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42歲的生日。書上說四十不惑,我還惑地睡不著覺。
難得的是我媽一直說我是很勇敢的人,比我爸還勇敢。我爸打過越戰,90年代第一批去廣東做生意賺到大錢的人。所以覺得自己藏得太好。
就如在這個叫“崔老板”的公眾號里,我只有賣貨時才出來,其他時候都躲在明星文章的后面。
我好像是一個靠賣貨讓你們記住的號主,我長能耐了。
最近有件事兒,覺得心里堵得慌。一群20多歲的小姑娘,拍視頻教我們怎么做人,讓我們有“女帝思維”。女帝這個詞兒都想出來了。比20年前的成功勵志學還雞血。
面對真實的生活,哪里是幾句口號,換個炸眼的詞語就能一往無前了啊。
我穿過不少夜路了,還是會害怕,會焦慮。騙不了自己。
22歲那年,我媽看我成天在北京打流,唉聲嘆氣。我怕我媽失望,找了第一份工作。實習期800元,轉正后2000,在一個散裝小圖書公司做編輯助理。之所以說是散裝,因為老板和我的領導都是兼職的。
在圖書公司我能做什么。四大名著都沒摸過,正經書沒看過幾本。只讀過安妮寶貝,張小嫻之類。的地得分不清,校對張愛玲全集生怕出錯。甚至還有閱讀障礙,別人一目十行,我是一行十目。
繼續做,就忘了畏難,就能找到其他出口。
23歲那年,居然做出好幾種年度榜單上有名字的書。初入公司時,開會點名嘲諷我就是個花瓶的女領導不見了。我成了小領導。
錯別字都找不到的我,居然想把手上籍籍無名的項目做到第三名。那會兒第一是韓寒,第二是郭敬明。用盡別人沒用過的辦法,去創造機會,營銷計劃做到6個月的細則,執行人也是我。第三沒拿到,但進了前十的榜單。
我媽還是擔憂我,說這個公司小,相對簡單。如果你能在大公司立足,才差不多。大公司都是名校人才,想想都發怵。
27歲時,直接跳過這一步創業了。我爸給了我一百萬,我半年賠了五十萬。剩下的錢我爸讓我買了輛車,說小女生有臺車傍身別人沒那么敢欺負。
思索了三個月,決定壯著膽子去大公司試試,前提還是和新老板有過一飯之緣。
新公司是行業翹楚,我去之前他們就出了《明朝那些事兒》《慶余年》和《盜墓筆記》。我現在還記得老沈面試我到一半時,無厘頭地問了句:你是不是北影畢業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難道我的定位還是花瓶?
當年居然有這資格,我卻羞愧得很。放現在你們要說我是個花瓶靠臉吃飯,我會驕傲。去了后,難捱過好一陣。因為我超級社恐(mbti里的intj,i中之i),而當時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營銷部,做外聯。我的天。每個聯系媒體的電話之前,我得做10-30分鐘的心理建設。
老板這安排也沒毛病,我這會兒還是沒多讀幾本書,連韓寒的《一座城池》都讀不進。只能說其實我啥都不擅長。
28歲,被招進了盛大。我之前做夢都沒想過會進入世界五百強公司。第一次到起點中文網(歸屬盛大)敘職,真的像進城一樣想東張西望,又不忘掩飾自己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那年,我記得我提出簽韓寒,老板一臉質疑說不可能,沒人能從韓寒的老東家手里把韓寒搶過來。
我說,那我自己試試,試試又不花錢。是不是聽上去挺大膽,其實我超級慫。我又想簽,又害怕被拒絕。我讓助理發信息,我一個字一個字教她寫什么,只要不是用我的手機發出去,就不用害怕被拒絕一樣。
結果,來來回回了四五次,連面都沒見基本就敲定了。——就是后來出版的《1988 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后悔了很久,只有四個人的簽約晚宴,我為什么不好意思開口和韓寒合個影。
也是這年,我魔障一般地卷入了內斗,頹敗離場。
我喪了至少三個月,動了離開北京的心。后來留下來不過是不甘心,憑什么。
30歲那年,我不想再跳槽了,跳槽工資漲50%又怎樣,翻番又怎樣,依然過不上我理想中的生活。那就自己創業吧。
勇敢的人早享受世界,可能是真的。
創業成功了,一年之內做了《不畏將來 不念過去》《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賣瘋了,瘋到300萬冊每本。瘋到這幾位作者要么立馬拿到千萬投資,要么創辦同名公眾號,年收入超五百萬。
這些書上市前,我心里沒有一點底。恰巧,柴靜的《看見》剛上市,相對比知名度和內容的深度完全不在一個維度,白巖松都出來給她站臺。看看柴靜的,再看看自己手里的稿子,一度懷疑這是不是廢紙。
