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整整10年了,地產人的頭發都熬白了。
上一次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還是2015年,距離現在已經10年了。在上一次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是,1978年,中間又相隔了37年。
每一次會議,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比如,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了提升城市質量,聚焦宜居性、可持續性,并且點了生態紅線、低碳發展為核心約束。
一年后,我們就提出了“房住不炒”。經過幾年的市場慣性之后,房地產就開啟了下行之路。
現在不少城市的房價,跌幅都30%了,具體到小區的房價,很多都腰斬了,有的甚至腳踝斬。全國所有城市,沒有哪個城市有例外。
更重要的是,房地產市場大浪潮開啟,已經30多年了,很多房子都老了,宜居屬性下降非常嚴重。
一句話,我們的城市也該更新了。
所以,房地產疲軟的背景,結合當下房子的年齡,我們也確實需要一個頂層會議,來統籌安排樓市。
1、從今天市場表現看,地產板塊、城市更新板塊狂飆,“市場預期”這個頂層會議快了。
2、如果預期是對的,那么根據當下房地產背景,政策重點其實大家都有預期,就是跟城市更新相關的內容,比如老舊小區整治啊、智慧基建啊等等。
關鍵是,錢誰出。
之前各地也都搞城市更新,搞棚改貨幣化,但是錢都讓地方搞,而地方又沒錢,所以就搞不下去。
如果頂層會議定調,那么這個錢大就比較容易解決,比如中央財政出一點,地方專項債搞一點,錢就到位了。
錢到位了,這些項目就能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的開搞了。
當然,期待是期待,預期是預期,就能能不能落地,還得看官方文件。
對于資本市場來說,要信早信,不信就不信。我們根據之前的文件,給大家梳理一些產業鏈:
根據新華網5月15日報道,國家《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
主要目標:到 2030年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取得重要進展、城市更新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主要任務:包括加強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整治改造、開展完整社區建設、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等更新改造等八大任務;
支撐保障:包括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實施機制、完善用地政策、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方式等六大內容,尤其提到“通過超長期特別國債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支持”。
從城市更新的分類來看,主要分為三大類,包括拆除重建類、有機更新類、綜合整治類。
從過去的情況來看,城市更新已經取得一定成果,而目前政策的加持對未來的更新會進一步推動。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城市更新基于項目生命周期劃分:規劃設計環節、建材與設備供應環節、建設施工環節、以及其他環節。
規劃設計環節
包括前期檢測、規劃方案、設計服務,重點解決結構安全、文化保護和功能優化。
建材與設備供應環節
提供綠色建材(如節能管道)、技術設備(如CIM平臺),支撐低碳改造。
建設施工環節
涵蓋EPC總承包、施工建設,涉及拆除重建或微更新。
其他環節
主要是一些比如加裝電梯、地下管網改造、停車設施建設等增量的項目。
1)地下管網改造:涉及供水、排水、燃氣、熱力等管網更新及智慧化管理,重點公司提供管材供應、檢測、設計施工一體化服務。政策驅動需求旺盛(如國家目標年改造15萬公里管網),聚焦城市“里子工程”安全提升。
2)停車設施建設:涉及停車設施規劃、智能設備和綜合管養,重點公司聚焦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 3)加裝電梯:涉及電梯檢測、評估和加裝服務,重點公司響應老舊小區改造需求(如加裝13萬部電梯)。政策明確支持(如《政府工作報告》),聚焦無障礙和適老化設施建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