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正在慢慢離開DeepSeek
6月的AI產品榜一公布,整個行業都嗅到了一絲“變天”的味道。曾經風頭無兩的DeepSeek,逐漸跌落神壇。
榜單上,阿里旗下的夸克突然登頂國內總榜,月活躍用戶(MAU)突破1.5億,僅次于全球霸主ChatGPT,位居世界第二。
而同樣擁有超1.5億MAU的百度網盤也表現強勁,位列全球第三。
曾經被視為國產AI希望的DeepSeek,不僅被夸克和百度網盤遠遠甩在身后,排名更是滑落至第五,月活用戶跌破億級大關,增速也首次出現負增長。
圖源:AI產品榜(應用端)
具體來看,DeepSeek的下滑是全方位的。
在應用端,其月活用戶從5月的過億規模,驟降至6月的9410萬,增速為-6.06%,這是其發布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在網頁端,其月訪問量也已連續四個月下跌,平均每月降幅達9.63%,6月訪問量僅為3.8億。
無論是APP還是網站,用戶似乎都在慢慢離開DeepSeek,尋找更具吸引力的AI產品。
圖源:AI產品榜(網頁端)
DeepSeek的“失速”,并非毫無征兆。年初,憑借其強大的模型能力和開源策略,DeepSeek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使用率一度高達50%。
然而,高熱度并未轉化為持久的用戶粘性。
DeepSeek的產品形態相對單一,主要以通用對話為主,缺乏能夠深度融入用戶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具體場景。
當最初的嘗鮮熱潮退去,用戶發現它并不能持續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自然會選擇離開。
此外,DeepSeek在用戶體驗上也存在短板。
雖然模型能力強大,但在實際使用中,其響應速度、交互流暢度以及答案的精準度,與用戶的預期仍有差距,特別是在其被大量數據“污染”后的今天。
圖源:小紅書
而在AI產品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用戶體驗的任何一點瑕疵,都可能被無限放大,以上種種都間接成為了用戶流失的導火索。
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許在于DeepSeek的戰略選擇。它似乎并不太在意用戶的去留,也并未積極尋求與互聯網巨頭的直接競爭。
OpenAI、谷歌等行業巨頭不斷進行技術迭代,新增了如“吉卜力文生圖”等一系列新功能,Gemini 2.5 Pro在六周內就搶占了國外約30%的推理市場。
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DeepSeek目前的迭代速度顯然難以抗衡。
國產競品同樣來勢洶洶,采用“免費 + 降價”的策略對其進行圍攻,百度文心大模型直接免費,騰訊元寶接入DeepSeek模型后還能提供更穩定的服務,用戶遷移幾乎沒有成本……
當其他產品都在瘋狂迭代、積極買量、深度運營時,DeepSeek的“慢半拍”,讓它逐漸失去了先發優勢。
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DeepSeek 從曾經的頂流迅速走向衰落。
為什么是夸克?
DeepSeek的滑落,讓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到了那個悄然登頂的身影——夸克。
畢竟,根據體育、電競等競技領域的經驗來看,中國人總是偏愛第一名。
6月的AI產品榜,夸克以絕對優勢拿下國內第一、全球第二。這個結果,多少出乎了一些人的意料。
畢竟,在各大AI APP中,夸克以往的表現不算特別亮眼,甚至很多人對它的認知還停留在瀏覽器上,根本沒把它當成AIGC來使用。
如今,夸克的異軍突起,似乎宣告著阿里在夸克身上砸的那么多錢,終于迎來了收獲的時刻。
圖源:夸克
回顧夸克這些年來的發展,誰還記得最初的它只是一個主打“極簡無廣告”的瀏覽器?