也正是因為這種天差地別的比較,我才要求自己再深挖,挖出百分百的價值,還研究銷售渠道怎么打。如果沒有柴靜那么強勁的風頭,估計我也不會那么用力。
拿獎拿到手軟,拿到怕自己飄。天天睡前讀半個小時的《正念》,讓自己平靜。
我后來改了名
32歲,我的寶貝出生了。我無法專注工作,又沒有當媽的耐心,兩頭都做不好。
焦慮如影隨形,月子里時我恨不得就規劃好了,閨女到十歲之前要過什么樣的生活,受什么教育。壓力大到沒有一天不哭的。多可笑,后來連城市都換了,關鍵步都沒預料到。
八年前34歲,我也趕鴨子上架做了公眾號,起號的原因過于簡單,為了宣傳一本書。后來和作者不得不分家時,我擔憂了好久。因為我沒寫過文章!我做的一直是幕后策劃,壓根兒沒動過筆。這就像是一個影評家要轉行去拍電影一樣,兩個行當。
剛接手那兩個月,人都是傻的,想模仿別人寫篇孫儷的熱點文,結果在辦公室憋了四個小時,寫了不超過200字,頭痛癥還犯了。這時期,還在望京中醫院確診了中度抑郁癥+躁郁癥。上一秒發瘋,下一刻寫稿子是我當時最常見的狀態。
回想起這些時,我在屏幕前傻笑了兩分鐘。和那會兒相比,現在磨什么都不算難。
只是沒想到一直被我當作副業,每天只抽出個把小時開會的公眾號,實現了我想要的一切。
這是公號最早拿來做圖標的照片,轉眼都7,8年了
35歲,做了第二家公司,反正就是沒有困難,就自己制造困難再上。
我想要往影視跨一跨,這步子邁得有點大。問題是還融到了千萬風投。
但這個領域差點把我做瘋掉,進去之前沒想到我做暢銷書的經驗,寫公眾號的爆文思路又完全用不上。怎么能這么狗血。
練泰拳發發瘋,也是一個好的情緒出口
這是唯一一個做敗了的事,就算拉著團隊做通宵,輪班倒倆月也沒用的事。我對投資人愧疚的沒臉再搭話。
唯一欣慰的是,當時團隊里的小姑娘們一直深耕劇作,其中一個去了平臺做短劇制片人,一個做了獨立制片人。算是留了個念想,那幾年不是夢一場的證據。
當年帶著這家公司的小伙伴,去泰國團建,大家都想大干一場。往事俱以。
39歲,關掉了上面那家公司。只要有手機就能做公眾號,索性換了座城市,完全換了種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來長沙時,還想過自己會不會就此躺平。
事實上這兩三年才真正把精力放在了公眾號上。因為我和你們一樣,都想探索那些人到中年越過越自在的女人,到底有什么樣的能量。
幾個月前,還聽說我們號是寫人物的天花板。一個人說也算數,我捂著嘴笑了很久。
我本質是一個做什么都想計劃好的完美主義,現在依舊是。有時很羨慕說干就干,遵循“先完成,再完美”的人。一件事情沒想通之前,會硬想,會將自己關起來通宵睡不著,干什么都提不起興致。
寫完這篇文時,我笑得很開心。
找回到我每個時期的畫面,其實從來沒有輕易過。我多厲害,大多數的難題是可以克服的。
我做的幾次大轉型,不管計劃多完美,結果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焦慮兩個小時后要發生的事情,都很傻。去拆解和行動才是解題思路。
就這樣一邊害怕,一邊勇敢地淌過來了。現在連抑郁癥都不怕了,發現每次康復后,看事情看人的角度能更高一維,何嘗不是好事。
祝我生日快樂,祝我們的勇敢戰勝害怕。
ps:沒有看昨天文的姐妹,去看一下,雖然是個廣告。但人是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的,我推的都是我用過的覺得好的東西,特別是里面的“奇跡熱超”,里面包含了我曾經要花兩萬才能做一次的熱瑪吉啊,現在兩項才只要2499。雖然有美版和韓版的區別,但在我臉上的效果沒什么區別。
我轉化沒問題,也不是甲方要求。是我發自內心的推薦,不想要你們錯過。但依然強調一點:光電類抗衰,不可能起到換頭作用。所以期待之余,還需要把心態放平。
有人說我為了賣貨去貶低別的品,很冤枉,我只是說自己的真實體驗。因為用的多,一個連進口洗發水同時都要擁有十來種、護發精油六七種人來說,我在評判一件東西是否好用,本身就是經過與其他品的功效和價格比較得出來的。
就算不是我原本就自用的產品,品牌寄來的東西我都要獨立試用月余甚至幾個月,還要排除睡眠,心情因素而造成的偏差。當然依然只代表我的個人體驗,但這也讓我心安,因為我知道大家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
低劣的品我爸都不讓我賣,他的原話就是:不要賣那些波蘿貨。這是家訓,也是基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