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我國軍校級別及命名規則,還有照片!
| 環球通信| @好5G |
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第一部分:我國軍校命名規則
普通高校名稱辨析度很高,如四川大學,一看就知道是在四川的綜合性大學;重慶醫科大學,也立刻明白是在重慶的醫學院。
但分辨軍校就很難,像這三所大學,一個兵種,兩個工程,大多數人不知道是教啥的。如果再告訴你,軍隊共有9所工程大學,那肯定直接原地起飛。其實,軍校名稱規律性很強,都是三段式。
搞懂軍隊院校命名原則很重要,一眼就知道學校是什么。
中國軍隊院校的命名體系遵循嚴謹的三段式結構,通過名稱即可快速識別院校屬性。以下為系統化解析:
一、軍種前綴(定位所屬部隊)
軍兵種標識
陸軍工程大學(原解放軍理工大學主體)海軍工程大學(武漢)
空軍工程大學(西安)
火箭軍工程大學(原第二炮兵工程學院)
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北京)
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新調整成立)
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無錫)
武警工程大學(西安)
特殊案例
國防大學(全軍最高學府)
國防科技大學(中央軍委直屬)
二、職能中綴(區分培養方向)
指揮類
陸軍指揮學院(南京)
海軍指揮學院(南京)
空軍指揮學院(北京)
工程類(9所)
各軍種+工程大學(培養專業技術軍官)
例:海軍工程大學艦艇動力工程專業
兵種類
陸軍裝甲兵學院(北京)
陸軍防空兵學院(鄭州)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天津)
三、培養層次后綴
大學/學院
實施本科及以上教育(如:空軍軍醫大學)
例: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副軍級)
士官學校
專科教育為主(如:火箭軍士官學校)
武警特警學院(培養特戰人才)
四、特殊命名機構
國防大學:全軍最高聯合指揮院校,培養戰略級指揮人才
國防科技大學:中央軍委直屬綜合性大學,涵蓋指揮與技術雙體系(計算機、航天等優勢學科)
五、歷史沿革標識
原"軍事經濟學院"現并入"陸軍勤務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重組為"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
注:2017年軍改后,原有部分院校已進行整合重組,現行命名體系更加強調軍種屬性與職能定位的對應關系。武警院校參照解放軍體系單列,如武警海警學院(寧波)等。
第二部分:中國軍校43所名單(2025年)
中國軍校分為軍委直屬院校、軍兵種院校和武警部隊院校三類,截至2025年調整后共有43所。以下是具體名單:
一、軍委直屬院校(2所)
副戰區級院校
1. 國防大學
- 地位:全軍最高軍事學府,培養高級將領。正軍級院校
2. 國防科技大學
- 特點:985工程、雙一流高校,涵蓋工、理、軍等學科。
二、軍兵種院校(34所)
A. 陸軍院校(9所)
陸軍指揮與作戰類院校(6所)
正軍級院校
1. 陸軍指揮學院(南京):培養高級指揮軍官與參謀人才,前身為南京陸軍指揮學院。
副軍級院校
2. 陸軍步兵學院(南昌): 主責步兵、合成營指揮軍官培養,被譽為“將軍搖籃”。
3. 陸軍兵種大學(合肥):以陸軍裝甲兵學院、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為基礎組建。培養裝甲兵、炮兵、防空兵人才。
4. 陸軍航空兵學院(北京):專注陸軍航空兵指揮與飛行人才培養。
5. 陸軍特種作戰學院(桂林、廣州) :主攻特戰、情報偵察領域,全軍特戰人才基地。
6. 陸軍邊海防學院(西安):聚焦邊境防衛與海上維權指揮培訓。
??陸軍技術支援與保障類院校(3所)
副軍級院校
7. 陸軍工程大學(南京):綜合型院校,涵蓋工程、指揮等專業。
8.陸軍軍醫大學(重慶):原第三軍醫大學,211工程院校。
9. 陸軍防化學院(北京):培養防化指揮與工程技術軍官,設核生化防護專業。
B. 海軍院校(8所)
海軍指揮與作戰類院校(5所)
正軍級院校
1. 海軍指揮學院(南京):海軍最高學府,培養中高級指揮軍官,主攻海軍戰略、戰役指揮。
副軍級院校
2.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大連):新中國第一所海軍軍官學校。主責水面艦艇指揮軍官培養,80%海軍艦長畢業于此。