直到2018年,夸克開始轉型,將AI技術融入搜索,推出了拍照搜題、拍照翻譯等功能。
2020年,夸克進一步明確了“智能助手”的定位,圍繞用戶的生活、工作、學習場景,不斷拓展業務邊界。
網盤、掃描王、高考服務等業務相繼上線,為夸克積累了龐大的用戶基礎和豐富的結構化數據。這些積累,為夸克在AI時代的爆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年,夸克就已經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去年7月,夸克對“超級搜索框”進行升級,推出了以AI搜索為中心的一站式AI服務,成為了夸克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此后,夸克不斷加速向AI助手形態遷躍。
同年8月,夸克發布PC端,全面升級AI搜索、AI寫作、AI PPT、AI文件總結等一系列功能,憑借“系統級全場景 AI”能力,極大地提升了用戶在使用搜索、寫作等功能時的效率。
而夸克能有今天,離不開背后眾多關鍵人物的推動。
今年年初,馬云高調現身夸克辦公區,被媒體解讀為對夸克的“親自督戰”。
圖源:微博
隨后不久,阿里正是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
而夸克CEO吳嘉的崛起,也為這款產品增添了更多不一樣的底色。
這位“85后”少壯派,早年曾參與阿里云從0到1的建設,后又在UC瀏覽器、書旗小說等產品中積累了豐富的產品經驗。
2025年,吳嘉被任命為夸克CEO,直接向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匯報。
他的上位,不僅意味著夸克在阿里內部的戰略地位大幅提升,也體現了阿里對年輕人才的信任和重用。
3月13日,基于阿里通義先進的推理及多模態大模型,夸克發布“AI超級框”,吳嘉表示希望通過這個“AI超級框”,為用戶開啟進入AI世界的大門。
圖源:微信
在夸克強勢崛起的同時,百度網盤的表現同樣可以說是“黑馬逆襲”。
不過,早在5月的AI產品榜,百度網盤就一舉奪得了該榜單的國內第一、全球第二,月活用戶突破1.5億,屬于是崛起比夸克更快一步。
6月,它繼續保持這一優勢,穩居前三。
百度網盤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百度在AI領域的持續投入和廣告投放,另一方面也與其自身的轉型密不可分。
近年來,百度網盤不斷推出AI筆記、簡單聽記、簡單掃描等功能,將AI技術深度融入用戶的辦公、學習場景,成功從一個單純的存儲工具,轉型為智能辦公平臺。
圖源:小紅書
夸克和百度網盤的崛起,標志著AI產品競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單純的技術優勢已不足以確保勝利,如何將技術與場景深度融合,如何構建可持續的用戶生態,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DeepSeek的滑落,或許正是因為它未能及時完成從“技術導向”到“用戶導向”的轉變。
警惕“高考紅利”后的增長乏力
當然,我們也應該意識到,AI競爭的風云變幻,從來都不是一場定勝負。眼下的各種名次,不過是漫長競賽中的一個瞬間。
夸克此次登頂固然令人振奮,但也必須冷靜看待:6月本就是中國高考季,考試、查分、填志愿,每一個環節都牽動著千萬家庭的心。
而夸克,恰恰是在這個關鍵時刻,押對了寶。
早在高考前夕,夸克就上線了“高考志愿大模型”,并推出了“志愿報告Agent”功能。
該功能基于“深度研究”技術,模擬志愿專家的思考邏輯,為考生提供個性化的填報建議。(人手一個“張雪峰”)
據不完全統計,6月期間,夸克累計服務考生及家長超4000萬人,生成志愿報告1200萬份,回答相關問題3.3億個。
尤其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夸克的使用率顯著提升,成為許多家庭填報志愿的首選工具。
為了這場“高考戰役”,夸克不僅在產品功能上做了深度優化,還在營銷投放上下了重注。
6月,其買量素材環比大漲89%,與“高考”相關的素材就超過12萬組。可以說,夸克幾乎將所有資源都集中在了這一個場景上,換來了月活的爆發式增長。
圖源:點點數據
但問題在于,高考紅利終究是有限的。7月之后,考生家庭的需求迅速回落,夸克能否維持住這波增長勢頭,仍需觀察。
畢竟,AI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一時的流量爆發,而在于能否持續解決用戶的真實需求。
夸克能否將“深度研究”能力從高考場景復制到更多領域,能否在AI搜索、AI寫作、AI辦公等方向持續發力,才是決定其能否真正站穩腳跟的關鍵。
作者 | 劉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