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占理兒。
看到甘肅白姑娘的事,挺唏噓的。一個25歲的姑娘,原本該是人生最有奔頭的時候,結果一場車禍,截癱了,“男友”一家還玩起了“消失”。
這事說復雜也不復雜,但翻來覆去的細節,就跟咱們生活里那些麻煩事一樣“剪不斷理還亂”的——看起來是一場交通事故引起的爭端,其實還藏著責任、情感和網絡時代的荒誕。
一、事故責任:白紙黑字寫著“主責”,但“擔責”比想象中難
故事的起點,是場明明白白的車禍。4月5號,姑娘跟男友張某某一家五口去水庫聚餐。張某某開車,結果轉彎時沖進對向車道,和大貨車撞上了。
交警的事故認定書說得清楚:張某某主責,貨車司機次責,其他人無責。但事故里最慘的是副駕的姑娘——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胸以下沒了知覺;張某某一家倒只是輕傷。
按理說,主責方肯定是該掏錢治傷的?前兩個月,張家人也的確承擔了應有的責任,該交錢交錢,該照料照料;可到了6月,卻突然人間蒸發了。
白姑娘說,現在每月康復費5萬、護工費1萬,后續手術還得30萬,保險理賠慢得很,她實在撐不住,只能在網上喊話:“哪怕不結婚,先解決治療費行不?”
張母那邊也有說法:“我們帶傷照顧她兩個月,她當面罵我;她家人去我老公和兒子單位鬧,把工作都鬧沒了。”但姑娘不認賬,說家人只是“幫忙找”,是對方先玩消失的。
到底張家人為啥突然間不掏錢了,也不出現了?原因肯定不簡單,比如沒錢了承擔不起;比如女方家想讓二人結婚,男方不愿意;再比如女方受這么重的傷,肯定少不了埋怨男方等等。
這里面的原因是最扎心的,因為“責任”和“現實”在事故后,讓人性凸顯了出來。
法律上,張某某主責,該賠錢,可張家人經過兩個月的“考慮,”做出了“接受法院判決”的決定,把問題推給了司法程序;這是張家人出于自身利益考慮的最優解,換作是咱們任何一個人處在張家人的立場,恐怕都會這么做。
可現實的另一邊,白姑娘癱在病床上,根本沒精力去起訴;但她卻急需金錢,來延續治療,一刻都耽誤不起。
法律是兜底的,但兜底之前,普通人的日子早被撕開了口子。
二、情感糾葛:“談婚論嫁”的承諾,成了“各執一詞”的羅生門
除了責任,大家討論最多的,是兩人的“情侶”身份。
姑娘說,她和張某某去年11月認識,本來都談婚論嫁了,張某某還說“負責治療和賠償”。結果治療期間,張某某態度越來越冷,6月直接攤牌:“三觀不合,不結婚了,要告就告。”
張母沒直接回應“談婚論嫁”,只說自己肋骨斷了還去醫院照顧,結果被姑娘“當面罵”。兩邊的說法,像極了生活里常見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姑娘覺得被“背叛”,張家人覺得被“鬧怕了”。
至于兩人究竟是不是情侶關系,有沒有達到談婚論嫁的地步,白姑娘放出了聊天記錄來證明。只是聊天的內容,實在讓人看不出二人有啥“親密”。
更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事故前后的聊天文字中,二人的角色定位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其實這種“情感責任”和“法律責任”的拉扯,我見得不少。
之前有個同事,女朋友懷孕后流產,他掏了手術費,結果女方家長還要“精神損失費”,鬧到公司差點丟了工作。同事跟我說:“我知道該負責,但這錢要得太狠,像賣女兒似的。”后來兩人徹底掰了,錢給了,情也沒了。
回到這事,姑娘的訴求很實在:“我要的是治療費,不是婚姻。”張家人的回應也很“理性”:“等法院判。”
但情感這東西,哪能完全用理性切開?姑娘躺在病床上,最需要的可能不是“公平”,而是“被在乎”;張家人躲著,可能也不是“不想擔責”,而是怕被無休止地糾纏,被賴上。
雖然我們看到過那些戀愛中一方身患重疾,另一方不離不棄的深情,但一方面那是絕對的少數;另一方面兩人之間需要有真摯的感情。
而這個事故中的一男一女,我個人覺得是不存在啥深厚感情的。所以,談責任就好,不要試圖用情感、道德來脅迫,或者是制造輿論壓力,來為自己創造優勢。
三、網暴狂歡:一束花、一段視頻,成了“殺人”的刀
白姑娘也許只是無奈之下,想要通過網絡來給男方一些壓力,沒想到被網曝的竟然是自己。
先是有人對她做了有罪推論:
比如有人翻出她之前的視頻:100多條里沒男友身影,抱著一束花說是“客戶送的”。
于是“隱瞞戀情”“養魚”的罵聲鋪天蓋地。
姑娘解釋:視頻發的時候還不認識張某某;花是女客戶送的,對方開花店,因為她推薦產品貼心,節后補送的。也有記者聯系了客戶,對方也證實了,但罵聲卻沒停。
還有人猜她“腳放中控臺才傷這么重”。姑娘說自己系了安全帶、正常坐姿,貨車司機也做證:“她是正常坐姿,安全帶是我幫忙解開的。”但網友不信——“你說正常就正常?”“司機能替你說話?”
這種“有罪推定”的網暴,我太熟悉了。之前有個網紅被曝“炫富”,結果網友翻出她三年前的照片,說她“整容”“賣慘”,最后她關了賬號,發長文說“我只是個普通人,承受不住了”。
現在的網絡,大家看東西都圖個快,一條視頻、幾張截圖,就能腦補出完整的“故事”,至于真相?有人在乎,但是有多少呢,沒人知道。
白姑娘現在刪了大部分視頻,想要換取一份清凈,不想讓視頻下出現更多辱罵。可這恰恰又會成為一些人“揣測”的理由——“心虛了”“被說中了”!
這事最讓人感慨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普通人在意外和輿論中的無力感。
白姑娘急需的是治療費,張家人不想過多私下糾纏,想要法律介入,而網友們想要的是“真相”。什么樣的真相呢?最重要的就是為啥唯獨她自己傷得這么重?其次是事故前她把男方當成男朋友還是備胎?等......
但是,這些真相對咱們來說其實不咋重要,因為咱都是不相關的人,真相如何,他們二人心里清清楚楚。誰說了假話,誰說了真話,他們兩家人心里清楚。
人在做,天在看。
這是個法治時代,責任和賠償,就讓法律來決定吧。至于白姑娘目前治療最重要,還是趕快自己想辦法解決治療費問題,網絡扯皮不解決現實問題。男方即使失聯,責任和后續的賠償肯定是跑不掉的。
情感問題方面,彼此的言行是否有愛意,雙方心里都跟明鏡似得,誰都感受得到,是結婚還是各自安好,都是個人利益地選擇,畢竟沒結婚。
至于網暴,勸大家冷靜點,說白了咱們只是看戲,不理解劇情但最好還是學會接受,畢竟咱們都當不了人家的編劇,對于一個意外受傷的人,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吧。
全文完,感謝閱讀,喜歡請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