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倪萍家包括保姆一共5個人,但她每天做4只海參,保姆沒份。倪萍姥姥說:“你個傻子,海參怎么能不給保姆吃呢?”倪萍說:“海參很貴的!”姥姥一番話就讓倪萍恍然大悟。
如今我們看到的倪萍,溫和有禮思想通透,待人接物都是年輕人的典范,卻不知道她曾經也有并不周全的一面,如今的溫和都是她多少年來歲月的積淀,在這些積淀當中,姥姥帶給她的精神財富才是她最大的底氣。
倪萍的姥姥是個“能人”,雖然沒有過人的手藝和本領,卻有著超越常人的生活智慧,并且這些智慧隨著歲月的推移依舊歷久彌新、
在倪萍小的時候,她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父母分開之后,她也沒有得到雙倍的愛,反而是被母親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看著哥哥吃穿永遠在自己前頭,小小的她心中也升起一股恨意。
姥姥執意將她帶走,如果沒有姥姥的培養和調教,之后也不會有那樣落落大方的倪萍。
姥姥是個生活的藝術家,她們的生活很苦,吃不起好東西的日子里,倪萍的飯碗里卻永遠都不缺五顏六色的食物,母雞剛下的蛋帶著一點溫熱的氣息被姥姥打進了油鍋里。
倪萍稚嫩的聲音催促姥姥也吃的時候,姥姥總是對她說自己的碗里也有,新鮮的豆角和黃糯的倭瓜點綴著倪萍的稀飯,讓她一整天都很有精神頭。
姥姥的手藝很好,明明只是一些簡單的食材,卻能吃出幸福的,醇厚的香味,即使之后參加工作,倪萍也總是會回憶起姥姥的味道。
簡單的咸鴨蛋,姥姥也花費很多時間和工序調味,她那時候還不明白為什么要選擇這樣麻煩的步驟,但姥姥卻告訴她:“日子就是要精打細算,一步步走實才有滋味呢。”
姥姥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是一個需要不斷品味的大道理,姥姥沒什么文化,但心中卻一直有顆火熱的心,只要有錢就愿意拿出來給她買書本,姥姥說:“這可比吃的上算,這能吃一輩子呢。”
這話在倪萍的心里,同樣能夠嚼一輩子,對她來說,姥姥對她的精神鼓勵又何止于此呢。
倪萍在姥姥的滋養下成長,她是一朵被姥姥嬌養的花,但卻一點都不嬌氣,剛進央視的時候,沒人認可她,她吃了不少苦頭,說實在的,內心不強大的人可能早走了,但她卻能在那里站穩腳跟。
賺錢之后她第一件事就是買房,有了住處再將姥姥接來,家就有了,姥姥還是延續著之前的老習慣,養花縫衣做家務,她沒有勸過,因為在生活這方面,她還要向姥姥學習呢。
后面她還是找了一個農村來的保姆,能干實誠,什么事都處理的頭頭是道,最關鍵的是很懂分寸。
就拿海參這件事說,倪萍沒想那么多,照常買回四個遞給保姆,保姆在經過她的調教后,很會做海參,各種做法都能突出海參的鮮味。
倪萍沒有什么架子,連同保姆大家一起吃飯,只是,飯桌上的飯菜好像有楚河漢界,海參就是保姆碰不得的東西,這是多么珍貴的東西呀,保姆從第一次接過四個海參開始就知道了,這不是自己能肖想的。
她沒有動什么歪心思,倪萍也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只是有一天,姥姥突然來說她:“一碗水端平的道理你都忘了?怎么能讓保姆干看著呢?”
倪萍當時并不理解,只是覺得這樣貴重的東西是她辛苦賺錢讓家人享受的。
但姥姥告訴她:“你在這樣的事情上短了她,她怎么能有歸屬感呢?”
后面,倪萍深刻反省了自己,給保姆也準備了海參,沒想到,那頓飯竟將保姆吃哭了,那會兒她也知道了,真心這東西,遠比什么海參珍貴多了。
保姆沒有說過感謝的話,卻在工作上更加賣力,處處為他們著想,將他們護的就像自己的親人一樣,這可不就是比幾只海參還難買?
信息來源:《倪萍:姥姥語錄》⑩ | 讀書多了,比別人多活幾輩子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