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川普剛舉起那份“大而美”法案。
沒想到24小時不到,馬斯克立馬甩出重錘,宣布成立“美國黨”,一副“你玩你的,我來翻桌”的架勢。
而沉寂許久的拜登也罕見動怒,在社媒上痛批這法案“殘酷”“毀國”。
三人同天放大招,像提前排練好的真人秀,徹底把美國架在了火上烤。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當地時間7月1日上午,美國參議院經過長達22小時的通宵“馬拉松”投票,以副總統萬斯投下的關鍵一票,51票對50票的驚險結果,通過了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
消息一出,瞬間在美國國內引發軒然大波。
這個“大而美”法案文件近1000頁,核心內容相當有爭議。
在稅收政策上,把企業稅永久鎖定在了21%,這對大企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可同時,它砍掉了清潔能源補貼,像特斯拉這樣的新能源企業遭受重創。
而法案中提到的小費、加班收入免稅,看似是給工人的福利,但實際上醫保負擔被悄然轉移,對于底層民眾來說,這無疑是一種“隱形增稅”。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未來10年,該法案將讓美國財政赤字激增3.3萬億美元,而這些錢從哪來?矛頭直指社保、醫保和福利預算。
隨著法案的推進,美國社會的撕裂進一步加劇。
醫院關閉潮已經初現端倪,低收入群體因為醫保負擔加重,紛紛排隊退醫保。
那些為國家奉獻過的退伍軍人,也走上街頭抗議福利削減,民間諷刺道:“特朗普的‘美’只寫在華爾街的賬本上。”
而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等企業在遭受此法案的沖擊后,開始公開抨擊特朗普...
馬斯克“叛變”
7月5日,馬斯克宣布要成立“美國黨”,7月6日便在自己的社交平臺發起投票,問粉絲“是否支持成立新政黨打破兩黨壟斷”。
令人沒想到的是,短短三小時就有超過200萬人參與,65%的投票者選擇了支持。
不過,在“美國黨”成立后的首次閉門會議上,馬斯克拋出的政治綱領卻讓人看得云里霧里。
既說要保護企業創新,反對過度監管,又強調要加大環保投入,延續清潔能源補貼。
這種左右搖擺的態度,讓不少潛在支持者犯了嘀咕:這個新黨到底站在哪一邊?
更讓人浮想聯翩的是,有媒體拍到前谷歌CEO施密特7月7日深夜進入馬斯克的私人莊園,兩人密談了近4小時。
知情人透露,他們聊的正是“科技精英參政計劃”,施密特很可能以“戰略顧問”的身份加入“美國黨”,利用自己在華府的人脈為新黨鋪路。
而特朗普這邊自然不會坐視不理,7月8日,眾議院通過了一項預算法案,將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經費一次性增加了120億美元。
明面上說是為了加強邊境管控,實則是把這當成了對付馬斯克的政治武器。
如今的局勢越來越微妙,馬斯克的“美國黨”剛起步就面臨著內憂外患,特朗普的反擊招招致命,而遠處的拜登團隊也在悄悄觀察著這一切...
拜登罕見出山
7月9日凌晨,拜登的私人專線連續響起,是德國總理和法國總統的緊急來電。
通話記錄被泄露出來,內容驚人——德法領導人懇請拜登出面,協調歐洲國家對特朗普施壓。
因為“大而美”法案里的貿易條款,已經讓歐洲汽車制造業的訂單量暴跌了15%。
這通電話徹底打破了拜登近一個月的低調,也讓外界看清,這位83歲的前總統其實一直在“垂簾聽政”。
民主黨內現在吵翻了天,激進派議員7月10日上午召開緊急會議,公開要求拜登徹底復出,他們覺得只有拜登能凝聚反特朗普的力量。
但溫和派卻憂心忡忡,最新民調顯示,62%的選民認為“80歲以上的人不適合擔任國家領導人”,他們怕“老人政治”的標簽會拖累整個選情。
兩派爭執不下,連白宮內部的發言稿都改了三次,始終定不下統一口徑。
此時的美國政壇,三股勢力的博弈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
特朗普那邊,把“美國優先2.0”喊得震天響,靠著紅脖子選民和軍工復合體的支持,在南部幾個州的集會場場爆滿。
他最近簽署的幾項行政令,全是圍繞著傳統能源和制造業回流,明擺著就是要鞏固基本盤。
馬斯克的“美國黨”也沒閑著。
7月11日,他們在加州舉辦了首場公開活動,現場播放了星鏈衛星的最新運行數據,還展示了AI醫療的研發成果,用這些高科技概念吸引了不少年輕選民。
馬斯克團隊放出話來,要在明年的中期選舉里,至少送5名“美國黨”議員進國會,這話雖然被不少人當成吹牛,但報名參加該黨初選的年輕人已經突破了3萬。
拜登這邊則死死盯著“民生危機”做文章。
7月12日,他出現在匹茲堡的一家關閉的社區醫院前,看著排隊退醫保的低收入人群,連續發了12條社交動態,全是在痛批特朗普的法案讓民生凋敝。
可他每次公開露面,總會被記者追問“是否會參加下屆選舉”,每次他都含糊其辭,這讓外界對他能否撐起選戰充滿懷疑。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7月13日,特朗普團隊內部流出一份評估報告,里面提到“必要時可依據國家安全法凍結馬斯克資產”。
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有律師拍到拜登陣營的法律顧問和馬斯克的律師在華盛頓一家餐廳見面,據說在暗中提供法律支援。
要知道,這兩人之前可是針鋒相對的死敵,如今竟成了“臨時盟友”,這背后的貓膩實在耐人尋味。
如今,所有人都在盯著2026年的中期選舉,這被看作是決定美國未來走向的關鍵一役。
有分析認為,如果共和黨丟失國會多數,特朗普很可能會遭到彈劾;要是馬斯克的“美國黨”能搶到5席以上,那他們就成了能左右局勢的造王者。
現在的美國政壇,各方勢力暗流涌動,接下來會發生什么,誰也說不準...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