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yward
原創首發|藍字計劃
深陷充電寶自燃輿論風波的電芯廠安普瑞斯(無錫),在過去的十幾天里一直很沉默,甚至有點“裝死”。
但現在看來他們不是真的沒有動靜,只不過他們的“動作”不是要解決電芯質量的問題,而是要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7 月 9 日一大早,我們就接到了一通來自無錫的電話,對方自稱是無錫法院。當我們以為這又是什么詐騙電話的時候,他們說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要起訴我們。
這好像又不是詐騙電話了,因為我們在之前的文章里確實提到過安普瑞斯。
安普瑞斯起訴我們的理由比較含糊,只說我們在文章中有關于他們的“不實信息”,是名譽侵權,但態度卻很強硬,甚至是霸道,不僅要把稿件刪除,還要給他們賠錢 1 個 W。
一萬塊,都能買 100 多個安克充電寶了。
這我們肯定不能答應,這時他們又改口了,說只刪文章也行,這事情就算過了。
一句“不實信息”就要刪稿+賠錢兩件套,然后條件還能討價還價到“只刪稿就行”…這下子徹底把我們搞懵了。
哪里不實?
有錯就認,但沒問題我們也不會妥協。整個六月因為充電寶自燃事故讓所有消費者、整個充電寶行業人人自危,我們也對這件事發布了兩期跟蹤報道。
在第一期《不止羅馬仕自燃,劣質電芯正悄悄包圍我們》的文章中,和安普瑞斯相關的是我們援引了自媒體@差評 的消息,原話是:
「據媒體“差評”透露,他們收到來自供應鏈的消息,安普瑞斯把兩個批次的電芯外包給了江西某代工廠生產,但外包工廠違規替換了電池陰極與陽極間隔膜的原材料,導致電池正負極隔膜存在失效風險,可能最終導致了羅馬仕、安克充電寶的自燃事故。」
在第二期《小米倍思綠聯集體淪陷!國產充電寶墜入至暗時刻》中,我們判斷安普瑞斯和充電寶自燃有很大關系,原文是:
「那問題的源頭是安普瑞斯嗎?目前看來,八九不離十了。比如界面新聞從深圳市市場監督局得到的消息是,這次出問題的電芯的確是安普瑞斯。
另外,除了自媒體“差評”爆料安普瑞斯的電芯外包工廠規更換了正負極隔膜的原材料外,還有報道稱無錫市市場監督局已經對安普瑞斯(無錫)展開調查。」
后面的所有推論都是基于這些新聞點展開。難道說,安普瑞斯認為我們所引用的內容都是胡說八道的不實消息?
首先第一個消息源差評 ,是一個十多年的頭部科技自媒體,這次他們說爆料來源是供應鏈的朋友,是業內人士的“通風報信”,本來就有一定可信度。
再說了,鋰電產業鏈那么大,誰還沒有一兩個“關系戶”?
我們也就這條消息咨詢了一位也在鋰電池供應鏈上班的朋友,恰好他在6 月 23 日 到 25 日去江西出差拜訪客戶,可以向本地產業鏈企業了解到一手消息。
正是他向客戶了解之后并確認差評這條微博,我們才將它作為信源采信。
就算安普瑞斯覺得自媒體的消息都不可靠,那好,來自正規媒體和官方的消息怎么說?
第二篇文章里,「這次出問題的電芯的確是安普瑞斯」來自界面新聞《還原充電寶召回風暴:缺陷電芯如何避開監管流入市場?》一文:“一位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確認,這次出問題的電芯供應商是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
界面新聞的記者還說,近期監管機構正在組織排查采購過安普瑞斯電芯的其他企業,未來或將有更多充電寶品牌發起召回。
至于無錫相關部門介入調查這事,也是來自權威官媒。
根據央視新聞的報道,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已經介入調查,并依規對安普瑞斯生產的鋰電池產品全部封存。
順帶一提,這次調查中就發現了安普瑞斯存在電解液材料和報備的不一致的問題,同時在質量保證能力的有效性方面也發現了問題。并且,檢查組發現有關鍵工序發生參數,不符合工廠文件規定的管控要求。
所以,我們的文章所引用的消息來源要不是來自行業頭部自媒體,就是來自界面新聞、央視新聞等媒體,我實在想不通藍字計劃的文章哪里不實。
請問安普瑞斯去告消息源頭,央視新聞、界面新聞了嗎?
