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可能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最近,荔枝飲品在茶飲市場中掀起了一陣熱潮,成為了消費者們的新寵。
茶百道新品上市 1 小時就賣出 5 萬杯,當天中午銷量更是突破 10 萬杯,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瑞幸、霸王茶姬、爺爺不泡茶等連鎖品牌也紛紛入局,推出各自的荔枝飲品,有的單品近一年銷量高達 3800 萬杯。
荔枝為何再度翻紅,在這股熱潮背后,品牌們又挖掘出了哪些新做法?
01■
一天 10 萬杯,荔枝茶飲賣爆了!
隨著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的熱播,全國掀起一股荔枝熱。
數據顯示,2025 年全國荔枝總產量預計達 365.04 萬噸,比 2024 年增產 111.26%,主產區同步迎來 “超級大年”。荔枝也成了眾多茶咖品牌重點的 “掘金對象”,紛紛推出各自的荔枝飲品。
茶百道在今年 6 月 12 日,以七窨茉香雪芽茶底,選用廣東廉江的妃子笑,搭配牧場鮮奶、微咸海鹽,推出了甜茶果香與絲滑乳香融合的 “荔枝冰奶” 和微咸且具有檸檬層次的 “海鹽荔枝冰茶” 兩款荔枝飲。
為了突出“鮮” 的賣點,茶百道兩款荔枝飲主打“手工現剝,現榨果汁”,即門店現場剝皮、去核、榨汁,不添加任何預包裝果汁、果漿,追求極致新鮮。
這兩款荔枝飲剛一上市1小時,即售出超5萬杯,當天中午銷量突破10萬杯,五天銷量便突破200萬杯,共消耗2500萬顆荔枝。
緊接著 6 月 16 日,瑞幸嗅到商機,聯名《長安的荔枝》熱播劇推出了 “長安的荔枝系列” 飲品,其中包括 “荔枝冰萃美式”“長安的荔枝凍凍輕柔茶” 以及 “荔枝大福”。
除了荔枝飲系列外,還推出了“荔枝冰萃迷你掛件”“轉運小馬掛件” 等系列周邊。和《長安的荔枝》的聯名,讓其 “長安的荔枝凍凍” 和 “長安的荔枝冰萃” 兩大新品剛一上市,就累計賣出 9 萬張兌換券,每張 11 元的預售券也連帶賣出了 3.4 萬份。
在小紅書、微博上,“瑞幸聯名長安的荔枝” 話題閱讀量高達百萬,無數粉絲分享荔枝飲的 DIY 喝法等。
緊跟其后,準備從中分一杯羹的,還有霸王茶姬這一茶飲巨頭。霸王茶姬采用廣東、福建等地的“鮮荔枝”,搭配原產地無菌冷罐鎖鮮技術,進行原汁榨取、鮮味鎖定,再將其與錫蘭紅茶、福建小種紅茶融合,搭配墨紅玫瑰研發出了 “一騎紅塵”“醉紅塵” 系列荔枝飲。
兩款飲品風味各不相同,前者入口先是清甜的荔枝香氣,尾調縈繞著馥郁玫瑰花香;后者則是紅茶的醇厚甜潤遇上檸檬的清爽酸甜。
若是將時間追溯到去年,更有不少茶飲品牌早早試水荔枝飲,也斬獲了驕人的戰績。
如爺爺不泡茶去年 11 月份采用鳳凰單叢與非濃縮還原汁荔枝榨汁,上新了 “荔枝冰釀”,不足一年銷量就突破 3800 萬杯,提前踩中風口。
還有雷力咖啡,采用“三段式融合工藝”,先將荔枝果肉和茉莉茶湯以低溫慢淬的方式深度滲透,再以氮氣冷泡技術處理咖啡液,然后通過分子球技術包裹荔枝爆珠,緊接著精選廣西橫州雙瓣茉莉花茶基底,搭配當季妃子笑荔枝果肉,研發出了 “0 植脂末、0 反式脂肪酸、0 人工香精,單杯熱量僅 85 大卡” 的荔枝水果茶。
該產品 2024 年一經上市,銷量便突破 200 萬杯,在小紅書斬獲了 1.2 萬篇筆記。
而一點點和七分甜也早早以“區域限定和小眾混搭” 的方式,提前鎖定市場。一點點在上海、南昌等地限定上新 “藏青鹽荔枝綠”,主打 “藏青鹽平衡甜膩” 概念;7 分甜聚焦推出 “荔枝山竹冰” 系列新品,以 “山竹果肉增加層次感” 破局。
02■
茶飲品牌都是怎么在“荔枝”上掘金的?
