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上海頻道
近日,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承辦的第十屆“匯創青春”上海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活動(戲劇舞蹈、音樂藝術類)在上海戲劇學院昌林校區新劇場拉開帷幕,八部參演錄制的優秀作品帶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文化盛宴。
第十屆“匯創青春”以創意作品為媒介,講述上海故事、傳承海派文化、唱響“匯創青春”品牌文化,通過文化內涵建設助力青年學子成長成才,激勵青年學子以創新創意作品爭做優秀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其中,上海師范大學作品《山河頌》以舞為墨,在舞臺上展開一幅動態的山水長卷,融合太極云手與現代編舞,配合360度環形激光投影,讓“山魂”與“水脈”在舞者的起伏與綢緞的奔涌中交響,為青春創意拉開震撼序幕。
上海師范大學《山河頌》
上海音樂學院作品《在高高的山崗上》以現代編舞重構東方傳統意境,從山河壯闊中走出,讓觀眾回溯一段烽火歲月的創作傳奇。烽火淬煉藝術,歌聲激蕩山河,作品重現賀綠汀先生創作《游擊隊歌》的故事。用熟悉的旋律與音樂劇的現代形式碰撞,鑄就“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信仰豐碑、傳承中華兒女的紅色基因。
上海音樂學院《在高高的山崗上》
上海電影藝術職業學院作品《木盆記》展現了平凡人生的溫情注腳。用一雙手,一個桶,解構一場英雄夢。演員們以身體為布景、道具與角色,打破“第四堵墻”,帶觀眾走進一位“木桶英雄”的荒誕與溫情。上海音樂學院作品《戲癡·喜怒哀樂》取材于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戲曲劇種——京劇。“戲”蘊意為“京戲”,“癡”蘊意為“癡狂”,表達戲劇中演戲者表現不同情緒的癡狂之心。傳統的弦管鑼鼓化身為喜、怒、哀、樂四大情緒,讓京韻在當代煥發新生。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作品《驚蟄》用電子樂演繹東方情調的自然之力,“春雷醒萬物,音浪破長空”作品將古琴、鳥鳴融入電子狂想,Neurofunk節奏模擬雷鳴,Drum&Bass激蕩生長之力,帶給觀眾一場自然蘇醒的聽覺奇觀,請感受春的蘇醒與爆發。
上海戲劇學院《無盡結·信條》
上海戲劇學院作品《無盡結·信條》用‘莫比烏斯環’般的音樂魔法,打破線性敘事,用多旋律交織模擬時空閉環。音樂將跟隨電影畫面中演員動作實時變幻,帶給一場觀眾參與的沉浸式信條之旅。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作品《夢游記Dream Travels》用Ambience環境音編織怪誕聲場——飄忽的和聲像夢魘中的囈語,歌詞卻藏著對孤獨的反叛。該校另一部作品《旅人》中七位舞者用藝術的形式告訴觀眾記住這場關于“熱烈與自由”的青春宣誓:真實的旅途才剛剛開始。心向曠野,身即征途。
據了解,本屆“匯創青春”活動自3月開展以來,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高校熱烈響應、廣泛宣傳、大力動員、認真籌備。戲劇舞蹈類共征集到來自30余所高校的212部作品,評選出戲劇類一等獎9個,二等獎19個,三等獎28個;舞蹈類一等獎12個,二等獎24個,三等獎35個。音樂藝術類共征集到來自32所高校的306部作品,最終評選出104部獲獎作品。其中,一等獎23部,二等獎35部,三等獎46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