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第十二屆臺灣青年嶺南行—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營開營儀式在清遠連州舉行。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率領臺灣青年與廣東省、市、縣有關單位領導及嘉賓共計23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開啟一段探索嶺南少數民族文化魅力、深化兩岸青年情誼的精彩旅程。
此次活動由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廣東省委員會和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共同主辦,清遠市臺港澳事務局承辦,連州市人民政府協辦。
第十二屆臺灣青年嶺南行—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營開營儀式在清遠連州舉行。
第十二屆臺灣青年嶺南行—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營開營儀式在清遠連州舉行。
當阿美族遇上壯瑤族
兩岸少數民族同臺熱舞
本屆交流營以“走到一起來,夢想更精彩”為主題,旨在為兩岸青年搭建一個深度交流、親身體驗的平臺。開營儀式中,臺灣阿美族、大陸壯族、瑤族等兩岸少數民族青年同臺熱舞,現場氣氛熱烈、充滿期待。
兩岸少數民族同臺熱舞。
清遠市委副書記黃建平出席活動并致辭,他表示:青年是民族的未來,也是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生力軍。本屆交流營不僅為臺灣青年深入了解大陸少數民族文化打開了一扇直觀的窗口,更是兩岸青年共同探尋中華文化多樣性、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實踐。期待兩岸青年在互動交流中坦誠相待、互學互鑒,結下深厚情誼,共同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積極推動者、中華優秀文化的熱情傳播者,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共同書寫屬于中華民族的輝煌未來。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廣東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廣曦出席儀式并致辭,對臺灣青年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高度肯定了嶺南行活動在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增進文化認同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第十二屆臺灣青年嶺南行—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營開營儀式在清遠連州舉行。
臺青“首來族”難掩興奮
兩岸文化橋越架越寬
省委臺辦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黃兆芬親手將營旗授予臺灣少數民族代表,期望全體營員沉浸式體驗壯瑤風情,共話文化傳承與發展。在接下來的行程中,營員們將深入連山壯瑤織錦基地、連南瑤族博物館,沉浸式感受當地獨特的民族風情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包括學習體驗絢麗的壯族服飾制作、刺繡、長鼓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參與歡快熱烈的瑤族歌舞互動,感受民族藝術的獨特魅力。希望通過這些精心設計的活動,讓臺灣青年近距離觸摸嶺南大地多元一體的文化根脈,親身感受大陸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變化,增進對中華民族大家庭豐富文化瑰寶的認識與熱愛。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在致辭中表示,兩岸同胞同文同種,臺灣同胞對大陸有著深情厚誼,臺灣青年也是支持兩岸交流,向往兩岸文化交流。蕭旭岑特別提到,迄今已舉辦十二屆的臺灣青年嶺南行,為臺灣青年提供了用眼睛看、耳朵聽、腳步量的方式了解大陸,相信通過這個平臺,會有更多的臺灣青年看到一個真實的客觀的大陸。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梁也會越架越寬。
首次踏足大陸的臺灣青年代表在發言中難掩興奮:“清遠的青山綠水、清新的空氣和獨特的民族風情深深吸引了我。非常期待接下來幾天能深入體驗壯族、瑤族文化,與大陸的伙伴們一起學習、交流、分享。我相信這次交流營不僅會讓我們收獲寶貴的知識和難忘的體驗,更將架起兩岸青年心與心溝通的橋梁。”
第十二屆臺灣青年嶺南行—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營開營儀式在清遠連州舉行。
隨著象征友誼與交流的營旗正式交接給臺灣青年代表,第十二屆臺灣青年嶺南行—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營正式拉開帷幕。交流營還將聯動廣西桂林,踏訪陽朔西街,在青磚素瓦的交相輝映中,募尋1400多年的深邃與繁華;暢游百里漓江、探訪逍遙樓、東西巷等,從不同維度感受兩廣地區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兩岸青年將攜手同行,在嶺南大地的綠水青山間,以青春為筆,以文化為墨,共同書寫深化理解、增進友誼、促進融合的美好篇章,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注入蓬勃的青春動能。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劉紅豆 鹿筱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