處糞便,糞便中還夾雜著蛹的殼,洞口的松土上還有兩個腳印。

袁振新立即用對講機把這一發現通報指揮部,指揮部當機立斷馬上調動兩支人馬連夜整理行裝,迂回穿插迅速奔赴八角廟。神農架林區政府也連夜組織民兵和獵手,派出熟悉地形的向導,協助科考隊進山追蹤。采取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辦法一舉活捉這個直立行走的奇異動物。

然而就在大部隊火速行軍之時,身處現場的袁振新教授又有新的消息傳到了指揮部。

原來就在袁振新教授走出巖洞在周圍樹林中查看的時候,突然發現就在不遠處隱約有一個人影在跟蹤著自己。然而這個神秘的人影卻始終與科考隊員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在茂密的樹林里,袁振新教授始終無法看清楚它的真實面目。


神農架官門山景區的野人洞

9月3日凌晨,大部隊趕到八角廟外圍,并立即沿發現區域外圍的山脊、山口設立了五個考察組,日夜輪換把守野生動物出沒的要道。而就在此時,在中心區域,袁振新教授突然感覺到這個詭異的身影正在逐步向自己逼近,然后將距離保持在20米左右。甚至最近的時候野人走過去時踩在地上的樹枝還能彈起來,已經幾乎是可以伸手就能觸摸到了。但始終無法看見這個動物的真面目。

1977年9月4日,增援的大部隊分成若干個小組,開始快速靠近袁振新教授,科考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各就各位嚴陣以待,沉浸在一片緊張而又興奮的樂觀情緒之中。震驚中外的神農架野人之謎很快就要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了!

不料就在此時,始終和袁振新教授保持著大約20米左右距離的神秘身影,卻仿佛察覺到了一絲端倪,突然之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指揮部立即決定在各個地點設置埋伏點,出動吉普車在公路上來回巡邏,各搜索隊分派槍支,一旦發現野人就立即向天鳴槍示警。聽到槍聲后,所有的埋伏小組都向槍響的地方集中圍捕,一旦抓到野人,立刻捆起來押上吉普車,送交指揮部。

第一天,山林里一片寂靜。第二天,仍然是寂靜的山林。第三天凌晨,“砰”的一聲槍響,打破了山林的寂靜,期待已久的戰斗信號終于響起。大家紛紛跳出掩體,呼喊著朝槍響的方向跑去,剎那間“抓野人”的吼聲響徹漫山遍野,圍捕野人的攻堅戰打響了!

然而事情的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原來開槍的是隱蔽在樹上的一名戰士,極度疲勞使他打起了瞌睡,搖晃中樹枝掛動了槍扳機,沖鋒槍走火打傷了自己的腳。

目標暴露了,大隊人馬只好開始拉網式的排查。然而歷史一個月,搜索了八角廟包圍圈內的每一個角落,卻再也沒有發現野人的蹤影。

至此,這場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化野人科考搜捕行動不得不宣告結束,野人揭謎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2、神農架野人科學考察研究會計劃組織的神農架野人科考行動

神農架野人科學考察研究會成立于2009年11月22日,并于2010年4月正式啟動,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善才擔任副會長兼秘書長。該研究會由湖北省社科聯主管,有會員100多人,組成人員主要包括華中師范大學原生物系的專家、學者,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專家,湖北神農架及房縣的科考人員。研究會旨在組織科研力量,搜集并整理神農架“野人”的傳說、目擊者素材及相關資料等,并將進行實地科學考察與研究,力爭揭開神農架神秘的“野人”等自然之迷。

2010年10月11日,該會負責人公開宣布研究會將面向全社會,全部通過民間募捐的方式公開籌集1000萬元資金,并在全球范圍內征集探險隊員,一起到神農架林區開展對“野人”的大規模科學考察,找出野人。他們有80%的成功把握,最終會找到野人。希望通過這一次的科考能給長久以來的爭論一個交代,從而揭開人類進化史過程中這一關鍵之謎,以揚我國威。

