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哈耶克已經被西方拋棄了。
作一種經濟哲學并沒有一條清晰的實用主義界線,比如,現代哲學連本體論這樣的問題都已經不談了,因為注定會引起語義悖論,人類的語言讓人成為人,但也構筑了人類的思維邊界,定義了人類永遠不可能穿透絕對的存在者,但我們不能說柏拉圖已經被拋棄了,老子已經被拋棄了,這不是哲學語言,是擅長于謊言的政客語言。
經濟哲學或者說經濟學原理性的東西,也有類似的情況,西村大蕭條選擇了凱恩斯主義,不等于敲響了哈耶克新自由主義的喪鐘,米萊新自由主義在拯救阿根廷的經濟危機,不等于凱恩斯主義的落幕。
一定要從經濟學的角度談,一個自由競爭、公平競爭、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將一直伴隨市場經濟的存在;而政府的干預在本質上是市場失靈的補充,凱恩斯主義更偏重于危機的應對,但不是市場經濟的終結,對凱恩斯來說,離開了市場經濟的主導談政府的干預,也一樣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
在東村卻有很多人快把凱恩斯當成中國模式的代言人了。
“生活之所以能夠豐富不單調,就是因為有廣泛的個人選擇范圍,而非市場國家的最大損失在于喪失了這種多方面的豐富的不單調的生活”,他妥妥的是市場經濟堅定不移的支持者。
至于米萊,我并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了解,但最近網友對他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凱恩斯的關注,那咱們就談米萊。
我更愿意稱他為“MD總統”,這源于他著名的MD演說,從沒見過哪一位總統說過這么多的MD,太有個性了。他是新自由主義的支持者,要面對二十年的經濟危機,如果他成功了,就是奇跡。
2023 年 12 月,哈維爾?米萊上臺執政,干得最玩命的一件事就是對財政供養下刀子,不,是電鋸。米萊將政府從 18 個部削減到 9 個,5 萬名公務人員下崗,1 萬名合約公職人員不再續約 ,同時降低對能源和交通的補貼等措施,太粗暴了,降低體制成本不僅要付出政治代價,而且會直接削弱GDP;GDP的增長對一個大政府的經濟體而言,往往與體制性成本的膨脹同步;財政提高農村養老金每月增加20元,不一定是GDP,要看農民是不是舍得花這20元,但去蓋一座地市級行政大樓,蓋了拆,拆了蓋都是GDP。米萊削弱政府開支的同時,也是在削弱GDP的數據泡沫,讓真實的經濟指數裸奔,這在一開始會變得很難看。
但是,從長遠看,不割掉體制性成本的惡性腫瘤,阿根廷永遠也走不出危機。
阿根廷 GDP 在米萊上臺前就已經呈現出下滑趨勢。在米萊上臺后的2024年,阿根廷 GDP連續三個月同比萎縮,終于在第四季度實現同比增長2.1%,機構預測2025 年將增長 5.2%。
在米萊上臺前,阿根廷的財政可以說是一塌糊涂,赤字率高達4.6%,政府難以從國際金融市場籌措借款,只能指示中央銀行印 “比索” 彌補財政赤字 ,走上了 “財政貨幣化” 道路。米萊砍掉政府部門,絕對是高效,2024 年 1 月實現了近 12 年來的首次月度財政盈余。到2025年3月數據,阿根廷已經連續15個月保持財政盈余,機構預測2025年的財政盈余將是2024年財政盈余的八倍。
阿根廷沒有在“哭泣”,成功地抹掉了財政赤字。而強大的西村2024年財政赤字率高達6.4%,這大約就是特朗普與主持“政府效率部”的馬斯克會見米萊的相關性吧。
阿根廷與東村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東村是通縮,而阿根廷是惡性通脹,2023 年 12 月米萊上任時,阿根廷通貨膨脹率為 211%。2023 年 12 月的消費物價指數(CPI)為 25.5%,米萊上任允許比索貶值 54%,消費者價格指數在米萊上任的最初三個月內上漲了 1.7 倍,相當于近 800% 的年化通脹率;2023年12月一公斤牛肉折合人民幣35元,僅過了一個月到了約70元人民幣,牛肉之國的人民吃不起牛肉了。最瘋狂的時候,幾個小時就是一個價。
通脹率最高的時候達到 289%,這場過山車有驚無險,2025 年 1 月,月度增幅降至 2.2% ,市場預期調查顯示,2025 年通脹率可能降至 23.2%。這主要得益于政府開支減少了,央行不用拼命印鈔支持很會花錢的政府的負債率。
米萊成功了嗎?
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相信很多人在等著看笑話,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米萊實現了一個奇跡,那一定是得益于對那些生活得像君主一樣官僚們的宣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