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洞頭教育之聲
爆料加微信 :kkwz0577 、WZSK1112
7月8日下午,臺風“丹娜絲”裹挾暴雨侵襲浙江。溫州市洞頭區大門新城實驗學校避災安置點內,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山海協奏”暑期實踐隊的38名學生用一場即興“演唱會”,為133名轉移群眾送上了一份“風雨中的驚喜”。
“我們在洞頭開展暑期實踐活動,正好也入住大門新城實驗學校。7號下午,當得知這里成為臺風安置點,附近工地工人陸續轉移進來時,就想著為他們做些什么。”“山海協奏”暑期社會實踐團團長吳孝軍告訴記者。
避災安置點里物資齊備,一日三餐都能準時供應熱騰騰的飯菜,安全保障無虞。隊員們也主動協助安置點分發物資、疏導情緒,更發揮醫學生特長,為現場群眾開展健康服務。
這些做完后,隊員們發現:轉移來的群眾只能坐在折疊椅上的群眾或低頭刷手機,或望著窗外狂風呼嘯——無聊和沉悶,成為實踐團隊員們希望解決的問題。
“能不能給叔叔阿姨們辦場演出?”一名隊員的提議瞬間點燃全員熱情。有人翻出背包里的藍牙音箱,有人用手機循環播放備選歌曲,有人甚至拆了紙箱制作“節目單”。
條件有限,正式演出時,38名學生手持簡易話筒,用手機電筒拼出“星光海”。沒有華麗舞臺,但《小幸運》《晴天》等歌曲的旋律響起時,原本或坐或臥的轉移群眾齊刷刷抬頭,忍不住跟著哼唱。持續近一個小時的演出中,隊員們使出渾身解數,從《小幸運》的清新對唱到《天天》的活力合唱,從《天空之城》的悠揚口哨到《看月亮爬上來》的溫柔獨唱,10個節目涵蓋流行、民謠等多種風格。
“他們唱得比電視里還用心!”來自安徽阜陽的李振海笑著說。
“我們原本只想讓大家別那么悶,沒想到大家這么捧場。”隊員朱海晨回憶臺下此起彼伏的笑臉感慨。團長吳孝軍的朋友圈截圖也在隊員中傳開:“24小時,從計劃到落地,從10個節目到全場大合唱,或許我們無法阻擋臺風,但至少能讓這個下午,多一首回味的歌曲。”
有爆料掃碼加小編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