當時國內的多家媒體同時轉載刊登了“中國有關專家擬重啟神農架野人科考、全球征集野人考察隊員”的報道。

科考計劃:2010年的科考計劃預計是3-5個科考隊,每支隊伍10名以上的隊員,重點考察的區域有五六個,比如: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神農頂、南天門、板壁巖一帶,神農架林區燕子埡至桂竹源一帶,房縣橋上鄉一帶等。

只要資金到位,科考可以隨時開始。考察要在山里呆較長時間,一次進山也要呆好幾個月,整個考察可能持續3-5年。

資金:需要大概1000萬。不從政府那里要一分錢,打算全部通過民間募集,有興趣的個人、企業、事業單位都可以捐助或者是合作。還沒有合作的個人以及單位,但有香港的公司表示有興趣合作。具體何時能湊齊資金,估計不好說。獲悉湖北組建神農架野人考察研究會的香港考古研究會也積極幫忙在活動資金等方面尋求支持。當時香港的功夫巨星成龍先生也有意加入,并打算進行捐贈。

科考隊員:協會內部有許多有經驗的專業研究人員,比如古人類、動植物專家,我們可以直接從會員中選拔組建兩個隊。如果組建更多的隊,會考慮從社會上招募一些愛好者和科研人員。

考察方式:據王善才講,此前的科考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有個特點,就是“剿匪”式,漫山遍野搜索,沒有足夠重視棲息地、洞穴的搜索考察,方法不對頭,走了很多曲折線路。比如1977年的那次科考,一位軍方領導帶隊,越野車轟隆隆地開到山下,什么動物都嚇跑了,哪里找得到。

因此這次科考計劃以蹲點觀察為主要方式,找到野人出沒較多地區的洞穴,在周圍躲起來觀察。現在神農架還有幾百公里的廣袤叢林沒有人進入過,搜尋‘野人’有很大空間。此外,希望引入先進科技來幫助科考。在山林中安裝攝像、竊聽裝置,捕獲“野人”蹤跡。但主要問題是電池無法提供長時間的供電,也在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神農架野人科學考察研究會的另一位組織者、現任神農架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羅寶生也對表示,經過多年的考察研究,專家們已基本鎖定了“野人”活動頻繁的3個重點區域,所以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將組織3支考察隊同時進山考察。

如果神農架野人科學考察研究會的科學考察行動一旦開始,那我將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

但是這一提議畢竟已經是2010年的事了,整整過去了十五年。目前1000萬資金沒有到位、人員似乎也沒招募齊全。再加上前幾年的疫情,更使這一計劃雪上加霜,遭到了前所未有擱淺。

另外,此計劃的發起者王善才教授雖然目前依然健在,但已經89歲的高齡了。再讓一位將近90歲的人帶隊長期進駐山高林密的原始叢林里進行科學考察,顯然也是不現實的事情了!

5

野人存在的支持派與反對派

認為真實存在的觀點:

1、沒有捕獲到“野人”活體,可能是因為該動物具有相當程度的智能,可以逃避人類的追捕和搜索。

2、大量間接證據表明該動物是比猿類高等的靈長目動物。

3、有大量的目擊和遭遇證人。

4、有過“野人”報告的地區大多動植物資源豐富,氣候溫和,適合高等靈長目動物生存繁衍。(喜馬拉雅雪人除外)


支持者的“證據”是:

1、毛發

通過研究目擊現場找到的殘留毛發發現,這種毛發明顯不同于普通野獸,但又區別于人類毛發。

2、腳印

腳形類似于靈長目動物,很接近人類的腳形,但比人類的大很多。

3、糞便

很多疑似“野人”的排泄物,螺旋帶尖兒,味惡臭,經食物殘渣分析,表明該動物消化功能發達,食雜草、樹葉、竹枝、各種果實、小型嚙齒動物、鳥類、昆蟲及其卵蛹等等。


神農架發現的野人糞便

4、睡窩

據說睡窩多位于背風向陽視野開闊處,地表草類朝一個方向折斷,身形巨大。


神農架發現的野人睡窩

5、牙印

有當地農民的玉米地被“野人”襲擊,玉米棒啃咬痕跡整齊而干凈。


質疑存在的觀點:

1、沒有任何可靠的影像或實體證據,“野人”只是個別人的錯覺。

2、從來沒有發現過“野人”的尸體、骨骸和化石,古生物學上缺乏證據。

3、有生態學家認為,種族的繁衍需要足夠數量的個體,但間接證據可以表明該動物數量不多,不足以維持種族的繁衍,因而可以認為“野人”是不存在的。

4、有人認為“野人”作為一種高等靈長目動物可能在歷史上存在了一段時間,但由于人類文明的擴張,棲息地縮減,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原因,該物種已經滅絕。

5、“野人”存在不符合進化論。野人是遠古智人進化到現代人之間缺失的一環”這一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6、或認為,“野人”只是一種未知的生性機敏的大型猴科或猿科靈長目動物,而并不比猿科更高等。

我個人是堅定地認為神農架是一定存在著野人!即便不是野人,那也是一種尚未被證實的能夠直立行走的高等靈長目動物。絕對不是像反對派所說的那樣,是所謂的猴子、猩猩或者熊。

6

野人科學考察的領頭人、專家及堅定支持者

1、李建,原名何士通,中國著名的野人考察研究專家,曾擔任中國野人考察研究會執行主席,中國野人科考的先驅,是近代科學史上是揭開“野人考察科研項目”第一人。被譽為“野人部長”。房縣橋上生產大隊副主任殷洪發徒手與野人搏斗的消息就是由其報道的。

《野人的發現》就是李建同志的遺作。李建同志在他的調查發現和多次上報,使千百年來的“野人之謎”第一次引起國家重視,第一次成立“國家級的科學考察”團隊,李建同志領導進行了第一次“國家級的科學考察”。開啟了野人科學考察的先河。在國家級科學考察隊因各種原因無功而返,結束考察之后,李建同志和劉民壯同志又繼續義無反顧的將中國野人科學考察事業承擔起來,堅持下去。

1984年離休后,李建擔任了野人考察研究會第一執行主席和秘書長,全身心投入到野人考察事業中。 用李建的夫人明澤同志的話說就是我們搞野考都是在“三無”的情況下搞的,沒有經費,沒有編制,沒有辦公地點。當時的考察困難重重,諸多不便,非常艱苦,大部分筆記都是在膝蓋上寫成的。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李建同志和劉民壯同志帶領中國野人考察志愿者們為中國野人科學考察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并為此奮斗了終生。

1994年,李建因為癌癥晚期住進了醫院。但他根本顧不得休息,在病床前整理編寫了150萬字的野考資料,每天都是工作到夜里十二點以后。

明澤同志支持李建同志的事業可謂不遺余力,居功至偉。1995年李建去世后,他的夫人明澤在右眼失明、左眼視力下降至0.1的情況下,開始抄寫、編撰、校對李建遺留下來的資料。

長陽“猴娃”曾繁勝的錄像帶就是在李建同志逝世后,由其夫人明澤,女兒李愛萍加以整理而公諸于世的。

2、劉民壯,華東師范大學生物系教授,曾任中國野人考察研究會執行主席等多項職務,被稱為中國唯一的“野人教授”。

1977年以來多次參加中科院組織的神農架野人考察,獲野人毛發8千余枚,野人腳印數百個。巫山猴娃涂運寶的消息就是由其報道的。他的《中國神農架》是世界上第一部有關野人考察的百科全書式的經典著作。

1997年,劉民壯教授逝世。臨終前最后對外界說:“野人比大熊貓數量還要多,我們的考察隊員16次看見野人,包括我自己……在下個世紀人類完全可以揭開野人之迷,我有信心……國家應該組織,單槍匹馬不行……可以用紅外線遙感……大猩猩用200年才澄清真相……等我病好了要整理大部分沒發表的原始材料……”可惜的是劉民壯教授還沒有實現他的遺愿就離開了人世;

3、袁振新,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教授,1977年以來多次參加中科院組織的神農架野人考察,曾經擔任中國國家野人考察隊的支隊長,后任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博物館館長,退休后又繼任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奇異珍稀動物考察專業委員會會長。

