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運河紹興段風景圖。 魯慧川攝
圖①:2023年8月,就中巷橋被盜案辦理及中巷橋修復工作,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檢察院召開公開聽證會。
圖②:2024年3月,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檢察院檢察官實地走訪古纖道,調查涉案違建通信基站情況。
圖③:2024年5月,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檢察院檢察官使用無人機巡查浙東運河。
遙聞會稽美,且度耶溪水。7月3日,隨著無人機騰空而起,浙東運河蜿蜒流淌、水清岸綠的秀美畫卷通過屏幕映入浙江省紹興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眼簾。
紹興人都說:“一部運河演變史,半部紹興發展史?!庇纱丝梢娺\河對紹興的重要程度——浙東運河就是紹興的“母親河”。
浙東運河始建于春秋,全長239公里,是中國大運河南端、海上絲綢之路南起始端,西起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東至寧波市甬江入海口。2014年,包含浙東運河段的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保護、傳承、利用上下功夫,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p>
浙東運河紹興段全長101.4公里,是浙東運河的核心區和主體。紹興市檢察機關結合“稽山鑒水·公益檢察”特色品牌建設,將加強浙東運河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作為重點任務,以專項監督行動為抓手,以破解流域多發性、深層次治理問題為目標,自2023年以來共辦理以水環境治理、沿岸古跡保護、通航安全等為重點的浙東運河保護案件88件,積極為美麗浙江建設提供紹興“檢察范式”。
●加強生態治理水更清
“因為擔心那些船上飯店又悄悄開回來,所以我們會同屬地街道進一步加強巡查,確保非法占據河道的現象不再反彈。”近日,紹興市越城區檢察院檢察官肖春松再次來到浙東運河越城區皋埠段附近,挽起褲腿踏進草叢,小心翼翼走向河岸查看情況。
2024年紹興市兩會期間,多名人大代表提到非法占用運河河道的問題,建議加強浙東運河保護。這些建議引起了檢察機關的關注,一場關于守護浙東運河的公益訴訟檢察專項監督行動隨即展開。
2024年3月,越城區檢察院經摸排發現,浙東運河皋埠段被船上飯店、餐飲包廂、違法建筑及大片停船等侵占?!斑@些行為不僅產生大量廚余垃圾、生活污水,也嚴重影響著航道通行安全?!毙ご核筛嬖V記者。
就此,越城區檢察院依法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責令違法當事人整改,清理河道阻塞物,恢復涉案水域原狀。其間,相關部門負責人坦言該問題已存在多年,“我們這些年也一直在努力解決,但是清理難度大,當事人又比較抵觸,工作推進不是很順利”。
“真的是‘無力管’‘管不好’嗎?”肖春松堅信事在人為。針對相關部門負責人提到的問題,越城區檢察院積極協調各方擬定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并協助相關部門對船只和違法建筑所有人釋法說理,闡明違法行為對浙東運河環境的危害和相應法律責任,說服引導當事人自行清除侵占物。
在共同努力之下,3處違法建筑終于被全部拆除,大量停船也盡數駛離,存續多年的“無力管”“管不好”問題得以解決。此外,越城區檢察院與相關部門形成了浙東運河越城段聯合巡查機制。截至目前,依托該機制,該院已督促整改浙東運河沿線環境問題110個。運河水更清了,航道更安全了。
“近年來,我們推動形成‘懲治—修復—預防’的保護閉環,將生態能否有效修復作為辦案的重要考量?!苯B興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李仲輝告訴記者,該市檢察機關在依法打擊破壞浙東運河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的同時,注重督促當事人通過增殖放流、補植復綠等方式還清“生態欠賬”,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并借此發揮案例警示教育作用,保證公益訴訟目的實現。
在紹興市上虞區發生過這樣一起案件:2022年禁漁期內,唐某等3人使用“絕戶網”在錢塘江紹興段非法捕撈水產品并出售,銷售金額達7000元。公安機關將此案移送審查起訴后,鑒于3名犯罪嫌疑人具有自愿認罪認罰、退出全部違法所得等情節,上虞區檢察院依法對其作相對不起訴處理。
浙東運河連通錢塘江、曹娥江、甬江等多個水系,形成相互連接、彼此影響的生態系統。案發后,唐某等3人在行政機關督促下購買價值3000元的魚苗,并與檢察官一同前往曹娥江邊進行了投放。同時,上虞區檢察院聘請專家對唐某等3人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失進行評估,結合唐某等3人已經購買魚苗投放的情況,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唐某等3人承擔相應生態環境修復責任。經法院調解,唐某等3人全額支付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2.5萬元。
據統計,僅2024年,紹興市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檢察履職,共推動修復浙東運河及其支流受污染河道7公里、清理沿岸垃圾3000余噸、追回破壞運河生態資源損失10余萬元。
●保護文物古跡傳文脈
近日,紹興市柯橋區檢察院檢察官丁國梅來到浙東運河和鑒湖之間的古村落阮社村回訪,看見修葺一新的中巷橋后甚是欣慰。街道干部告訴她,自從今年3月中巷橋修復工程竣工驗收后,他們已加強巡邏,全力保護好失而復得的中巷橋。
“咱們這兒的一座古橋被偷走了?!?022年7月,這個消息在阮社村炸開了鍋,也立即引起了丁國梅的關注。究竟怎么回事,是否涉及檢察公益訴訟領域?她與同事立即開展調查,結果發現涉案的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間修造的“三普”登錄文物中巷橋,其三塊橋面板被人盜竊并出售,用于某小區花園建設工程。
事關文物古跡,柯橋區檢察院一刻都不敢耽擱,迅速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將線索移送公安機關,后嫌疑人張某等人被抓獲,失竊的橋面板也被找回。2023年10月,柯橋區檢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張某等人承擔中巷橋修復費用38萬余元,該訴求獲法院判決支持。今年3月,在檢察機關協調推動下,中巷橋修復工程順利完工,并通過竣工驗收。
