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
高溫紅色預警下的商丘
溫度直逼38°C+
商丘的盛夏酷暑
已開啟“持續加載”模式
與其在家和空調“形影不離”
不如換個更有內涵的避暑勝地
暑氣退散處,清涼藏古韻
當商丘的柏油路被曬得發燙,空氣里的熱浪能把人 “烤” 出一身汗,38℃+ 的高溫紅色預警成了日常,與其在家看手機發呆,不如一頭扎進商丘博物館的清涼里,在這里,每走一步都能撞見穿越千年的歷史彩蛋,避暑還能順便 “漲知識”,這波操作簡直太值啦!
一館藏千秋,步步見乾坤
(一)地下疊城池,古今共一城
商丘 “城摞城” 奇觀 —— 不同朝代的城池在地下層層疊加,仿佛一部立體的史書。 在商丘博物館展示的“城摞城”城墻遺存剖面展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現存明清歸德府城下,疊壓著兩周宋國故城、兩漢睢陽城、唐睢陽城、宋南京城、明歸德舊城等多座城池。
站在城墻遺存剖面前,冷氣吹散暑氣的同時,也讓人在時空交錯中感嘆商丘這座古城的傳奇。
商博“城摞城”考古盲盒已就位!一眼千年的震撼 層層有驚喜
(二)玉片綴金絲,一甲藏生死
作為 “鎮館之寶”,漢代金縷玉衣自帶震撼氣場。數千片打磨精細的玉片,由金絲巧妙串聯,玉質溫潤,金絲燦然。它是漢代高等級喪葬禮儀的見證,每一片玉、每一根絲,都藏著漢代喪葬文化的密碼,盡顯古人對 “永生” 的向往與工藝的極致追求。站在展柜前,仿佛能窺見千年前的漢代喪葬規制與工藝巔峰 。
商丘博物館還采用全息展示、沉浸式3D mapping演繹方式展示金縷玉衣的歷史文物故事。
(三)石痕凝漢韻,畫像顯獨韻
國家一級文物也藏在商丘博物館漢畫像石展廳中。漢畫像石自帶 “文化基因”—— 它根植于中原文化沃土,是周代宋國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更在四省交界的地理坐標中兼容并蓄,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商丘漢畫像石內容以神話傳說和珍禽異獸為主,及少量反映現實生活的畫像,一石一畫,剔地淺浮雕,善補白,兼容并蓄。
(四)限時臨展,織秀文物展
“穿花納錦慶吉祥——河南博物院藏織繡文物展”是河南博物院在商丘博物館設立分院后推出的第一個重磅展覽。
走進織繡文物展的大廳,瞬間隔絕外界的燥熱。展柜里,各種紋樣的繡片泛著柔和的光澤,絲線細如發,花鳥紋樣栩栩如生,在這些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傳統織繡作品中,始終如一表達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積淀成為東方審美的重要載體。在這兒待上半小時,看的是針腳里的匠心,享的是內心深處的清涼。
光影裁畫境,打卡“憶”千年
除了深厚的歷史底蘊,商丘博物館里還有不少 “高顏值” 角落:光影透過天窗灑在走廊上,極簡的現代設計與文物的歷史厚重巧妙融合, 隨手一拍,都是“文化感爆棚” 的大片,在這里既能避暑,又能曬出與眾不同的夏日朋友圈。
2w+文物
超多驚喜等你來解鎖
商丘博物館
設施完善,冷氣給力
與其在高溫里 “煎熬”,
不如來這兒讓冷氣擁抱身體,
讓歷史滋養心靈。
38℃+ 的夏天,
原來可以過得這么有內涵!
今年夏天避暑觀展的絕佳去處
就是它了!
來源:商丘博物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