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車企競爭趨向白熱化,不少品牌加速更新產品搶占市場,更甚者某車企一季度兩次更新迭代同一產品,汽車都快做成快消品了。這你受得了嗎?
近日一次直播中,李斌反復強調:汽車不是快消品,是需要車企用心去做的耐用品! 說汽車不是快消品,看看用料就懂了。快消品講究 “夠用就好”,手機外殼用兩年掉漆沒人怪,但汽車不行 —— 它的每一塊鋼板、每一根線束,都得扛住十幾年的風吹日曬。
快消品的邏輯是 “用完即棄”,但汽車的核心是 “長期陪伴”。就像蔚來在設計時,會按 20 年的標準考量車身強度、電池衰減,這種 “耐用思維”,才是對車主最實在的負責。畢竟誰也不想剛還完貸款,車就到處出問題,成了家里的 “累贅”。
李斌在工廠里提過,汽車研發要盯著 “十五六年甚至二十年的品質”。這意味著什么?車身鋼材得耐得住北方的嚴寒、南方的潮濕,電池防護要經得起磕碰和老化,連內飾用料都得抗得住孩子的涂鴉、老人的日常磨損。
見過蔚來的電池包測試:從零下40℃到高溫85℃反復凍融,模擬極端氣候;車身碰撞試驗,不僅要過國標,還要預留 “安全冗余”。這些投入,快消品不會做,因為它們不需要考慮 “十年后的可靠性”。汽車的貴,很大程度上是為 “時間” 買單 —— 畢竟沒人愿意開著隨時可能出問題的車,載著一家人上路。你怎么看李斌的發言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