此后,柯橋區檢察院舉一反三,成立專班開展“三普”登錄文物現狀調查,通過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落實文物保護責任。截至目前,職能部門已對柯橋區900余處“三普”登錄文物作出標志說明并掛牌公示,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落實“先考古、后建設”要求,從源頭杜絕城鄉建設中人為損毀文物的問題。
這只是紹興市檢察機關聚焦浙東運河千年文脈傳承,主動融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著力加強運河沿岸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個縮影。對于紹興古海塘的保護,也是檢察機關助力古老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的一個典型案例。
千百年來,澎湃的海潮給人們帶來壯觀開闊之景,卻也成為無數瀕江臨海百姓休養生息的心頭之患。鑒于紹興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解決海潮侵蝕、洪水泛濫、潮水倒灌的難題,古越百姓在北部修筑“海上長城”,也就是今天的紹興古海塘,用以防范海潮的肆虐侵襲。紹興古海塘組成部分之一、蕭紹海塘(紹興段)于2021年入選了紹興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可是近年來,由于所在村莊拆遷、無人管理,古海塘周邊出現了亂搭亂建、垃圾堆放、文保標志缺失等現象。
2024年4月,越城區檢察院召開圓桌會議,促使相關各方達成“屬地分段+專業整合”的保護方案,即相關職能部門、屬地街道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等聯合開展古海塘日常巡查,文保、國土等部門則利用技術手段監控古海塘周邊環境,及時通報屬地街道。同時,檢察機關以檢察建議的形式,建議文保部門依法履行古海塘保護職責。各方立即行動,敦促相關企業拆除違建倉庫,全面清運附近垃圾,并設置文保單位標志及文物安全責任公示牌,取得良好整治和保護效果。
據統計,自2023年以來,紹興市檢察機關共辦理浙東運河沿線古建筑、歷史街區等公益訴訟案件12件,以法治力量推動古城保護和活化利用。不僅如此,紹興市檢察機關還著眼浙東運河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普遍性問題,將法律監督觸角向治理端延伸,實現了運河流域“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輻射效果。
●協同各方力量提質效
周晶晶是紹興市柯橋區華舍街道的一名網格員,在日常巡河中她有拍照記錄的習慣。近日,她又將浙東運河水質變化、涉河違建等情況拍照上傳到“益心為公”志愿者檢察云平臺,而這些照片數據都會同步傳輸至柯橋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指揮中心,成為檢察監督的重要線索。
“我們利用科技手段積極打通數據壁壘,在大數據加持下,利用科技之眼全景俯瞰轄區內浙東運河全貌,最大程度減少保護盲區?!苯B興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邵娟英介紹說。紹興市檢察機關還借助“紹興河長通”App信息聯動平臺、“12345”政務信息平臺、本地熱門網絡論壇等,結合網格化管理機制,實時收集線索,并采用水上執法艇巡查、無人機巡航等方式進一步排查核實,分類督促各職能部門有效履職,加大對運河的協同保護力度。
在李仲輝看來,提升浙東運河保護質效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工程,應以體制機制創新為著力點,凝聚部門合力,不斷擴大浙東運河保護“同心圓”。為此,紹興市檢察機關通過推動協同機制構建,拓寬線索來源,強化專業支持,攜手筑牢運河保護法治屏障。今年6月17日,在紹興舉行的第五屆浙江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宣傳周主場活動上,紹興市檢察院就和該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文物局)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涉運河文物保護線索共享、專業互補、跟蹤落實等方面開展協作,并重點圍繞文物保護突出問題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治理難點協同發力。
此前,紹興市檢察院還與該市政協探索建立“公益越監督”協同機制,通過政協提案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政協參與檢察公益訴訟等舉措,發揮民主監督與檢察監督“1+1>2”的公益保護效能。
2024年初,多名政協委員反映古纖道上虞段保護狀況堪憂,建議多措并舉加強保護。上虞區檢察院調查核實后,發現古纖道部分石板年久失修,周圍存在違建通信基站和畜禽養殖的問題,遂督促文保部門和屬地街道開展古纖道修繕和環境整治工作。截至今年1月,相關部門已拆除違建通信基站,騰退運河文保單位“兩線”范圍內企業10家,清理圈養圍擋、堆積物20余處。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檢察機關保護浙東運河工作中來。如紹興市檢察院聘請20名文保、水利等領域人士擔任公益訴訟特邀檢察官助理,發揮辦案“智囊團”作用,幫助破解運河公益保護實務難題;越城區檢察院吸納140名古城守護官擔任公益訴訟志愿者,建立“益路同行”志愿者驛站,為志愿者提供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柯橋區檢察院打造浙東運河保護公益訴訟創新實踐基地,加強公益保護宣傳,提升公眾參與支持運河保護的意識……
“提升浙東運河的保護效能意義重大,檢察機關很用心,也很給力?!比珖舜蟠?,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棠棣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建明點贊道。
在浙江省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潘敏佳看來,紹興市檢察機關努力通過高質效辦理有示范效果、引領價值和紹興地域特色的案件,切實以“檢察藍”守護“運河美”,為協同推進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司法保障。
浙東運河承載著紹興的歷史記憶,養育著越地風土,在廣袤的寧紹平原上穿越古今。在檢察機關的法治守護下,這條紹興的“母親河”將繼續奔流不息,造福人民,流向美好的未來和遠方。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