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真長老語錄系列第十五期
繼續邀您一起共讀學習
01
EQ最高的人,
是最能體諒別人難處的人。
理解別人的難處,
又能體諒,
給與支持,
這不就是一種慈悲心嗎?
02
一切事物、一切現象的產生,
皆由關系(因)和條件(緣)而來,
離開了關系和條件,
就不可能產生任何一件事物或現象。
這就說明:
世上沒有造物主,
世上沒有既定的永恒的命運。
所以,
你才是你自己的主人。
既然一切事物一切現象,
皆由關系(因)和條件(緣)而生,
那么不同的關系(因)不同的條件(緣)
也就產生了不同的結局。
所以,
什么因結什么果。
因果永遠相符。
03
不管窮人、富人,
最重要是做一個爭氣的人。
窮人要爭氣,
富人也要爭氣。
窮不失志,富不顛狂,
就是爭氣。
04
佛教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它是贊頌人的價值、
肯定人的價值、
發現人的價值、
又提升人的價值的一種智慧。
05
你是花朵,
你把春天帶給了每個人。
你是光,
你的光又點燃了我們每個人的光。
說你用你的光照耀了我們,
毋寧說,
是我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光照亮了自己。
06
只要我們的生活中,
有愛、有美、有聲音、
有關懷、有人的感悟,
我們這個世界,
就充滿了希望。
07
幸福的觀念,是無限可變的。
人的價值觀,也是無限可變的。
不管怎么變,
真正的幸福,
只有被你體驗到幸福,
才是真正的幸福。
只有道德心、平等心、慈悲心、
才是人類最根本的價值,
最基礎的價值。
08
企業的真正目的,
就是通過牟利,對社會作出奉獻。
有了利,
還要更大、更多的利,
企業家的視野開闊了,胸襟開闊了,
企業家自身的境界也必然提升了、超越了。
他對顧客提供的服務,
必然精益求精,
給顧客以更有效更有保證的“利”。
企業有了利,
員工還不得利嗎?
這是一個“利”的網絡。
09
社會經濟的成功,
并不決定于經濟因素,
恰恰有賴于非經濟因素。
這如同學習的成功,
并不決定于智力因素
而決定于非智力因素一樣。
10
理性在哪里?
理性在理解別人,寬容別人,
忍受一切人,慈悲一切人。
慈悲,
是高尚的情感,
高尚的品格,
高尚的人格狀態。
有了慈悲,
才有了真正的理性。
-FIN-
責編 | 妙 性
編輯 | 妙 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