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美國很強硬,如果推進中日合作,那就從聯手打垮美國開始
國際博弈,總是需要幫手的。
如果我們把美國打垮了,美日聯盟還會存在下去嗎?還能對中國構成威脅嗎?
日本在關稅戰中對美國史無前例的強硬,絕不妥協。因此,我們不妨設法聯手日本,在特朗普不會停下來的關稅戰中打垮美國。
全球外交的一個本質規律,就是“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今天的敵人,未來可能成為盟友。今天的盟友,未來可能成為敵人。
美日之間不就是這種最典型的變化嗎?從八國聯軍的盟友,變成了二戰時期的最大的死敵;又從二戰期間的死敵,變成了戰后半個多世紀的鐵桿盟友。而如今,日本終于從美國的傀儡角色開始“叛逆”,在關稅戰中對美國變得非常強硬。
同理,中越之間何嘗不是如此?從美國侵略越南的中國“抗美援越”期間建立起來的“同志加兄弟”,在中蘇關系破裂和越南入侵柬埔寨之后變成了敵人,現在又在設法恢復“同志加兄弟”的關系。
而面對特朗普的關稅戰,越南與日本的表現可謂天壤之別。
那個曾經把美國大軍打跑的越南,卻在特朗普的關稅戰面前自顧自與美國積極談判,最終選擇了投降。美越達成了美國對越南商品20%的關稅,對過境越南的商品40%的關稅,而越南對美則是零關稅。
反觀那個美國長期的傀儡日本,這一次卻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至今堅決不與美國妥協讓步。當地時間7月9日,針對美國將對日本征收25%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發表演講強硬表態,“我們國內將團結一致,捍衛國家利益。我們在不容妥協的事情上不會妥協,我們永遠不會犧牲農業。”
日本之所以如此強硬,那是因為日本作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作為美債的第一持有國,不怕美國開打關稅戰,到時候日本可能會使出“拋售美債”的殺手锏,“逼降”美國。
那么,我們可否考慮,借助這一次特朗普的關稅戰,我們能否與日本聯手,一道對抗美國呢?我相信,只要世界上持有美債規模的第一和第三大國聯手,美國的關稅戰只能在中日面前“舉白旗”。
在美西方乃至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奉行“叢林法則”的世界里,我們總是試圖“以理服人”,要去說服那些國家來奉行我們的外交理念,接受我們的主張,放棄戰爭,丟棄掠奪,不再殺戮,和平共處。事實證明,那不過都是一廂情愿。
對于美國而言,其外交的根本手段就是“美國優先”的強權掠奪。而特朗普的關稅戰,就是典型的表現。全球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把美國說服,也沒有哪個國家過去把美國打敗。
今天的中國面對美國,已經有了經濟上和軍事上抗衡的實力。我們手里也握有美國的命門,比日本還多。美國不僅離不開中國的稀土,也離不開中國的其他礦產,還離不開中國工業產品的零部件,也離不開中國家具家電服裝鞋帽等等商品。一旦中美完全脫鉤,中國大不了是一場中等程度的感冒,但對美國而言,那就是癌癥晚期。
由此可見,我們對美政策,現在需要奉行“利益外交”,“實力外交”。而不是“道德外交”,更不是“儒家外交”。
在特朗普各個擊破的策略之下,美國主動與中國談判,達成了關稅協議框架。美國把針對中國的關稅從145%降低到10%,放寬了對14納米以上光刻機等產品的出口限制之后,很多人都在歡呼“勝利”。但實際上這是中國以放寬對美稀土出口控制為前提達成的協議,美國也增加了10%的關稅。
只要深入想一下,如果我們堵死稀土出口,會要了美國的命。中美終止貿易,也會要了美國的命。我們拋售美債,還會要了美國的命。況且,光刻機又不是美國的,美國這是拿荷蘭的商品來充當自己的“讓步”條件。
問題是,美國又怎么能做到這一點呢?那就是“霸權+盟友”。
因此,我們哪怕繼續奉行“不結盟”,但在特殊時期特殊博弈中也需要幫手,而不能單打獨斗。歷史已經告訴我們,在每一場重大的斗爭和戰爭中,試圖獨善其身的結果就是自己缺乏幫手,然后總是處于被四面圍攻的被動狀態。
美國不垮,世界永無寧日。今天的中國,面對美國和日本,我們是優先打垮美國還是優先打垮日本呢?
我想,如果我們設法聯手日本,這一次真是打垮美國的重大機會。
而今天的日本,早已經不是中國的對手,是我們是否復仇的問題。因此,我們不妨認真思考,中日作為美國關稅戰中的共同敵人,中日怎樣能夠聯手,一起打垮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