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要去單位報到了?”下午3點半,本期“虹鵠計劃”優秀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參與者、同濟大學學生許冠禹剛和虹口區科技經濟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對接上,就被帶到了區政府辦公室了解工作安排。和他一樣感受到高效的,還有本期“逐夢青春”香港大學生暑期企業實習項目參與者、香港大學學生程雅詩,她即將成為上海光大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助理。
今天,2025年“虹鵠計劃”暨“逐夢青春”歡迎會在位于北外灘的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舉行。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中,來自復旦、交大、同濟、華師大、上財、上外等20余所高校學生,將通過“虹鵠計劃”進入虹口區近50個部門的200余個崗位實習;來自港大、香港中文、香港理工等9所高校的38名學生,則將前往中建港航局、上港集團、工商銀行、廈門國際銀行、航交所、高頓教育等15家區內企業開展實踐。
虹口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是首次同時啟動“虹鵠計劃”與“逐夢青春”兩項大學生暑期實踐項目,為內地優秀大學生與香港青年學子搭建了一個共處共學共事的平臺。兩地學子將通過共同參與升旗儀式、參加“政府開放日”、舉辦聯誼活動等,更好地結對共建、深入交流。在項目收尾階段,還將由內地學生圍繞“十五五”規劃、未來就業選擇等與香港學子展開訪談,促進雙方在文化習俗、學習生活、就業規劃等方面的交流互鑒,在共同進步中深化滬港青年友好交流與合作。
許冠禹即將升入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博士生一年級,此前一直在校團委開展學生工作。他坦言,此次參與“虹鵠計劃”,主要是希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在他看來,暑期實踐一方面會遇到大量基礎性強、事務性強的工作,這就要求自己做好“天下大事必作于易”的心理準備,要認識到所有復雜的大事都是由一件件簡單的小事積累而成,努力做到“事經我手請放心,文經我手無差錯”。另一方面,他將珍惜走進園區、樓宇、企業的機會,把這些作為自己接觸社會、了解國情、提升自我的最好方式。
虹口區科技經濟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共有2名大學生進入科經委實習,根據安排,他們將參與企業訪談、招商引資等工作,讓“象牙塔”中的孩子們直面經濟發展第一線。在培養不同專業大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的同時,也以年輕一代的視角捕捉市場前沿信息。
不久前,虹口區海外人才工作站在香港設立,通過加強與香港各所大學溝通與合作,建立長效常態的滬港合作與人才共育機制,推進滬港兩地在法律人才培養交流、科技產業協同發展、數據要素市場合作等方面進一步合作。程雅詩在香港大學就讀工商管理和法學專業,即將升入大三,此次報名主要是因為“很期待來到上海這個和香港很像又很不一樣的城市”。她希望通過此次實習,能在頂尖企業學習行業最新知識、在實戰中掌握技能,并直觀感受內地企業與香港在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上的異同,為未來就業擇業提供參考。由于大陸法系和她在香港所學的英美法系不同,在來上海前,她還通過網絡等“惡補”了相關法律知識。
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研究員秦佳瑩說,此次研究院也接到了香港學子前來暑期實踐的安排,這讓作為95后的她格外期待。從哈佛大學回到虹口北外灘加入研究院從事設計創新工作,她對這里的環境、氛圍尤為滿意——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聯合中國最早的創客空間新車間、柴火空間以及國際創客網絡Fablab等機構,設立了聯合實踐工坊,建立青年交流社群,這里有AIGC平臺的中國負責人、有全球排名前列AI開源軟件的創始人,還有數千位的初創者。她希望香港學生的加入,能讓團隊產生更多活力,一起構建更多創新“引力場”,共同點亮上海這座“創新燈塔”。
本次活動由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上海市青年聯合會、中共虹口區委組織部、中共虹口區委統戰部指導,虹口區人才工作局、共青團虹口區委員會、虹口區青年聯合會主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