在茶飲市場的激烈競爭中,荔枝這一水果成為了眾多品牌的“香餑餑”,不少品牌憑借荔枝飲品成功 “掘金”。它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1、原料方面,原料溯源,產地差異化凸顯。
茶飲品牌在產地的選擇上有著明顯的傾向性。
以茶百道為例,其選用了廣東廉江的妃子笑荔枝。這里產出的妃子笑荔枝肉大飽滿、脆嫩多汁,為制作飲品提供了絕佳的原料基礎。霸王茶姬則主要采用廣東、福建的鮮荔枝。
福建作為知名的荔枝產地,具備獨特的種植優勢。在這些產地,荔枝采摘之后,可第一時間運用全自動設備對其進行清洗、去皮以及低溫壓榨等操作,并且全過程在無菌冷鏈條件下進行,能夠有效鎖住荔枝的鮮美。
這樣做有諸多好處。
其一,直接從源頭獲取荔枝,減少了中間多級批發商的周轉環節,大大縮短了供應鏈的長度。 其二,將不同產地的荔枝融入產品中,能夠使自身與競爭對手形成一定的差異。
不同產地的荔枝在風味、口感、甜度等方面存在區別。比如廣東廉江的妃子笑荔枝以脆嫩多汁著稱,福建的某些品種荔枝或許有著獨特的香氣。
2、風味方面,采用“荔枝+鮮奶/精良/輕柔茶/冰茶”的研發結構。
如茶百道就以“荔枝+奶”的搭配思路,用七窨茉香雪芽茶底,融入牧場鮮奶才研發出了荔枝冰奶" 系列。
如此做的好處相當明顯。一是用鮮奶作為荔枝的載體,能降低消費者對“新奇水果 + 茶飲” 的顧慮;二是七窨茉香雪芽、輕柔茶等經過市場驗證的優質茶底,其 “清爽、無雜味” 的特質為荔枝風味提供了 “品質背書”。
而爺爺不泡茶的荔枝冰釀熱賣則驗證了““荔枝+酒釀”"的增長可能性,以及市場的接受度。
如市場上也不少茶飲品牌走則是““荔枝+輕柔茶/冰茶”的研發結構。如茶百道推出 “海鹽荔枝冰茶”,海鹽的咸鮮讓荔枝甜味更有層次,茉莉茶底回味悠長,口感清爽,是夏日解渴神器。
霸王茶姬推出的“一騎紅塵”,采用牛乳、荔枝汁、紅茶與冰勃朗非氫化基底乳制作,紅茶焙香與荔枝果香完美融合,基底乳帶來絲綢般順滑口感,熱飲更能激發香氣。
3、營銷方式,借勢長安IP,引爆話題。
瑞幸與《長安的荔枝》的聯名堪稱典范。此次聯名并非簡單的“貼牌”合作,而是圍繞劇情展開深度聯動營銷。
設計方面,以劇中“荔枝使”李善德“艱辛運荔”的故事為靈感,杯身印有荔枝驛道插畫,通過聯動劇情場景強化營銷共鳴。
周邊方面,推出荔枝冰萃迷你掛件、轉運小馬、徽章、唐風杯套等聯名周邊。
茶話弄的“長安荔枝”奶茶和“長安雪荔冰”冰沙也融入了《長安的荔枝》的文化元素。產品名稱與視覺設計均融入長安建筑、嶺南風物、驛道及驛使等唐朝元素,重現“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經典場景。
4、技術方式,采用鎖鮮技術,鎖住荔枝的鮮度。
一直以來,荔枝的保鮮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各大品牌也投入了技術的研發,采用了一些先進技術。
比如霸王茶姬,采用了原產地無菌冷灌鎖鮮技術。在當地采摘荔枝后,就進行現榨,利用該技術原地鎖香。這樣能有效避免荔枝在運輸與加工過程中營養成分的流失。
茶百道為了保證荔枝從產地到門店的新鮮度,將荔枝的運輸車換成了恒溫冷鏈車,并且對員工剝荔枝也有了更高要求,必須戴上冰手套。
為了實現荔枝口味與咖啡水果茶的完美融合,茶飲品牌投入了相應技術,也通過技術投入攻破了茶飲和荔枝之間的沖突。
就像雷力咖啡采用三段式融合工藝,初段將荔枝果肉和茉莉茶湯低溫慢萃 4 個小時;中段通過氮氣處理咖啡液,降低其與氧氣的沖突;末段采用分子球化技術將荔枝制成爆珠,使荔枝咖啡兼具咖啡的醇厚與荔枝的清甜。
霸王茶姬的創新在于低溫微波工藝,先對荔枝原汁進行鎖鮮處理,再通過該技術讓茶葉穩定地附著在荔枝原汁上。
04■
荔枝茶飲,因何走紅?
