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張力友 通訊員 龔蝶 陳逸燊 王艷君
“咚咚鏘,咚咚鏘!”晚上10點的廣東潮州街頭,石板路上響起木棍叩擊的脆響,3位姑娘在月光下躍動,汗水浸透衣背,小腿上的淤青若隱若現(xiàn)。這是廣州城建職業(yè)學院2025年“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團隊——“粵青鄉(xiāng)潮”突擊隊與英歌舞的“硬核對話”。
7月6日至8日,實踐團隊與潮州鼎越英歌隊交流,隊員楊佳琪、楊佳南、陳怡思用3天時間體驗和學習英歌舞。
實踐團隊的指導老師告訴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在這期間,3名隊員每天早上5點開始學習訓練,晚上11點才結束。
“預備——擊!”“哐!”木槌相撞的瞬間,她們的虎口像被電流擊中,震得掌心生疼,手中的槌子脫手飛出?!皠e人暑假在曬美照,我們在曬淤青?!标爢T楊佳南笑著掀起袖口,手臂上紫紅的痕跡像一幅抽象地圖,英歌舞的“硬核”遠超她們想象。
舞畢,姑娘們臉上的油彩被汗水浸得發(fā)亮,后背的戲服早已濕透。
隊員楊佳琪表示,“作為潮州人,第一次看見英歌臉譜時,我驚異于那些夸張的線條竟能勾勒出如此鮮活的神韻。當妝造老師用毛筆蘸著朱砂在我眉間點下‘火眼金睛’時,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即將成為非遺文化的載體。我們將會繼續(xù)傳承家鄉(xiāng)非遺文化,讓文化傳承的火種在年輕人的手中愈發(fā)明亮?!?/p>
龔蝶 陳佳勝 張創(chuàng)豪 鄒煜斌/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