1977年9月2日,袁振新教授在神農架八角廟林區曾經近距離地跟蹤過一個野人,最近的距離已經不到二十米了,甚至最近的時候野人走過去時踩在地上的樹枝還能彈起來,已經幾乎是可以伸手就能觸摸到了。

在長期的艱辛考察中夙夜操勞積勞成疾,2021年2月20日袁振新教授于北京逝世,袁振新教授的離世是中國神農架野人科考的一個巨大損失。

中國野考巨人溘然長逝,代表著中國野考的一個輝煌時代落下了帷幕,應該說袁振新教授是真正為數不多的堅信野人存在的中科院專家,他堅信,那次奇妙的水簾洞穴探洞,洞穴轉角處的帶著蛹殼的新鮮糞便,剛剛被大腳印踩下緩緩彈起的植被,相互看不見卻能根據聲音判斷對方方位的近距離追蹤,這些種種證明了,野人,絕對不只是一個傳說!

袁振新教授在野人考察工作中深入實際,親力親為,不顧年高體弱始終堅持在一線親自考察。一直堅持到最后,身體實在是不行了,才返回北京入院治療。袁振新教授在病榻上依然一直關注和支持野人考察的工作進展,為中國的野人科學考察事業奔走。袁振新教授為野人考察項目做了大量工作。袁振新教授尊重科學,尊重事實,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熱情團結同志,密切聯系群眾。為中國的野人考察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

袁振新教授是中國科學工作者學習的榜樣和楷模!袁振新教授為中國的野人考察事業做出了杰出的重大的貢獻!袁振新教授永遠和我們在一起!永遠懷念袁振新教授!


袁振新教授(中)與王方辰老師(左)在神農架進行科學考察

4、黃萬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1977年以來多次參加中科院組織的神農架野人考察。是東亞最早的古人類——“巫山人”,以及“藍田人”、“和縣人”的發現者。

5、王善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神農架野人科學考察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1977年以來多次參加中科院組織的神農架野人考察。從1974年第一次接觸到神農架“野人”后,一直都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

2010年時曾面向全社會召集有志之士赴神農架探尋野人,計劃籌集1000萬資金,只要資金一到位就立即進行探尋,據說當時成龍還有意出資并加入。如今王善才教授已經89歲高齡了,即便是1000萬資金到位,這么大的年齡,再赴神農架的原始森林里探尋野人,在身體上也是不太現實的事了;

6、王方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奇異動物科學考察會秘書長。長陽猴娃曾繁勝(后對其尸骨進行科學檢驗,判斷其為小腦癥患者)視頻的拍攝者。王方辰老師也是如今神農架野人科學考察的中堅力量。

7、張金星,原先供職于山西某建筑公司,1986年辭職,開始了全國范圍內的自費考察。

1994年7月,經山西省科委向國家科委推薦,張金星申請了赴神農架考察野人的機會,并獲得了科學院一線考古學家和生物學家們的支持。開始獨身一人深入神農架林區尋找野人,常年堅守出沒于神農架的深山老林之中,風餐露宿,考察野人。采集了100多根可疑毛發,發現了3000多個可疑腳印。他蓄須明志,立志不找到野人就不刮胡子。被譽為去“中國民間尋找野人第一人”。

8、袁裕豪,神農架林區猴子石保護站站長,1977年以來多次參加中科院組織的神農架野人考察。1985年在神農架猴子石一帶兩次目擊過野人。

9、黎國華,1977年以來多次參加中科院組織的神農架野人考察,1980年的2月、9月、12月曾三次在神農架猴子石一帶目擊過野人。

還有參加過1977年中科院組織的神農架野人科學考察的科考隊員楊民生,楊民生在參加1977年的科考時曾說,萬一抓不到活的野人,那就用獵槍將其打死,然后提供給國家進行科學研究,哪怕日后給自己判刑都愿意。


圖一:李建(1995年去世);圖二:劉民壯(1997年去世);圖三:袁振新(2021年去世);

圖四:黃萬波;圖五:王善才;圖六:王方辰;

圖七:張金星;圖八:袁裕豪;圖九:黎國華

在幾乎所有人類居住的大陸都曾經發現過野人的蹤跡,或許真的像古人類學者們所說的那樣,野人的祖先可能真的就是原始人類當中的一支在經歷了數萬年的滄桑演變之后,與人類共同生存到今天。現代人的進化繁衍并不獨立。野人大概就是人類最親密的近親。如果這個猜想是正確的,那么在野人身上是不是蘊藏著人類起源和進化的奧秘呢?