后來他們又來了一通電話,在我們詳細溝通之后,懂了。
他們說在《小米倍思綠聯集體淪陷!國產充電寶墜入至暗時刻》一文中,我們將此次充電寶行業危機的源頭,歸結于安普瑞斯,這是不實信息。
實際上,相比部分直接點名安普瑞斯的媒體,我們原文說的「那問題的源頭是安普瑞斯嗎?目前看來,八九不離十了」已經夠客氣了。
是不是源頭?
“安普瑞斯是充電寶行業危機的源頭”這一說法,最直接的證據是,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確認的,“出問題的電芯供應商就是安普瑞斯”。
再加上在央視新聞的報道中,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黃立飛說,封存安普瑞斯倉庫的原因是,鑒于安普瑞斯的電芯產品可能涉及充電寶起火事件。
兩大官媒加上政府人員的背書,已經夠實錘了。
但如果想要更多的證據,也有。
澎湃新聞在《充電寶召回風暴劍指頭部電芯供應商:多條3C認證被撤銷,如何走到這一步?》一文中提到了,“雖然安克創新沒有點名供應商,但知情人士指該供應商是安普瑞斯。”
這件事所說的,是安克的召回公告。
安克在公告中提到:“發現某供應商部分批次的行業通用電芯,存在未經批準的原材料變更……引發過熱甚至燃燒的安全隱患”。
那現在澎湃新聞這樣講,就相當于明說這個“某供應商”就是安普瑞斯,它就是安克召回的原因了。
再來看東方衛視的新聞報道,他們在報道時使用的新聞標題是:《超 120 萬臺充電寶被召回,問題關鍵指向電芯原料》,新聞中還專門提到了“問題的源頭直指一家來自江蘇無錫的供應商安普瑞斯”。
從澎湃新聞明示安普瑞斯是安克召回充電寶的供應商,到東方衛視的報道,種種證據都指向了安普瑞斯——但這時候安普瑞斯說“我不是這次行業危機的源頭”?
那我們再來看一系列數據。
根據無錫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顯示,自2016年10月正式投產至2023年7月,安普瑞斯累計生產鋰電池數量已突破1億只。
另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無錫市稅務局公開信息,安普瑞斯法定代表人徐子福透露,公司2024年可實現新增生產鋰離子、鈉離子產品6000萬只,產值超10億元。
來自差評的數據,主要出問題的安普瑞斯126280 、676076 電芯已經出貨了上億片,外包給代工廠的問題批次出貨量估計也有兩三千萬片,用這些產品的品牌都是出貨量巨大的行業頭牌。
而出貨量如此龐大的龍頭企業,竟然旗下 74 張 3C 認證都被暫停或撤銷、生產資質都被吊銷…
另外,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官網也能查到,安普瑞斯(無錫)的11條3C認證信息全都被提前暫停,暫停原因是:工廠監督檢查不通過、工廠檢查有嚴重不符合項(如產品一致性存在問題等)或工廠檢查不符合項報告沒有在規定的期限內采取糾正措施報檢查組驗證并有效。
請問,作為國內頭部的電芯供應商,有問題的批次出貨了兩三千萬片,自己全所有的 3C 認證都被暫停或撤銷,如此龐大的數量擺在眼前,影響了幾乎所有市面上主流的充電寶品牌,如果這都不算是源頭,那什么才算是呢?
解決問題靠起訴媒體?
安普瑞斯自己一堆問題,留下了一堆爛攤子,解決問題的動作還沒見著,卻先來狀告媒體,實在令人費解。
因為安普瑞斯的電芯有問題,包括安克在內,多個頭部品牌已經和安普瑞斯光速切割。
安克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已經和安普瑞斯終止長期合作,轉向了寧德時代旗下的 ATL;綠聯、倍思也告訴九派新聞 “在售充電寶均不再使用安普瑞斯電芯,已將電芯供應商轉為力神、億緯鋰能等”。
可以說在商業合作層面,安普瑞斯的口碑已經沒了。再加上所有 3C 認證被暫停、撤銷,倉庫也被封存,安普瑞斯已經完全沒有了生產、出貨能力,整個公司已經處于停擺狀態。
但這時候,安普瑞斯不僅沒有把全部精力放配合調查、恢復生產、挽回信譽上,甚至還有余力來起訴自媒體,要求的賠償金額甚至只有區區1 萬元…
難道起訴自媒體比恢復生產挽回客戶還重要嗎?
難道堵住別人的嘴,就能救活自己嗎?
如果安普瑞斯真的覺得“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是起死回生的良藥,不如把差評、澎湃新聞、界面新聞、央視新聞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都告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