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業,盡說大實話!
一夜之間,互聯網上的熱點話題又換了。
當大家昨天還在為扁擔女孩高考后的選擇感動時,今天又將目光轉向了一位去世的老人。
7月9日下午,知名相聲演員楊少華在天津逝世,享年94歲。7月10日將在天津市天圣殯葬舉行吊唁儀式!7月10日21時舉行送路儀式!
94歲的高齡,按民間的說法算是喜喪了。可當網友們緬懷這位曾給我們帶來無限歡樂的老藝術家時,一場爭議隨之而來。
四十度高溫下,輪椅上的楊少華最后一次被推到鏡頭前,他留給世界的最后畫面是低頭咀嚼一根淀粉腸,身旁的兒子正賣力推銷。
誰能想到,這位本應安享晚年生活的94歲老人,卻成了直播間里的主角。
他去世后,指責其兩個兒子過度“消費”老人的聲音不斷傳來,網紅經濟和直播帶貨又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01
去世當天還在剪彩、帶貨,兒子刪除帶貨視頻!
說起相聲演員楊少華和他的兒子楊議,那真是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80、90后這代年輕人都耳熟能詳的存在。
除了老爺子當年那些膾炙人口的相聲,他和兒子楊議共同出演的喜劇《楊光的快樂生活》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楊少華生于北京,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年幼時他曾靠撿煤核、廢紙維生,后來在12歲拜相聲名家郭榮啟為師,在北京啟明茶社打雜學藝,16歲便開始登臺演出。
這段經歷奠定了他“于苦難中提煉幽默”的藝術底色,在他的相聲作品里,常以“裝傻充愣”的風格化解生活苦澀。
1951年時,楊少華來到天津成了一名鉗工,因文藝才能調入南開區曲藝團,后進入天津市曲藝團。
早期的楊少華,是相聲大師馬三立的捧哏,70年代與馬志明合作《戒煙》、《地理圖》,以沉穩捧哏嶄露頭角。
90年代,他又與趙偉洲搭檔創作《枯木逢春》、《危言聳聽》等作品,開創“蔫哏”風格。看似漫不經心,實則犀利幽默,以眼神、慢語制造反差笑點,成為其藝術標簽。
2004年,楊少華和第五個兒子楊議主演《楊光的快樂生活》系列電視劇,飾演天津小市民楊豐年。
劇中的楊豐年簡直是楊少華相聲作品的延伸,搖蒲扇、穿跨欄背心、操著一口津味方言的形象深入人心。劇中的臺詞“嘛錢不錢的,樂呵樂呵得了”更是成為經典。
2018年,87歲高齡的楊少華登上央視傳聞舞臺,參演小品《為您服務》。他還和楊議創辦“楊光相聲社”,堅持低價惠民演出,踐行“讓老百姓聽得起相聲”的理念。
楊少華老師這一輩子,可以說完全奉獻給了相聲藝術事業。誰能想到,去世后卻留下了巨大的爭議。
這次爭議的對象并非楊少華老爺子本身,而是他的兒子們惹得禍爆了雷。
多方曝料顯示,楊少華去世當天,還被兒子楊議和楊倫推著輪椅帶到天津某餐廳開業現場,出席剪彩活動。
從視頻能看出,天津近40度高溫行下,楊少華身形消瘦,全程需人攙扶,而且面部發黑,雙眼渾濁無神。
這樣的高溫天氣,別說94歲的老人了,就是20多歲的年輕人,在外面待久了也遭不住啊。
更離譜的是,剪彩活動結束后,楊倫經營的賬號“楊爺爺的快樂生活”在下午1點38分更新了當天的第二條內容。
視頻里,楊議遞給父親楊少華一根淀粉腸,問他好不好吃。老爺子默默地吃著淀粉腸,兒子楊議則在一旁熱情推銷。
老爺子去世的時間差不多是下午3點半,“有點暈,咱去醫院看看吧”,成為了老爺子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話,甚至一句正式的遺言都沒留下。
看了楊少華生命最后一天的行程表,真是令人心酸:這位94歲老人的時間被切割成商業碎片,上午高溫剪彩,中午直播賣貨,下午突然離世。
室外氣溫直逼40度,剪彩現場視頻顯示,楊少華全身無力倚靠輪椅,周圍無人為他采取任何遮陽或降溫措施。
網友拍攝的畫面中,甚至有人為擺拍效果挪動他無法自主移動的雙腿,只有身后保姆臉上寫滿焦慮。
“老爺子狀態挺好的,沒看到有什么異常。”活動結束后,店家工作人員如此回應媒體詢問。然而幾小時后噩耗傳出,楊少華在家中猝然離世。