荔枝茶飲的走紅,除了品牌助推外,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視。
1、成本角度,荔枝價格暴跌,原料成本降低,讓茶飲品牌看到有利可圖。
今年堪稱荔枝大豐收的一年。2025 年荔枝主產區迎來歷史性大豐收,總產量激增 111.26% 。
荔枝產量暴增,致使市場供大于求,進而出現荔枝價格暴跌的情況。像妃子笑、白糖罌等品種相較于上市初期,跌幅達 70%,部分產區零售價甚至低至每斤 1 - 2 元。
荔枝價格降低后,不少荔枝相關產品生產商紛紛大批量采購荔枝。有荔枝生產批發商表示:“日銷量從 100 余箱躍升至 300 多箱。” 采購價格低,再加上批量采購所具備的優勢,這為茶飲荔枝品牌提供了可觀的利潤想象空間。
例如,一杯售價 18 元的荔枝飲品,假設荔枝原價為 6 元,降價后成本可能只需 3 元,成本的降低直接轉化為利潤的增加。
這種供需關系的變化,為茶咖品牌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會,促使它們加速布局荔枝飲品。
2、健康角度,健康意識覺醒,荔枝的健康和清熱解暑屬性正好符年輕人所需。
隨著健康意識的覺醒,許多人在選擇飲品時,不僅會考慮口感,也對飲品的天然和健康屬性相當關注。
根據市場調研數據顯示,約 60% 的消費者在選擇飲品時首先考慮口感,同時約 40% 的消費者注重飲品的健康與營養價值。
荔枝正好符合這一訴求。
其一,每 100 克荔枝約含 70 大卡熱量,其中葡萄糖含量高達 15 克,能快速為人體補充能量。 其二,其含有的維生素 C 作為抗氧化劑,有助于增強免疫力;蛋白質則能助力提高抗病能力;多種游離氨基酸對大腦組織有補養功效。 其三,荔枝雖性溫,但在與咖啡、茶等搭配后,其燥熱性得到中和,成為夏季受歡迎的飲品選擇。
荔枝飲多樣化的口感也激發了年輕人的探索欲。荔枝幾乎是一個百搭的水果,與茶飲及咖啡融合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和咖啡融合時,荔枝果肉中高達 18% 的葡萄糖能有效中和咖啡的澀感;與茶飲結合時,荔枝特有的萜類化合物能為茶飲增添玫瑰與橙花般的復合香氣。
基于這樣的優勢,茶飲品牌紛紛研發獨特配方,讓荔枝飲的口感呈現多元化特征。例如:
海鹽荔枝冰茶:海鹽的咸鮮與荔枝清甜形成層次感,香水檸檬香氣突出,茉莉茶底回味悠長,整體清爽解渴; 荔枝冰奶:鮮牛奶與荔枝清甜融合,微糖狀態如喝荔枝奶糖,奶香濃郁不膩,茉莉花茶的加入進一步中和了甜膩感; 長安雪荔冰:冰沙細膩無冰碴,搭配清甜荔枝果肉與原味凍,甜度適中解暑,妃子笑原榨果汁與鮮果粒的組合凸顯荔枝本味; 粉荔氣泡飲:新鮮荔枝果肉與細密氣泡在舌尖跳躍,酥麻“微醺” 感冰爽解渴。
3、從經營角度,荔枝飲品成功突破了傳統咖啡的飲用場景限制,創造了全天候的消費可能性。
早餐時段,荔枝飲品可搭配現烤貝果組成 "荔枝咖啡早餐套餐",為消費者提供清爽的早餐選擇; 下午茶場景,推出 "咖啡 + 荔枝慕斯" 組合,客單價提升至 45 元,滿足消費者的休閑需求; 夜間經濟,開發荔枝冷萃 Dirty,成為酒吧街夜間爆款,拓展了咖啡的夜間消費場景。
這種全天候、多場景的覆蓋策略,大大擴展了荔枝飲品的消費群體和消費時段,為其市場爆發提供了場景基礎。
4、最后,荔枝飲的走紅,背后依靠的是強大的供應鏈和冷鏈體系的支撐。
荔枝素有“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 的特性,保鮮難題曾極大限制其在飲品領域的廣泛應用。但現代冷鏈技術的發展,改寫了這一局面。
例如茶百道能將廣東枝頭的新鮮荔枝在 48 小時內直送門店,堅持每日清晨低溫采摘,采用冰水預冷、恒溫冷鏈運輸等方式,保證了荔枝的新鮮度,使得荔枝茶飲能夠穩定供應,為其走紅奠定了基礎。
還有霸王茶姬投資 1 億元研發無菌冷罐鎖鮮技術,實現荔枝原汁的工業化生產,解決了鮮果易腐難題,使全國 6000 多家門店能穩定供應荔枝飲品。
05■
荔枝飲,能成為長期爆款嗎?
