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粵四部門出臺措施深化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建設(引題)
支持生態鏈企業推行“新八級工”制度(主題)
南方日報記者 杜瑋淦 通訊員 粵仁宣
近日,廣東省人社廳聯合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國資委出臺了《廣東省深化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建設實施辦法(試行)》(下稱《實施辦法》),從組鏈建鏈、技能人才培養、技能人才評價、技能人才激勵等方面,完善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建設機制和支持政策體系,同時立足調動市場資源力量,積極向企業賦能、實現“減負增效”,在技能人才供給鏈上探索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銜接融通機制。
強調解決重點群體就業難題
《實施辦法》完善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建設機制,由“如何建”升級到“如何建好”。建立技能生態鏈培育期制度,人社部門采取“鏈條化”建設、“集成化”政策資源支持模式,面向技能生態鏈開展培育輔導,提供產教供需對接、校企合作培養對接、就業崗位推介、技能人才評價等服務,協助解決產業鏈技能人才培育評價留用等難題;實行技能生態鏈動態調整機制,明確6類退出情形,引導建立政府支持、技能生態鏈內部自律的工作機制。
《實施辦法》強化培訓與就業政策聯動,既緩解企業技術技能崗位招工難題,又解決青年等重點群體就業難題。將學徒制培訓對象拓寬到高等院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畢業年度學生,推動院校人才培養鏈接到企業崗位用工上,并以落實就業為申領補貼條件,形成類似德國“雙元制”模式的學徒就業新形式;面向技能生態鏈企業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項目制培訓,支持各級人社部門組織富余勞動力、失業人員等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輸送到生態鏈企業就業上崗。
《實施辦法》充分向技能生態鏈下放技能評價自主權,推動聚焦產業用工標準開發人才評價標準。發揮鏈主企業作為行業龍頭、緊貼市場技術前沿的優勢,將評價標準由國家職業標準拓展到自主制定的企業評價規范,支持申報新職業、新工種,參與編制國家職業標準;將鏈主企業自主評價范圍由本企業員工拓展到生態鏈企業職工,遴選為鏈主企業的,可直接作為產教評技能生態鏈評價機構,面向生態鏈內企業職工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價。
《實施辦法》積極拓展技能人才發展空間,促進技能增收。支持生態鏈企業推行“新八級工”制度,對企業評聘的首席技師、特級技師,納入省高技能領軍人才范圍,比照屬地高層次人才在戶籍辦理、安居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落實待遇;為解決優秀技能人才晉升技能等級面臨的學歷、資歷限制,制定從初級工到高級技師不同技能等級的申報條件示例,突出工作業績貢獻、企業日常考核結果等運用;通過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等技能培訓,引導企業面向技術技能骨干開展系統化技能提升培訓,以落實薪酬待遇作為補貼申領條件。
已遴選170條產教評技能生態鏈
2023年以來,廣東省圍繞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發展對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創新開展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建設,推動行業龍頭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相關院校等建設以產業崗位標準為引領、院校人才培養為基礎、技能人才評價為紐帶的技能人才供應鏈。
目前,廣東已遴選了170條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吸引了比亞迪、格力、優必選等一批制造業當家企業,帶動837家企業培養技能勞動者約13萬人次、開展技能評價約11萬人次。2025年1月,人社部等8部門出臺《關于推動技能強企工作的指導意見》,將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做法寫入文件并在全國予以推廣。
接下來,省人社廳將選取若干條有代表性的技能生態鏈條,由省級人社部門牽頭掛點、省市區人社部門三級聯動,主動送政策、送服務,開展重點培育輔導,總結推廣典型產教評經驗模式,為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來源:南方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