“上午剪彩下午去世”的殘酷時間線隨即引發輿論海嘯。網友紛紛涌向楊家的社交賬號,憤怒地表示:“五個兒子榨干了父親最后一口氣”。甚至有網友無奈地吐槽楊老爺子的去世是“一剪沒”。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眼見爭議發酵,楊倫刪除了“楊爺爺的快樂生活”賬號下的上千條帶貨視頻,1354條視頻一夜驟減至72條,消失的全是楊少華出鏡的帶貨內容。
02
千條帶貨視頻,被啃噬的晚年
如果不是楊少華去世,也許兒子們過度消費父親的事實還將一直被掩蓋。
第三方數據顯示,“楊爺爺的快樂生活”視頻平臺賬號1-20s視頻預估報價為2.4萬元,21-60s視頻預估報價為3萬元,60s+視頻預估報價為3.6萬元。
賬號直播帶貨數據則顯示,“楊爺爺的快樂生活”近30日直播27場,其中帶貨直播25場。
而這個擁有72萬粉絲的賬號簡介赫然寫著:“每天下午5點直播,三大爺給您分享好吃的美食。”
由此可見,在楊少華的晚年生活里,直播帶貨幾乎成了他的全部。著名相聲演員的名號,散發的不是藝術的余暉,而是流量的銅臭味。
如果翻看過往的視頻,你會發現,楊少華在兒子們的“引導下”整天試吃水果玉米、酸梅湯、紅豆面包等零食。
你很難想象,這是一位90多歲老人的日常,而這樣的日常早已在網紅經濟和直播帶貨興起后持續了好幾年。
這位牙齒掉光的老人面對鏡頭咀嚼帶貨視頻時痛苦的表情,成為賬號吸引流量的利器,誰看了不心疼。
除了在家里帶貨,楊少華還要跟著兒子參加各種商業活動。可這個年紀的老人,錢財早已是身外之物。他帶貨和商業活動賺的錢,全留給兒子啃老了。
相聲界前輩侯耀華曾公開批評楊議:“楊少華歲數那么大了,不能再用他做這些事兒了。”
要理解楊少華晚年的“被消費”,需回溯這個相聲世家的父子關系網。
楊少華與發妻朱志英育有五個兒子:長子楊威、次子楊進明(義子)、三子楊倫、四子楊健、五子楊議。
小兒子楊議最受寵愛。楊議創建美術館時,楊少華曾賣房借錢為子購買古玩。
父子合作的《楊光的快樂生活》中,楊少華塑造了深入人心的“慢性子楊豐年”,那句經典臺詞“嘛錢不錢的,樂呵樂呵得了”成為其人生注腳。
諷刺的是,正是這句彰顯淡泊的臺詞,最終淪為商業招牌。楊氏家族企業將劇名注冊為商標,把藝術遺產轉化為帶貨IP。
正是楊少華對于兒子們事業始終如一的鼎力相助,以及幾個兒子在事業上的失敗,讓其成了一顆“搖錢樹”,成為撬動流量的支點。
醫學上也許無法直接證明楊少華的去世與剪彩、拍帶貨視頻有關,但94歲老人還要承受高溫暴曬與高強度商業活動的風險不言而喻。
而楊少華生前的健康狀況早已堪憂,兩年前因高血壓住院,近期視頻中已顯意識模糊。
如果這還有人覺得不是兒子過度“消費”老子釀成的悲劇,那只能說明這個人沒有心。可偏偏就有人覺得,楊少華并沒有被過度“消費”。
今天就看到一篇文章認為,幾個兒子雖然靠著父親賺取一些收入,但他們也的確在照顧楊少華的晚年生活。楊少華所做出的反應并不像逼迫,而是對兒子事業的支持,短視頻也成為楊少華與粉絲溝通的窗口。
看到這里,真想說一句:“這不是扯淡么?”
首先,照顧父親的生活,是身為其子的責任和義務。孝敬老人,從古至今都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美德;
其次,就算不是被逼,幾個兒子也不應該去讓一個94歲的老人去帶貨。父母這一輩子最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他們愿意為孩子奉獻一切,但并不代表孩子就應該瘋狂索取;
最后,如果短視頻是與粉絲溝通的窗口,那完全可以拍一些楊少華的晚年生活,分享一些生活趣事,1000多條視頻,90%以上是帶貨視頻,這算什么溝通?
在早年的一個采訪中,楊少華曾經表示:“我這一生中掙的錢全給4個兒子買房子了,自己1分錢沒留。”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楊老爺子這輩子活得那叫一個通透。自己多風光不重要,孩子幸福、身邊人舒坦就行。
最后再對楊老爺子說一聲:“一路走好!”在天堂,終于可以不帶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