3. 海軍潛艇學院(青島):亞洲唯一潛艇專業院校。 培養潛艇作戰指揮與防險救生人才。
4. 海軍航空大學(煙臺):由原航空兵學院與工程學院合并。培養艦載機飛行員、航空工程技術軍官。 2025年新增智能無人系統作戰專業。
正師級院校
5. 海軍士官學校(蚌埠) :專攻技術士官培養,涵蓋裝備維護、艦務操作等。
?? 海軍技術支援與保障類院校(3所)
副軍級院校
6. 海軍工程大學(武漢):以艦船與海洋工程為特色。
7. 海軍軍醫大學(上海):211工程院校。
8. 海軍勤務學院(天津) :培養海軍后勤人才。
招生范圍:
工程大學、軍醫大學、大連艦院、潛艇學院、航空大學5所院校通過高考招高中生。指揮學院、士官學校、勤務學院主要面向部隊內部招生。
C. 空軍院校(10所)
??空軍指揮與作戰類院校(6所)
正軍級院校
1. 空軍指揮學院(北京) :培養空軍中高級指揮軍官、參謀及軍事理論研究人才,是空軍最高學府。
副軍級院校
2. 空軍航空大學(長春):核心培養飛行技術與指揮人才,開設飛行技術、偵察情報等專業。
3. 空軍哈爾濱飛行學院(哈爾濱):負責飛行初級任職教育。
4. 空軍石家莊飛行學院(石家莊):培養殲擊機初級指揮人才,由第四、第六飛行學院合并組建。
正師級院校
5. 空軍通信士官學校(大連):培養通信技術、裝備維護等技術士官。
6. 空軍士官學校(蚌埠):專攻裝備維護、艦務操作等技術崗位。
?? 空軍技術支援與保障類院校(4所)
副軍級院校
7. 空軍工程大學(西安):綜合性工程院校,涵蓋防空反導、通信導航等特色學科。
8. 空軍預警學院(武漢):專注于預警系統、電子對抗領域人才培養。
9. 空軍軍醫大學(西安):原第四軍醫大學,國家“雙一流”高校,附屬醫院實力頂尖。
10. 空軍勤務學院(徐州):培養后勤保障類人才。
招生范圍:
飛行類院校(如航空大學、哈爾濱飛行學院)通過高考招收高中生。指揮學院、勤務學院、士官學校主要面向部隊內部招生。
D. 火箭軍院校(3所)
正軍級院校
1. 火箭軍指揮學院(武漢):戰略導彈部隊指揮人才的最高軍事學府,培養中高級指揮軍官。
副軍級院校
2. 火箭軍工程大學(西安):原第二炮兵工程學院,培養導彈技術人才。
正師級院校
3. 火箭軍士官學校(青州):為戰略導彈部隊培養士官骨干,火箭軍士官的搖籃。
E. 軍事航天部隊院校(1所)
副軍級院校
軍事航天部隊航天工程大學(北京):培養航天領域人才。
F. 網絡空間部隊院校(1所)
副軍級院校
網絡空間部隊信息工程大學(鄭州):原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側重信息技術。
G.信息支援部隊(1所)
副軍級院校
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武漢):2025年組建,信息支援部隊唯一直屬大學。
H. 聯勤保障部隊(1所)
副軍級院校
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重慶):2025年組建,以陸軍勤務學院和陸軍軍事交通學院為基礎合并組建。面向全軍后勤領域通用專業培養指揮管理、工程技術人才。
三、武警部隊院校(7所)
正軍級院校
1.武警指揮學院(天津):武警部隊唯一的中級指揮院校,為武警部隊培養中高級指揮人才、高級理論人才、高級參謀人才和優秀師資人才。
副軍級院校
2. 武警工程大學(西安):培養武警技術與指揮人才。
3. 武警警官學院(成都):培養武警中高級指揮員。
4. 武警特種警察學院(北京):培養反恐特戰人才。
5. 武警后勤學院(天津):培養后勤管理、醫學救護人才。
6. 武警海警學院(寧波):培養海警人才。
正師級院校
7. 武警士官學校(杭州):培養武警部隊專業士官和技能崗位文職人員。
在這7所院校中,武警工程大學、武警警官學院、武警特警學院和武警海警學院面向高考招生;而武警指揮學院、武警后勤學院和武警士官學校則面向武警部隊現役人員招錄。
第三部分:全國27所軍校大門氣派照片集合
目前,全軍共有43所院校,其中26所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
以 草 根 記 錄 通 信 時 代
作者@好5G :資深分析師|特約撰稿人|新媒體專欄作者|手機評測專家
環球通信
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微信公號:china_3g(私人微信:zghao4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