也許在歷史上的某一個瞬間,人類的祖先曾經真的和野人的祖先擦肩而過,也許就在那一瞬間,生命演化的進程不可逆轉。因此,對于野人的考察不僅僅是追蹤一個新的物種,還將是人類揭開自身起源的重要課題!

世界上現在依然存在著神農架野人、喜馬拉雅雪人、美洲大腳怪、百慕大三角、UFO、時空隧道、尼斯湖水怪、長白山天池怪獸、世界四大死亡谷、復活節島石像、英國巨石陣、沉沒的亞特蘭蒂斯、瑪雅預言、印加古城、吳哥窟突然人去樓空、彭加木失蹤等等諸多未解之謎。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步,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未解之謎就會迎刃而解,也許還需要漫長的科學研究證明。讓我們共同拭目以待,期待著這些未解之謎的真相大白之日。相信野人科學考察事業一定能堅持下去,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為科學發展增添濃重的一筆,為科學事業做出重要的貢獻!


神農架官門山景區野人科考館的野人雕塑

以后大部分內容都在知識星球更新,星球內容包括對歷史和時事的解讀,并分享私家人文資源,目前星球內有修明、青年普林尼、李競恒教授、蒙元史專家班布爾汗、up主精羅伯爵、竹溪哥、阿毛等一眾大咖,歡迎大家加入知識星球交流互動!(150人后漲價為99元)。

石鑫,山東青島人,36歲,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函授本科學歷,八年軍隊服役史,目前在青島市公安局李滄分局工作,二戰史愛好研究者、青島文史愛好研究者,曾參加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2023年度年會、2024年度年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她年輕又貌美,為什么要嫁給欠債的李亞鵬?

她年輕又貌美,為什么要嫁給欠債的李亞鵬?

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2025-06-17 14:28:17
航母也“下餃子”,要迎來5航母時代了?為何會“不停的”造航母

航母也“下餃子”,要迎來5航母時代了?為何會“不停的”造航母

通文知史
2025-07-09 18:35:08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昭通市搬遷安置局二級調研員劉興發被查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昭通市搬遷安置局二級調研員劉興發被查

魯中晨報
2025-07-10 16:32:41
直到郭晶晶孩子未能登艦,才發現仨娃名字暗藏深意,字字都有來頭

直到郭晶晶孩子未能登艦,才發現仨娃名字暗藏深意,字字都有來頭

深析古今
2025-07-08 10:32:53
外媒筆下鄭欽文:常年居住安道爾,年收入高達2.2億,是國際團寵

外媒筆下鄭欽文:常年居住安道爾,年收入高達2.2億,是國際團寵

不寫散文詩
2025-07-10 16:11:51
特發信息:公司和摩爾線程無相關合作

特發信息:公司和摩爾線程無相關合作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11 00:24:10
運行了3年就面臨拆解?白白投入幾十億,這一交通方式缺點眾多

