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底有多熱?
最近天氣預報天天顯示“四十度起步”,很多人也只是調(diào)侃一句“命是空調(diào)給的”。
但你有沒有想過,有一群人每天在沒有空調(diào)、不能躲進辦公室的崗位上奔波。
7月初,河南一位37歲的快遞員,因為熱射病倒在了送快遞的路上,再也沒能醒來。
據(jù)說那天最高氣溫接近40℃,中午回家吃飯時他已經(jīng)感覺頭暈、乏力,但也只是“喝了幾瓶冰汽水”,想著稍微歇會兒,又出門送件了。
幾個小時后,他被發(fā)現(xiàn)暈倒在路上,再沒醒過來。
而在青島,一所高校的宿管大爺也在值班室倒下了。6平米的屋子、沒有空調(diào)、氣溫高達43℃。與此同時,宿舍里有多位學生中暑熱醒,甚至被救護車接走。那天只是一個普通的“大熱天”。
更驚險的是前幾天,在浙江高速上,有兩位乘客已經(jīng)熱射昏迷,命懸一線,幸好有陌生人及時發(fā)現(xiàn)并報警,靠著路人和便衣警察的合力施救,才撿回兩條命。
這些不是個別事件,這是一次次高溫下的生命警告。
熱射病不是中暑,是一場“掠奪生命的風暴”
很多人以為中暑不過是“太熱了,喝點水歇會兒就好”。
但熱射病根本不是你想歇就能歇回來的事兒。
簡單來說,熱射病就是“身體被高溫打敗了”,體溫失去了調(diào)節(jié)能力,大腦、心臟、肝臟、肺……全身多器官開始罷工,甚至可能在短短幾個小時內(nèi),帶走上一個人的生命。
首都醫(yī)科大學的專家賀明軼就說過:
“熱射病的死亡率可以高達20%~30%。”
這個數(shù)字意味著一旦發(fā)展為熱射病,相當于有30%的人再也搶救不回來了。
所以,不是“熱得難受”,是“熱得致命”。
發(fā)現(xiàn)不對,千萬別硬扛!
熱射病的發(fā)展看起來很平靜,其實很迅猛。它不一定出現(xiàn)在烈日下,也可能出現(xiàn)在悶熱的屋子里、外賣電動車上、快遞貨車里。
它常見的預警信號有:
頭暈、頭痛、惡心
全身乏力、出汗多但體溫不降
面色潮紅、皮膚燙、說話含糊
最關鍵的是——意識模糊甚至昏迷
一旦發(fā)現(xiàn)這些癥狀,該送醫(yī)就得送醫(yī),一分一秒都拖不得!
現(xiàn)場急救也很講究:
? 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處
? 解開衣服,躺平降溫
? 用濕毛巾放在脖子、腋窩、大腿根,或者用涼水擦拭身體
? 然后趕緊撥打120
但特別注意一點:別一著急就猛灌冰水! 醫(yī)學專家賈大成多次提醒,這種做法可能引起另一種危機,比如胃部痙攣、嘔吐、誤吸等等。
所以,防熱射病,不是自己看看就完事,得真的懂、真的做對才行。
高溫之下,誰是最危險的人?
熱射病聽上去很遙遠,但實際上,只要你身邊有人在烈日下工作,風險就存在。
最危險的人群包括:
露天工作者:外賣員、快遞小哥、環(huán)衛(wèi)工、建筑工人、保安等
高溫室內(nèi)作業(yè)者:比如車間、廚房、沒有空調(diào)的宿舍、辦公室
老人、兒童、孕婦或是身體本身就有慢性病的群體
剛運動完或高強度勞累后,沒有及時補水或休息的人
這些都是我們身邊最常忽視、卻最容易被高溫掠奪生命的人群。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該懂一點熱射病
不是為了變成醫(yī)生,而是為了在某個關鍵時刻,能救人一命,或是保全一下自己。
更現(xiàn)實地說,我們都可能正是熱射病的“高危人群”——不論是家里有老人、有孩子,還是夏天要送快遞、跑外單、上班踩著大太陽。
這個夏天來得格外早、格外猛。
希望大家不只看得見汗水,也能看到舒服之外那些潛在的危險。
熱射病急救小貼士放在這兒了,請收藏備用
發(fā)現(xiàn)身邊人高熱、無汗、昏迷,趕緊轉(zhuǎn)移至陰涼通風處
勿猛灌冰水,可喝涼鹽水或運動飲料緩和脫水
頭部、腋下、脖子、大腿根等部位降溫最關鍵
冷敷+脫衣+風扇加速散熱
緊急撥打120;如果體溫高過40℃,必須爭分奪秒送到醫(yī)院
熱射病,不是一場簡單的“太熱了”,它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死戰(zhàn)。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帶走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一個孩子的父親,一位老人的兒子。
這個夏天,我們除了把命“續(xù)”在空調(diào)里,也應該多一份對生命的警覺。別再把“熱死了”當成玩笑話,也不要等到身邊有人倒下了,才學會怎么救人。
愿每一個在烈日下奔波的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也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學會在危急時刻,伸出援手。
來源 丨成成Vin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作者!
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