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總有人曬油費單,加滿一箱油動輒就是四五百塊。我注意到很多老司機都在感嘆:”現在開車出遠門真是越來越貴了!”這讓我想到一個老生常談但又總被爭論的問題:到底是燃油車劃算,還是純電動車更省錢?
燃油車的費用現狀,比你想象的更殘酷
先說燃油車,以現在普遍7.5元/升的92號汽油價格,一臺中型SUV百公里油耗在8升左右,跑1000公里就得燒掉600元。這還是正常家用車型,要是你開的是那種大排量的”油老虎”,這個數字輕松飆到800元以上。有車友跟我說,他每個月光是油費就得花掉2000多,幾乎抵得上一套二線城市小戶型的房貸了。
油價波動這么頻繁,我們普通人卻無能為力。記得去年年底,國際油價一波動,國內油價馬上跟進調整,有些地區92號汽油甚至突破了8元大關。對于每天通勤的上班族來說,這簡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那些居住在郊區,每天要開幾十公里通勤的朋友,一個月下來油費能花掉工資的十分之一。
純電動車:表面省錢背后的隱藏成本
再看純電動車,表面上看確實省錢。一輛中型純電SUV,百公里電耗大約15-20度,如果你有家用充電樁,按照0.5元/度計算,跑1000公里的電費也就75-100元,確實比燃油車便宜很多。但問題來了,中國目前私人充電樁普及率還不高,很多人只能依靠公共充電樁,價格普遍在1.2-1.8元/度,算下來跑1000公里得花180-360元。
別忘了,冬天用車電耗會明顯增加。北方地區零下十幾度的天氣,開暖風后電耗能直接飆升30%以上。而且高速長途行駛,電池的表現也會大打折扣。有車友去年冬天從北京開純電動車去哈爾濱,告訴我充電次數比導航預估的多了一倍,還經歷了因為找不到充電樁而被迫在零下20度的高速服務區過夜的囧境。
隱形成本:時間就是金錢
說到充電,這可能是純電車最大的痛點。加油站三五分鐘就能加滿油,而電動車即使是快充也得等半小時。我有個朋友開特斯拉從上海到北京,一路上光是充電就耽誤了近4個小時。你得想清楚,這4個小時的時間成本值不值那幾百塊錢的油電差價。
還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成本是保值率。一般燃油車三年保值率在65%左右,而大多數純電車只有45%左右。一輛30萬的車,三年后差價就有6萬多,平均到每個月就是近1700元。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油電費用的差異。
保險和維護:不可忽視的開支
很多人以為電動車沒有發動機,保養項目少,肯定能省錢。事實上,純電動車的保險費普遍比同價位燃油車高20%以上。一方面是因為電池組昂貴,另一方面是修理廠對純電車的維修經驗不足,導致維修成本高企。
燃油車雖然要定期換機油三濾,但這些都是成熟的項目,價格透明且合理。而電動車最貴的部件——電池組,一旦出問題,維修費用動輒幾萬元。特別是那些沒什么售后網絡的新勢力品牌,零部件供應鏈不穩定,有車主反映等一個小部件都要等上幾個月。
選車建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那究竟應該選燃油車還是純電車?我的建議是看你的用車場景。如果你有固定車位且能安裝充電樁,日常通勤距離不超過50公里,那純電車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經常跑長途,或者住在北方冬季極寒地區,燃油車仍然是更可靠的選擇。
別忘了考慮未來幾年的用車計劃。如果你打算兩三年內換車,考慮到純電車的保值率問題,燃油車可能更劃算。但如果你打算開5年以上,隨著使用時間延長,純電車的優勢會逐漸顯現。畢竟隨著技術進步,充電樁會越來越多,充電速度會越來越快。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你覺得開燃油車一年多花幾千塊油錢值不值?還是愿意接受純電車使用上的種種不便?這就像選擇城市還是鄉村生活一樣,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適合不適合。
你現在開的是什么車?為什么會做這個選擇?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用車經歷和省錢心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