運行了3年就面臨拆解?白白投入幾十億,這一交通方式缺點眾多

涵豆說娛
2025-05-17 17:42:19
川西墜河第9天:大明玉親妹妹遺體被發現,家屬透露現場更多細節

川西墜河第9天:大明玉親妹妹遺體被發現,家屬透露現場更多細節

水泥土的搞笑
2025-07-11 00:14:14
封偽史論捅了馬蜂窩,但遮羞布已被扯掉,圍攻李泓冰沒用

封偽史論捅了馬蜂窩,但遮羞布已被扯掉,圍攻李泓冰沒用

讀鬼筆記
2025-07-08 21:19:11
楊采妮參加第27屆臺北電影節,骨瘦如柴牙齒像假的,變化太大了

楊采妮參加第27屆臺北電影節,骨瘦如柴牙齒像假的,變化太大了

東方不敗然多多
2025-07-09 13:32:48
拒付52萬酒席錢后續,攤主女兒曬出每桌賬目,丟人丟到全國了

拒付52萬酒席錢后續,攤主女兒曬出每桌賬目,丟人丟到全國了

大魚簡科
2025-06-17 08:55:03
央視力推《731》遭舉報,保護孩子成幌子,歷史真相不容如此踐踏

央視力推《731》遭舉報,保護孩子成幌子,歷史真相不容如此踐踏

百科密碼
2025-07-08 16:01:49
黑龍江美女醫生遭折磨12個小時,多處部位被咬,作案5人預謀已久

黑龍江美女醫生遭折磨12個小時,多處部位被咬,作案5人預謀已久

牧愚君
2024-05-06 00:17:56
一手實測讓馬斯克睡帳篷的Grok4,DeepSeekR2又多一位可笑的對手

一手實測讓馬斯克睡帳篷的Grok4,DeepSeekR2又多一位可笑的對手

卡爾的AI沃茨
2025-07-10 16:50:56
美國做不到,中國做到了!成功攻克一世界性難題,把不可能變可能

美國做不到,中國做到了!成功攻克一世界性難題,把不可能變可能

壹知眠羊
2025-07-10 16:12:38
朝鮮外交官叛逃韓國后爆出金家“猛料”:金正恩有個“特別之處”

朝鮮外交官叛逃韓國后爆出金家“猛料”:金正恩有個“特別之處”

阿器談史
2025-01-30 19:45:50
新婚3天被老公死里打,心死那刻我想不只要離婚,更要他傾家蕩產

新婚3天被老公死里打,心死那刻我想不只要離婚,更要他傾家蕩產

衍月
2025-07-09 10:46:55
CBS:沙特愿給梅西體育史最大合同,他可任選一支PIF球隊加盟

CBS:沙特愿給梅西體育史最大合同,他可任選一支PIF球隊加盟

懂球帝
2025-07-10 21:53:38
94歲楊少華生命最后3小時,被推在高溫下賺錢,為兒子們付出太多

94歲楊少華生命最后3小時,被推在高溫下賺錢,為兒子們付出太多

削桐作琴
2025-07-10 23:09:27
爸媽AA制47年,我爸患癌后將13套商品房給前女友,我媽竟然放聲大笑

爸媽AA制47年,我爸患癌后將13套商品房給前女友,我媽竟然放聲大笑

風聲起伏
2025-06-19 14:49:58
2025-07-11 02:43:00
歷史國 incentive-icons
歷史國
人人都是歷史學家
36文章數 8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為何上調2% 人社部發文回應

頭條要聞

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為何上調2% 人社部發文回應

體育要聞

白衣生涯最后一舞,但魔笛的故事還沒結束

娛樂要聞

宋佳,真的好叛逆!

財經要聞

潮玩規模破千億的幕后故事

科技要聞

Grok4最貴訂閱月費2千,會不會三觀不正?

汽車要聞

靠譜奶爸的底氣 樂道L90靜態體驗

態度原創

親子
游戲
數碼
健康
軍事航空

親子要聞

老婆懷孕了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經濟一般該買嗎?

魔獸懷舊服:團長發問為什么不吃合劑,玩家神回復,收益是關鍵

數碼要聞

炎炎夏日, “瓶蓋散熱法”在新本上失效了?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軍事要聞

內塔尼亞胡贈特朗普美軍B-2轟炸機造型“特別禮物”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拜泉县| 雷山县| 曲麻莱县| 中江县| 博客| 商水县| 古交市| 兴海县| 双流县| 习水县| 阳泉市| 金湖县| 惠安县| 沅陵县| 四会市| 大竹县| 琼海市| 英德市| 龙山县| 岳西县| 敖汉旗| 抚宁县| 柞水县| 凭祥市| 新郑市| 三门县| 淮北市| 木里| 罗甸县| 吉安市| 平湖市| 鹿泉市| 武功县| 洪江市| 柏乡县| 威远县| 鄱阳县| 类乌齐县| 南阳市|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