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有沒有發現,各地政府突然都在招募見習生?
陜西丹鳳縣要50個,江西鷹潭市要74個,陜西米脂縣要60個。。。這股風潮來得太猛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說白了,這是政府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這是各地響應國家《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的統一行動。
壹、誰能上車?門檻其實沒那么高
先說說誰有資格搶這些位置。
主要目標很明確:離校2年內沒找到工作的大學生,還有16-24歲的失業青年。注意,這個范圍其實挺寬的。
本科生、專科生、研究生都行,部分崗位甚至高中學歷就夠了。專業限制?大多數崗位不限專業,除非是技術崗位才會有具體要求。
戶籍限制才是關鍵。很多地方明確要求本地戶籍優先,這背后的邏輯很簡單——政府要的是能留下來的人,不是來鍍個金就跑的。
身體健康、無違法記錄這些就不用說了,基本要求。但有一條很有意思:不能參加過同類見習項目。這說明什么?說明很多人已經把這當成了一個可以反復薅的羊毛。
貳、這個崗位到底值不值得干?
先說好的方面。
補貼標準按當地最低工資的80%發放,大概在1500-2500元之間。錢不多,但對于沒工作的年輕人來說,至少能維持基本生活。
更重要的是經驗積累。你能接觸到真實的政府運作場景,學會公文寫作,了解政策執行流程,這些經驗對以后考公考編都有幫助。
人脈資源也不容小覷。在政府部門混個臉熟,了解內部招聘信息,有些單位確實會優先錄用表現好的見習生。
但問題也很明顯。
見習期一般3-12個月,到期就得走人。雖然有“優先錄用”的說法,但實際留用率通常低于30%。大多數人最終還是要重新找工作。
工作內容嘛。。。說實話,很多就是打雜。文件整理、數據錄入、會議服務,核心業務你很難接觸到。技能提升有限。
叁、政府在打什么算盤?
這波見習崗位集中爆發,絕不是偶然。
表面上看,這是為了緩解青年就業壓力。2024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就業形勢嚴峻,政府必須有所作為。
深層次看,這也是對未來儲備社會人才做準備。
想想看,這些見習生雖然大多數最終不會留在政府部門,但他們在這3-12個月里接受了政府工作模式的訓練,了解了政策執行的邏輯。
他們回到社會后,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是不是會更理解政府的運作方式?
這實際上,就是在培養社會治理的協調者。
肆、未來10年會怎么發展?
這種見習項目會越來越常態化,這是必然趨勢。
原因有三個:
第一,就業結構性矛盾會長期存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大學生就業難是個長期問題,政府需要這樣的緩沖機制。
第二,政府治理現代化需要更多懂政策、會協調的人才。通過見習項目批量培養,比臨時招聘效率高得多。
第三,這是一個成本極低的人才篩選機制。政府花很少的錢,就能從大量年輕人中挑選出真正適合的人才。
未來5-10年,我預測會出現幾個變化:
見習崗位會更加專業化分工,不再是簡單的打雜,而是有針對性的培養。
評估體系會更加完善,對見習生的考核會更系統化,優秀者的留用機制會更明確。
地區差異會更大。發達地區的見習崗位會更有吸引力,競爭也會更激烈。
伍、普通人該怎么選擇?
如果你符合條件,要不要試試?
三種情況建議去:
準備考公考編的,這是很好的實習機會,能讓你提前了解政府工作模式。
剛畢業沒經驗的,哪怕最后不留用,簡歷上也多了一筆有分量的經歷。
想了解政府運作的,這是難得的內部觀察機會。
兩種情況要謹慎:
急需高收入的,見習補貼真的不高,可能連房租都不夠。
追求長期穩定的,大概率最后還是要重新找工作。
對年輕人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機會。但要理性看待,不要指望靠這個一步到位解決所有問題。
把它當作職業規劃中的一個跳板,或許是最明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