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ech星球
文|翟元元
短劇平臺開始擁有自己的“大劇”片單。
7月2日,紅果短劇對外發布“果燃計劃”精品短劇片單,由紅果出品的《怒刺》《山河回響》《我在月球當包工頭》《小港灣》《弄潮》《云端捕手》《姐姐的三條簪》等21部精品短劇,將在下半年陸續上線,覆蓋科幻、反詐、非遺、年代創業、動作冒險等創新題材。
自2024年底推出精品短劇“果燃計劃”以來,紅果已持續向業內輸出60余部精品短劇,從《重回永樂大典》、《錦衣巷》,到如今21部題材各異的精品短劇,題材變得越來越多元化,精品短劇在數量與質量上實現了飛躍式發展。
告別野蠻生長,短劇行業已然邁進精品短劇時代。以紅果為首的短劇平臺,正在帶領行業駛向更深處的無人區。
21部精品短劇開啟2025下半年
紅果以21部精品短劇正式拉開2025下半年帷幕。
雖然21部精品短劇還沒正式上線,但從已經披露的題材、陣容以及制作團隊來看,有深度、有溫度、有價值的作品開始涌現,短劇邊界再次被拓寬。
短劇開始突破“愛情”、“個人實現”邊界,深入到家國情懷。《怒刺》、《山河回響》、《敵后武工隊》、《我比奶奶大三歲》,從不同人物故事展開,展現了民族危亡之際,中華兒女深厚的家國大義。
《怒刺》,一部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和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的精品短劇,故事以盧溝橋事變后的天津為背景,講述了廚師葉清軒借身份掩護,與鋤奸團白鴿等人合作,揭露日偽擾亂金融、掠奪物資陰謀的故事。
《山河回響》,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廣播電視局指導創作,通過雙時空敘事,串聯1939年延安情報員林遠與2025年大學生陳默的跨時空電波對話,《亮劍》演員何政軍飾演的八路軍政委王錚還原了紅軍無線電創始人王諍將軍的事跡。劇組深入陜西清澗縣、吳堡縣等十余處地標取景,力爭還原故事背景,并帶動線下文旅發展。
《敵后武工隊》改編自經典小說,展現冀中敵后抗日武裝的智勇博弈;《我比奶奶大三歲》則創新融合穿越設定,講述現代化學碩士穿越至1942年與青年時期的奶奶共同抗日的故事。該劇還入選了廣東省“百劇千行”共創計劃。
愛國題材短劇填補了行業自崛起以來長時間的內容空白,也讓短劇從過去簡單敘事的“霸總”“甜寵”類型升華至更高維度的情感表達。
從歷史深處,到浩瀚太空,短劇嘗試打破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我在月球當包工頭》,成為首部劇集探月工程科幻題材短劇。
喜劇內容也通過短劇形式尋找到了新的增量市場。開心麻花廠牌在票房超20億的同名喜劇電影《羞羞的鐵拳》基礎上,衍生了短劇《羞羞的鐵拳之你不要過來呀》,《金先生和他的二十來個乘客》則圍繞搞笑達人金廣發過往的網約車司機與乘客之間的搞笑視頻,譜寫新的故事。
這是一個舉全行業頭部優秀玩家之力打造的“大劇”片單,不少偶像演員、實力演員、廠牌參與其中。楊蓉、鄭凱、何政軍、涂松巖,以及跨界出演短劇的著名歌手老狼等一眾明星演員,將短劇的演員水位線再次拉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羞羞的鐵拳之你不要過來呀》衍生自知名經典IP《羞羞的鐵拳》,還有一部短劇衍生自超頭部影視IP——經典愛情喜劇《志明與春嬌》,這些頭部影視IP通過短劇形式得以延長自己的生命周期。
短劇革命下,未來超頭部影視IP短劇化趨勢將越發明顯。更多的大IP有望同步推出短劇版,或多體裁并行開發。大IP短劇或將常態化。
果燃計劃引爆短劇市場
短劇發展至今,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向著精品短劇邁了一大步。
而精品短劇涌現,離不開平臺的扶持與引導。
紅果作為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免費短劇平臺,去年底正式對外推出精品短劇“果燃計劃”。按照紅果官方的解釋,“果燃計劃”包含投資扶持、精品推廣兩種合作模式。對孵化期的項目,由項目方提供包含故事梗概、人物小傳、首集完整劇本、成本預算、主創簡介等內容的項目書,紅果短劇評估后將對優質項目投入資金,投資比例最高可達100%;精品推廣模式則將采用保底+分賬的合作模式,為精品短劇提供收益保障。
