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4年5月6日,央視新聞報道,十幾位專家組成的監測隊在深山中對一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進行了密切的追蹤。
它們的數量十分稀少,是全球范圍內都極度瀕危的動物,只分布在中越邊境的一片喀斯特地貌的原始森林當中,全球的種群數量也僅有11群74只左右。
在過去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它們甚至還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了,那么人們是如何又重新發現了它們的蹤跡的呢?這種神秘的動物是誰呢?
?【·發現一只被打死的尸體·】?
如果看到這種動物的外貌,很多人都能下意識的叫出它們的名字,猴子,但實際上它們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名字,東黑冠長臂猿。
這是一類十分神秘的靈長類動物,而它們最大的“神秘”之處就在于數量十分稀少,難見其真面目。
東黑冠長臂猿最早由法國博物學家在19世紀末記錄,但自上世紀50年代后,該物種的野外記錄便完全中斷。
由于棲息地持續退化、狩獵加劇及邊境戰亂的影響,科學界一度認定該物種已經滅絕。
過去數十年間,隨著人口增長和農業開發,大量低山和丘陵森林被砍伐,用于開墾耕地、種植甘蔗、香蕉等經濟作物,或者用于放牧。
東黑冠長臂猿賴以生存的原始森林被嚴重破壞,大片林地被分割成小片孤立林塊,使它們無法自由遷徙、覓食和繁衍。
它們的繁殖周期長,每胎僅產一仔,且哺育時間長達數年,性成熟年齡較晚,一般在6到8歲之間,這意味著即使完全停止干擾,種群恢復的速度依然十分緩慢。
即便現在人們重新發現了它們的蹤跡,對它們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保護,它們的種群數量增長依舊很緩慢,每一只都十分珍貴。
此外,它們對棲息地的環境質量要求極高,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樹上度過的,不能像某些猴類那樣輕易適應人類改造后的環境。
然而就在人們以為再也無緣見到它們的時候,2002年,一次意外的發現又給了人們希望。
2002年2月,羅光忠和自己的同事正在越南的喀斯特山區中做野外調查,當他們來到當地的一個村莊的時候,注意到了當地獵人打到的一只獵物。
他們發現這是一只長臂猿的尸體,這也就意味著附近可能還有這種長臂猿的存在,于是它們開始在村莊里打聽有關這種長臂猿的情況。
第二天,他們跟著村里的老人再次進山,聽到了久違的叫聲,正是東黑冠長臂猿的聲音。
這個發現一經公布就在學界引起了轟動,在中越邊境的這片喀斯特地貌的原始森林中,很可能還幸存著東黑冠長臂猿。
?—【·東黑冠長臂猿·】—?
東黑冠長臂猿,也被稱為東部黑冠長臂猿,是靈長目長臂猿科的一種,外表與其“冠”形發飾密切相關,它們屬于典型的樹棲類靈長動物,以極高的靈活度和空中擺蕩能力而聞名。
它們身形纖細修長、肌肉結實,體長通常在45至60厘米之間,體重在7至10公斤左右,是中等體型的長臂猿。
東黑冠長臂猿尤其偏好中高海拔的石山森林,海拔范圍多在500至1200米之間,這里森林密度較高,食物資源豐富,是其理想的棲息地。
之后有不少專家都在這里尋找過它們的蹤跡,但是一直沒什么收獲,2006年,畢蔚林去到了越南一側有東黑冠長臂猿分布的區域進行考察。
通過這次考察,他認為在另一側的中國境內也很有可能會有東黑冠長臂猿,為此在邦亮林區展開了一次深入的調查。
然而這次的調查行動并不順利,遇上了雨天,對辨別動物的叫聲有很大干擾,即便聽到了疑似長臂猿的叫聲,但也因為距離太遠而沒有錄到。
最終因為雨勢太大,出于對安全的考慮,調查隊撤了出來,然而好消息在6天后傳來,是一位教師在邦亮林區調查鳥類的時候,錄到了東黑冠長臂猿的叫聲。
東黑冠長臂猿是高度樹棲性的日行性動物,幾乎一生都在樹上度過,它們的行動方式以臂懸蕩為主,速度極快,動作敏捷,擅長穿梭在林冠之間。
想要觀察到它們的蹤跡十分不易,但是雄性每天清晨會在高處發出連續的“鳴唱”,用以劃定領地、展示存在、吸引伴侶及加強家庭紐帶,這種叫聲回蕩在林海中,是該物種的重要生態行為之一。
在野外調查中,通過聲音來追蹤它們會比追蹤它們的個體要相對容易。
這成為了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第一次記錄到了東黑冠長臂猿在我國境內存在的事實證據。
之后又有人確切拍到了東黑冠長臂猿的影像資料,自此這個神秘的物種在中國揭開了神秘面紗的一腳。
經過調查統計,2006年在中國的東黑冠長臂猿數量十分有限,僅有3群19只。
而它們之所以能在喀斯特地區“躲過”人類視線,是因為該地區難以開墾、交通不便、石山崎嶇等天然屏障,成為部分野生動物的“避難所”。
加之其晝伏夜鳴的生活習性、低密度分布和極強的警覺性,使得它們在長期的環境壓力下依然保有小種群的生存空間。
2007年起,中國政府開始在其棲息地設立保護區,對東黑冠長臂猿采取了多種保護措施,讓它們能夠在這最后的一方凈土中存活下來。
每一個瀕危物種的保護,不只是為了它們的延續,更是為了守護生物多樣性,我們所能做的,或許微小,但每一次努力都可能成為它們生存的轉折點。
參考:
人民資訊《從“已滅絕”到32只:我的12年東黑冠長臂猿保護故事》,2021-9-8
央視新聞《穿山入林聞聲尋猿 總臺記者探訪東黑冠長臂猿棲息地》,2024-5-6
澎湃新聞《第二屆廣西網絡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選登|“失而復得”的東黑冠長臂猿》,2025-1-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