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10 日消息,科技媒體 Space 今天(7 月 10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最新研究挑戰天文共識,發現太空中的水冰(water ice)為無序結構,部分也能結晶。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地球上保持冰形態,相對“比較溫暖”,因此在足夠能量情況下,水分子會類似于雪花的對稱性,形成一個有序的、晶體的結構。
而現有天文學的一個共識是,在太空中,溫度驟降至零下 100 到 200 攝氏度,因此太空中的水冰是無法結晶的無序結構。
土衛二(Enceladus)的水蒸氣噴流進入太空,然后水蒸氣凍結并重新降落在冰衛星的表面,如果按照此前共識,這些水冰不會有地球上雪花那樣復雜的結構。
不過最新研究建模,表明在太空中的水冰,在無序結構中,最多有25%可以由晶體組成。
倫敦大學學院和劍橋大學的邁克爾?B?戴維斯表示:“我們現在更深入了解宇宙中最常見的水冰在原子層面的形態。這很重要,因為冰參與了多種宇宙過程,比如行星的形成、星系的發展,以及物質在宇宙中的運動。”
研究人員首先進行了兩種不同的模擬。一種通過以不同的速率冷卻水至零下 120 攝氏度,以形成虛擬的冰塊,但它們以不同的方式凍結。另一種模擬從大塊均勻間距的冰分子開始,然后隨機打亂這些分子。
第一次模擬產生的冰并不是純粹的無序冰,而是最多有 20% 的結晶,冰晶直徑僅為 3 納米,嵌入無序冰結構中的間隙。第二次模擬甚至達到了 25% 的冰晶比例。
研究人員還通過 X 射線束,穿過通過各種方法形成的無序冰,并觀察冰的分子結構對 X 射線的反射,研究團隊發現,無序冰的真實結構與模擬產生的一致。
為了進一步確認,研究團隊對他們制造的無序冰進行了“再結晶”,并發現冰的晶體結構取決于無序冰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如果完全無序的純無序冰不保留任何結晶結構,那么它應該不會保留其早期形態的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