今年年初,紅果再次加碼“果燃計劃”,將其升級為面向全行業的精品微短劇合作計劃。
在一系列扶持政策加持下,8個月的時間,紅果平臺上誕生了《家里家外》《法官的榮耀》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短劇。短劇敘事下的“叫座”即爆款。數據顯示,《家里家外》在2025年3月中旬上線,3天時間播放量破10億,目前全網播放量超50 億。
《重回永樂大典》則成功讓短劇的大眾口碑得到扭轉。這部由紅果短劇、央視頻、國家圖書館聯合出品的短劇,講述了古籍修復師邵白與“書靈”元鑒共同修復古籍《永樂大典》的傳奇故事。創新的題材與表達使得該短劇成功入選廣電總局國慶檔推薦片單、“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第四批推薦劇目。不少用戶評價稱,終于看到一部有意義的短劇,短劇原來還可以以穿越類知識短劇形式呈現。
短劇成為傳遞正能量以及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錦衣巷》以重振沒落的老巷為主線,將川劇變臉、皮影戲等諸多非遺文化融入現代敘事,引發公眾思考如何在當下更好的傳承傳統文化。
一部部精品短劇向外證明了,紅果精品短劇已取得階段性勝利。數據顯示,“果燃計劃”自發布以來,已收到超300份項目書,上線60余部精品短劇。“果燃計劃”初步形成了一套較為清晰的精品化路徑:在選題上緊扣“真善美”的核心價值;在制作上保留短劇“節奏快、周期短”的優勢特點;在成本控制上,合理區間內完全可以打造出視聽語言精良、審美在線的精品內容。
從行業標桿劇誕生,到如今21部多元題材短劇批量上線,“果燃計劃”加速了短劇行業精品化進程,豐富了短劇行業內容供給,快速且高效地聚攏了最優質最頭部的創作者,成為國內最大的精品短劇陣地。
紅果領跑精品短劇時代
過去,提起短劇,公眾直接聯想到的可能是“霸總”“狗血”“反轉”。現在,短劇無論是藝術性還是商業性,都已經進階到更高維度。
短劇的進化,一方面源于創作者的創作自覺,另一方面則來自用戶需求的轉變。
用戶人群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內容供給也應該順勢而為。短劇發展周期內,主要受眾人群從早期中年男性為主發展到年輕、高知女性高速增長,到現在已經成為全人群覆蓋,全民追劇進入全民追短劇時代。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劇的用戶規模達6.62億人。6.62億人追短劇,微短劇獨立應用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從90分鐘漲到101分鐘,已經追平即時通信的用戶規模。
海量的用戶規模,多元、分層的用戶需求,倒逼行業向更優質的內容持續探索。
過去一年,短劇行業格局重塑,以紅果為代表的免費短劇平臺成為主流,商業模式也隨之完成了切換,免費模式向前,短劇商業價值在免費短劇時代進一步被放大。
短劇走過證明自己可以出爆款、爆款短劇商業價值的階段,正式進入需要證明可以產出并持續生產精品短劇的能力。精品化成為行業未來最重要的著力點之一。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司若曾指出,微短劇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升級,這包括制作的精品化、題材的多元化以及結合文旅產業創新商業模式,這些也都將成為微短劇未來發展的新期待。
掌握著海量IP和流量的紅果,已成為精品短劇時代重要的策源地。紅果自2023年上線至今,已覆蓋全行業90%以上的短劇內容,在架短劇1萬多部,行業頭部內容占比超20%,每月上線新劇1000多部。有統計數據顯示,開年至今,平臺“10億級”播放量短劇已有16部之多。
行業需要精品短劇,紅果精品短劇持續領跑。今年開年至今,行業所有爆款精品短劇,幾乎都引爆于紅果。
作為中國最大的免費短劇平臺,紅果通過一部部精品短劇帶領行業走向更遠的未來,紅果致力打造的精品化生態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