從目前來看,荔枝飲的走紅,更多是占了“天時”。
一是荔枝產品過剩,導致價格跳水,采購成本降低,為荔枝飲的爆發提供了成本基礎; 二是《長安的荔枝》的熱播,讓荔枝熱度攀升,助推人們對荔枝的需求激增,為荔枝飲走紅提供了市場需求。
這兩種因素的疊加,讓荔枝飲在今年突然進入爆發期,一度有超過其他夏季飲品的趨勢。
然而,上述因素很難在下一個荔枝季“重復粘貼”,一旦熱度褪去,荔枝飲市場重歸冷靜期的可能性極大。
當然,除了上述因素外,荔枝飲的創新難度和供應鏈能力也是極大的桎梏。
目前大力推廣荔枝飲的僅有茶飲巨頭,它們能將荔枝飲發展成熱門飲品,靠的是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和鎖鮮技術,以及龐大門店網絡,這些是許多中小品牌所不具備的。
因為許多茶飲品牌在供應鏈體系上必然面臨不少問題。
一是荔枝生產受氣候影響大,如遇極端天氣導致減產,供應就會不穩定; 二是荔枝品種繁多,不同品種在甜度、酸度、口感等方面差異大,采購時難以保證品質一致。
即便解決了供應鏈問題,在產品研發階段也有不少挑戰。若制作荔枝冰沙,荔枝果肉易在冷凍過程中冰晶化,影響口感;做成荔枝酸奶飲品,酸奶的發酵味可能與荔枝味沖突,限制了創新空間。
此外,品質穩定也是致命傷。從果園到門店需經歷“采摘 - 預冷 - 分級 - 冷鏈運輸 - 門店加工” 5 個環節,任一環節失誤均會影響品質;現制飲品依賴店員經驗,某茶飲品牌內部審計發現,不同門店荔枝果肉顆粒大小誤差達 40%,直接影響口感一致性。
最后,荔枝飲想要從網紅飲品轉變為日常飲品,還需在消費者心智上實現跨越。首先,消費者提及荔枝飲品,首先聯想到的是“時令嘗鮮”,而非 “日常剛需”;其次,珍珍汽水主打 “懷舊”,瑞幸靠 “聯名快閃”,茶百道依賴 “鮮剝”,許多品牌均未形成差異化認知,尚未有品牌占據 “荔枝飲品專家” 的心智。
06■
餐飲人對荔枝開發不止于此
在茶飲領域憑借聯名熱播劇、大打“鮮” 字招牌,以創新搭配與技術突破,將荔枝飲品賣得如火如荼之時,餐飲人們對荔枝的開發,遠不止局限在飲品這一范疇。
在甜品領域,有許多以荔枝為原料的創新甜品。
比如廣州的白云國際會議中心,精心研發的下午茶甜品中,將荔枝的果肉和果汁融入香緹奶油,制作出細膩順滑的慕斯,口感輕盈,充滿濃郁的荔枝果香。
還有甜品品牌,以荔枝為主要原料,搭配牛奶、吉利丁等,制作出貴妃荔枝奶凍。
一些酒店也將荔枝融入特色套餐。例如華凌南方溫泉酒店開啟的荔枝溫泉嘉年華,主廚以荔枝為核心,打造出荔枝季限定菜單,其中包含荔枝柴脆皮燒雞、荔枝菌菜式等特色口味。
同時,酒店還推出臻享溫泉荔枝親子月美食套餐,讓游客在享受溫馨氛圍的同時,品味美味的荔枝菜肴。
在東莞的大朗鎮,已連續舉辦多屆荔枝烹飪賽,形成了包括冰鎮荔枝、荔枝芝士卷、蜜瓜荔枝船等六道主菜的荔枝宴體系。
此外,還有許多荔枝相關的酒水,比如荔枝酒,它以新鮮荔枝為原料,經過發酵制成。在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關于荔枝的新奇吃法分享。
例如惠州一家火鍋店推出的蜀波荔之冰,廣州汕頭的一家火鍋店直接將荔枝作為涮肉鍋底。甚至有網友開發出新吃法,在火鍋中直接加入荔枝。
荔枝的開發還不止于此。一些地方將荔枝美食與文旅相結合。在荔枝種植園,游客不僅能采摘荔枝,還能在當地餐廳品嘗荔枝佳肴,實現從枝頭到餐桌的全過程體驗。
比如大朗鎮的一家農家樂,推出荔枝水果鮮、荔枝湯、荔枝燒鳥等菜品,成為店內的熱門菜品。
結語:
今年夏天,荔枝熱度飆升,受到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的影響,以及荔枝自身價格和營養價值的推動。
茶飲品牌聞風而來,借助熱點讓荔枝飲品出圈。這種飲食變遷本質上是城市化2.0階段的生活質量追求,反映年輕人將健康管理前置化的生存策略。
新茶飲來得更猛烈些吧!
作者 | 小貝
出品 | 餐飲O2O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加微canyinjun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