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的楊少華,終究沒能熬過這個夏天。
7月9日上午,35℃的高溫里,他被兒子楊議推著輪椅去給飯館剪彩,骨瘦如柴的身子撐不起西裝,連眼睛都快睜不開。當天下午,老人就走了。
網友沖進楊議的評論區怒罵:“最后一點流量都被你榨干了!”
楊議的帶貨視頻,堪稱“親情綁架教科書”。去世當天中午,他還拍了條視頻:“爸餓了,先吃根淀粉腸墊墊。”
鏡頭里的楊少華咬了一口,表情痛苦得像吞了黃連,還得配合說“好吃”。
網友算過,這淀粉腸19.9元20根,楊議一場直播能賣10萬單——老父親的一口苦,成了兒子的提款機。
更缺德的是那杯冰酸梅湯。
大夏天讓94歲老人喝加冰的飲料,楊議還對著鏡頭說“解暑”。當時就有網友警告:“遲早把老爺子折騰死!”
結果一語成讖。
這些年,楊議帶著父親從直播間到剪彩現場,從酸梅湯到淀粉腸,把“楊少華”三個字變成了流量密碼。有人嘲諷:“他不是在帶父親,是在遛流量。”
5月份的收徒宴,更離譜。楊少華瘦得撐不起西裝,坐著輪椅強撐著給兒子撐場面,對著來賓點頭哈腰。
網友心疼:“這哪是收徒宴,分明是‘父慈子孝’真人秀,老爺子是被迫營業的道具。”
楊少華對兒子的好,好到讓人窒息。
為了幫楊議開美術館,他賣掉自己的房子換錢買古董;為了幫兒子撐場面,90歲還上臺說相聲,忘詞了就站著傻笑;為了配合直播帶貨,淀粉腸再難吃也得咽,冰酸梅湯再涼也得喝。
這哪是父愛如山,分明是父愛當柴燒 —— 把自己燒成灰燼,給兒子的日子添把火。
網友翻出2018年的視頻,當時楊少華病危住院,楊議對著鏡頭哭:“爸你要好好的。”
轉頭就把病床視頻剪成 “親情向 vlog” 漲粉。這次高溫剪彩,二兒子楊倫也在現場,可網友偏罵楊議最狠 —— 誰讓他把老父親的臉當成了自己的二維碼,掃一次賺一次錢呢?
“春蠶到死絲方盡”,用在這兒太諷刺。楊少華不是自愿吐絲,是被兒子架在蠶繭機上抽絲;不是甘愿成灰,是被流量的火苗逼著燃燒。他生前說過:“兒子開心就好。” 可這開心,是建立在他的痛苦之上。
關于楊少華有“500億遺產”的傳聞,早就成了相聲圈的笑話。
2023年他和楊議拍段子回應:“誰說的?我沒那么多錢!”
其實他的遺產哪用得著500億——光是“楊少華”這三個字的流量價值,就夠楊議吃半輩子。
看看楊議的賬號,一半以上的視頻都有老父親出鏡。從吃飯到散步,從說相聲到剪彩,楊少華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句話,都被剪輯成帶貨素材。
網友說得狠:“楊議哪是在繼承遺產,是在繼承老父親的流量銀行卡,天天刷爆還不還款。”
更諷刺的是,楊少華一輩子說相聲靠的是本事,兒子卻靠消費他吃飯。《楊光的快樂生活》里的 “楊豐年” 有多讓人笑,現實里的楊少華就有多讓人哭。
那個在舞臺上逗樂全國觀眾的老人,最后卻成了兒子直播間里的“道具人”,連去世都成了熱搜素材。
楊少華的死,像給所有“啃老網紅”敲了警鐘。流量再香,也別拿父母的晚年當賭注;錢再重要,也別讓親情變成生意。
楊議或許覺得“我在盡孝”,可讓94歲老人高溫剪彩、吃加工食品,這哪是孝,是把“孝順”兩個字倒過來寫——成了 “順孝”,順著自己的利益,消耗父母的生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