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美國給日本加關稅,日本沒像以前那樣低眉順眼地聽話,這時候美國才突然回過神來,自己這個跟班日本,翅膀竟然已經硬到這份上了。
這四年里日本一直借著 “驅逐艦” 的名頭擴充艦隊,有的是新造的,有的是把舊船改造的,讓這些船都能起飛戰機具備了輕型航母的所有功能。
更讓人吃驚的是建造速度,這四年里日本每個月都往海里投進萬噸級的作戰艦船,現在已經有三個完整的航母戰斗群了。
美國五角大樓今年的《印太戰略評估》里,頭一回明明白白承認:日本的海上力量已經超過英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除了美軍自己,就數日本海軍最強了。
可現在他們還在申請八點七萬億日元的軍費,這數兒創下了紀錄,打算用這筆錢再造兩艘宙斯盾驅逐艦和十艘隱形護衛艦。
美航母不行了,日本卻悄悄沖到了前面
以前美國航母一出現,哪個國家不緊張?
哪里一有動靜,美軍航母往那一停氣氛立馬變了,但現在這些“海上巨獸”風光不再,不少已經開始“掉鏈子”了,不是一艘壞了,而是整套系統都慢了、老了、跟不上了。
就拿 “尼米茲” 號來說,這艘用了50年的老航母眼看就要退休了,“艾森豪威爾” 號也差不多到了該退役的時候,麻煩的是,新航母根本趕不上來頂班。
美國本來想靠全新打造的“福特級”系列接班,可“福特”號一上來就毛病一堆,調試、維修、延誤成了家常便飯。
而二號艦“肯尼迪”號更是成了“跳票冠軍”,原定2024年交付,現在說可能得等到2027年,這不是哪兒壞一塊的問題,而是整個造船系統都出了問題。
美方自己也承認,新航母的問題之一是“建得太快”,結果把老舊系統的毛病也帶了進去,聽上去好像挺有底氣,其實是無奈的解釋。
說白了美國軍工這套系統已經有點吃老本,想搞新技術,卻沒有時間打磨成熟,結果造出來的是個“超級拖延癥”的半成品,即使美國依然全球軍工最強,但這個“花錢如流水”的航母項目,也開始成為負擔。
而就在美國這邊還在“憋大招”時,日本那邊卻悄悄加快了節奏,雖然名義上它還是“自衛隊”,但這支隊伍早就不是單純防守用的。
日本一開始只有 “直升機驅逐艦”,之后一點點往上改進升級,到最后愣是改成了能讓 F-35B 戰機起降的 “準航母”,就這么不聲不響的,把自己的家伙事兒弄得特別齊全。
從航母延誤到艦隊升級,一邊是美軍動作越來越慢,一邊是日本暗中加速,原本是“老大帶小弟”的組合,現在看起來倒像是日本在推著美國走。
日本的狼子野心早就開始了
別被 “和平憲法” 這四個字給蒙了,日本這些年在軍事上的那些小動作,其實早就慢慢變成了大工程。
他們不是一時興起搞軍改,而是打算“溫水煮青蛙”:不吵不鬧、步步升級,一邊改艦名、一邊加裝備,還要在國際社會面前裝得不動聲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出云”號,起初名義上只是“直升機驅逐艦”,聽起來像是救災用的,可是后來加長甲板、測試F-35B戰機、實現垂直起降,一步步把自己打造成輕型航母。
嘴上說是“支援任務”,但明眼人都懂:這分明是為遠距離作戰打前站。
不僅艦船變樣了,連軍隊編制也在悄悄改名升級,從“護衛艦隊”改成“水上艦隊”,再到設立“戰斗群”,聽著像換了個稱呼,其實是照著美軍航母打擊群在學。
更厲害的還在后頭,新組建的三個 “水上戰群”每一個都配上了一艘改裝過的 “航母” 當標配,再加上原來就有的四艘 “準航母”,這一下就悄沒聲地湊齊了七艘能讓固定翼戰機起降的大型戰艦。
他們甚至還新組建了 “水陸兩棲戰水雷戰群”,這編制一看就知道是用來進攻的,可他們偏說這不過是為了 “切菜更方便”,真是睜眼說瞎話。
這套組合拳擺明了是為出海打仗準備的,壓根不是防守型的設置,美國其實早就看在眼里,可為啥不管?
因為它正需要日本這個“看家狗”,咬得動又跑不遠,在印太戰略里美國不能一個人忙活,于是就默許日本“升級”,甚至還專門放開技術接口幫它搞F-35戰機。
說白了,美國巴不得日本越強越好,前提是還聽它的話,可日本真的那么聽話嗎?
他們拿到F-35后立馬開始研究怎么自己造一款,搞下一代戰機,而且不是簡單模仿,而是計劃未來能“自給自足”。
美軍那一套,他們不是拿來用,而是拿來學,學會了就自己干,日本想的從來不是“協防”,而是“擺脫依賴”,自己能決定打不打、怎么打、和誰打。
表面上看日本現在是美國的“好盟友”,但真到了哪天羽翼豐滿,敢不敢翻臉誰也說不準。
今天美國說“我們是一家人”,明天日本要是說“我不需要靠你保護”,你拿它也沒辦法,因為它不是走得快,而是走得準,每一步都算好了代價。
穩扎穩打的中國,才是真正的海上強者
和美日這對“父子搭檔”的焦慮感不同,中國在這場圍繞太平洋的較量中顯得特別冷靜,沒有虛張聲勢、沒有天天開發布會,而是一步步地靠實力往前走。
就拿航母來說吧,日本那邊正在給幾艘驅逐艦改裝甲板、改名“多用途戰艦”,好湊出幾艘“準航母”拼拼湊湊,而中國這邊,“福建艦”已經完成海試,很快就能正式服役。
再加上“山東艦”和“遼寧艦”,我們形成了實打實的“三航母戰斗群”。
不是“看起來像航母”,而是真正具備電磁彈射、艦載機聯動和??找惑w作戰能力的戰斗平臺,這背后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技術,不是靠“換個名字”就能搞出來的。
還有我們的水面艦隊,日本最引以為傲的是幾艘“宙斯盾”驅逐艦,但中國的055萬噸大驅已經量產十幾艘,單艦火力、防空能力、指揮協同都全面碾壓。
不止如此,我們還在大批建造052D、054B等中型戰艦,整個藍水海軍架構已經搭起來了,這種規模和節奏,是日本那種靠買、靠改造的“組裝型軍力”根本跟不上的。
重要的是,我們搞這一切不是為了炫耀,也不是為了挑事,而是為了不被人“卡脖子”,太平洋不是誰家的后花園,中國的發展需要安全的海上通道。
如果連自己的家門口都被別人設卡,那才是真正的危險,所以中國海軍的崛起,說白了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路,避免被人牽著鼻子走。
這也是我們對日本多次提醒的核心:你發展軍力可以,但別踩線、別挑釁,歷史的坑別再跳一遍,如果日本真以為自己能在中美之間玩平衡、趁亂撈便宜,那真是小看了局勢的深水區。
現在來看,美日一個底氣不足,一個方向不清,而中國靠的是實打實的硬實力和產業鏈,未來這場太平洋的牌局,誰能笑到最后,不取決于誰嗓門大,而是看誰走得穩、站得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