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名為《被裁員后女總裁上司后悔了》的短劇在相關平臺熱映。
因多處劇情、人設名稱與華為及小米的業務和高管名字相似度較高,引發關注。
截圖自短劇《裁員后我的美女總裁求我復職》
據紅星新聞報道,該短劇的男主角叫余程冬,他本在騰遠集團工作,開發無人駕駛系統,但該系統在發布前出現問題,余程冬熬夜找到問題(還未修復),卻因白天補覺被開除。
截圖自短劇《裁員后我的美女總裁求我復職》
由于無人駕駛系統存在問題,如果不修復,汽車一旦上路行駛30秒,系統就會失控崩潰,從而爆炸。已被開除的余程冬試圖阻止上路測試,但汽車仍上路,最終自燃、爆炸,傷及路人。
同時,騰遠集團的競爭對手——驍米集團也在研發無人駕駛技術,但研究了五年沒有結果,只有余程冬能突破相關技術壁壘,驍米集團的董事長蘇柒以49%的股份和高薪挖走余程冬。
截圖自短劇《裁員后我的美女總裁求我復職》
梳理發現,該短劇至少存在四處劇情、人設與現實生活中華為、小米的業務相似:
1、男主角余程冬,與華為余承東的名字高度相似;
2、驍米集團,與小米集團的名字高度相似;
3、驍米集團的董事長蘇柒,與小米集團推出的SU7車型音同;
4、故事發生在無人駕駛/智能駕駛行業。
對此,抖音客服表示,他們無法直接判定該短劇是否存在違規,如有需要,可通過舉報流程提交相關情況,平臺會進行核實處理。
界面新聞消息,7月10日,查詢短劇發布賬號“美光-戀愛劇場”發現,該短劇已不可見。
對于該短劇的內容,有網友評價稱,“太會整活了”“幸好女主不是叫雷軍”“他們倆不會要聯姻吧!”“看短劇真的就不能帶一點智商看,劇情太嚇人了。”
律師解讀:短劇雖免費
仍可能造成名譽、商譽受損
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齊風敏表示,短劇中出現的人物角色名稱、企業名稱等,雖然采用諧音梗的方式避免了與現實生活直接相撞,但該方式仍足以使得公眾將劇中名稱聯想、對應至現實中具體明確的人、企,這種以間接方式暗指他人的行為在法律上稱之為“影射型行為”。
齊風敏認為,這不僅可能涉嫌侵犯商標等知識產權,若劇情內容對相關人物、企業的形象、評價、商譽等造成了負面影響,則該短劇還可能涉嫌侵犯相關人物、企業的名譽權;情節嚴重的,甚至可能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1條的“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
黎永綠律師也表示,該短劇雖然免費,但播放量已超過80萬,傳播范圍較為廣泛。短劇免費或收費、制作方/出品方謀利與否,都不影響其是否構成侵權。
截圖自短劇《裁員后我的美女總裁求我復職》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教授鄭寧曾撰文提醒,首先,影視劇的制作者應當就改編的相關事宜與事件原型人物取得聯系,并簽訂授權協議。其次,應及時說明虛構情節。
鄭寧稱,影視行業往往投資較大、風險較高且社會影響面廣,因而更應當堅守合法合規的底線,在藝術創作和維護他人人格尊嚴之間取得平衡。
來源:中國青年報、紅星新聞、界面新聞 D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