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5年上半年果茶穩居C位,夏季上新火爆。
劉淑娟、蒙嘉怡丨作者
楊宇丨編輯
茶咖觀察丨出品
在經歷價格戰與同質化內卷后,2025年茶飲行業加速轉向價值競爭,深耕產品,健康化、情緒營銷與場景細分成為破局關鍵。而頭部茶飲品牌的新品動態,往往是行業趨勢的縮影。
近日,茶咖觀察統計了門店排名前十的茶飲品牌,2025年上半年的新品上新情況。發現,對比往年,活躍度絲毫不減,各個品牌保持著自身風格的同時,也推出了不少特色產品。
1
滬上阿姨最多,霸王茶姬最少
據茶咖觀察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門店數量TOP10的茶飲品牌共推出了232款新品,平均每天上新1.3款產品,其中包含32款回歸品和200款真正意義上的新品。
從數量上來看,滬上阿姨上新數量最多,包括45款新品、1款回歸產品;其次是茶百道,推出了37款新品,回歸了5款產品;最少的是霸王茶姬,推出4款新品,返場了3款產品。
而回歸產品分為兩種,一是季節性限定返場,二是對經典產品進行配方、原料的升級。
這類返場產品多為果茶,根據水果時令變化回歸。藍莓、水蜜桃等當季水果上市時,蜜雪冰城的藍莓果粒茶、茶百道的桃桃烏龍等產品就會重新推出。
而像霸王茶姬的醒時春山(茶基底為龍井茶)、古茗的西子龍井春這類產品,也會順著應季茶底的節奏返場。
滬上阿姨則對綠豆牛乳冰進行了升級回歸,改為超濃綠豆牛乳冰。相比去年,此次作為主原料的綠豆加量了100g,口感更加濃郁。
從時間上看,4月份新品數量最多,高達58款;隨后的5月和六月各有 42 款和 46 款新品上市。1-2月受春節影響,上新數量最少。整體而言,上半年頭部品牌保持了高頻上新的活力。
2
果茶穩坐C位,果蔬茶遇冷
2025年上半年,頭部茶飲品牌的新品品類布局呈現出鮮明的季節導向與品牌特色,且不同品類的熱度與集中度分化明顯。果茶、輕乳茶、奶茶構成前三梯隊,合計占比77%,成為市場主流。
在果茶品類,上半年10個品牌共上新83款新品,且多于4-6月上市。如茶百道上新19款果茶;滬上阿姨推出17款果茶新品;古茗也推出了14款果茶新品。4-6月正值天氣逐漸轉熱,消費者更傾向于清爽、解渴的飲品,果茶正好符合這一需求特點。
其次為輕乳茶與奶茶,分別為39款和32款。今年輕乳茶被提及的頻率挺高,而且從市場反響來看,消費者們表現出對水果輕乳茶的偏愛。茶咖觀察注意到,霸王茶姬今年推出了多款水果輕乳茶,如夏夢玫瓏、輕因?花田烏龍、萬象春和等。
隨后,咖啡新品數量排在第4位。在15款咖啡新品中,古茗成為該賽道的絕對主導者,貢獻了其中9款,占比60%。
古茗今年押注咖啡賽道的態勢明顯,上半年推新中,咖啡占比23.08%,覆蓋全國7600+門店,并憑借門店規模躋身現制咖啡全國前五。6月簽約吳彥祖為咖啡品質合伙人并啟動“全場咖啡8.9元”活動,進一步推高其咖啡產品的熱度。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去年,今年上半年果蔬茶的熱度大幅下降。
2024年,這10家茶飲品牌相繼推出近50款果蔬飲品,主打健康牌,其中不乏現象級爆品;而2025年上半年,僅推出了10款果蔬茶,其中滬上阿姨推出4款,CoCo都可推出3款,茶百道、益禾堂和喜茶各推出1款。
盡管果蔬茶數量下降,但頭部品牌正從“跟風”轉向“真健康”,通過原料升級與技術提效深化健康屬性。例如,喜茶1月推出的“去油纖體瓶”,創新加入荷葉,搭配羽衣甘藍與油柑葉。
此外,細分品類的創新同樣亮眼:蜜雪冰城、滬上阿姨、茶百道共推出10款酸奶新品;茶百道的“蜜瓜冰淇淋”貼合夏季需求,順應“冰淇淋+茶”趨勢;滬上阿姨獨家推出葡萄氣泡冰萃、蘋果氣泡冰萃,以氣泡水品類打造差異化。
3
從茶底到奶基底,地域特色與風味升級并行
深入分析產品原料構成,可清晰看到品牌在風味研發與市場對接上的策略。
茶基底方面,經典與創新并存。茶飲品牌們選用了6種茶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花茶,其次是綠茶、烏龍茶;使用最少的是黑茶。
首先,花茶在今年被多次應用。有67款新品使用了花香元素,其中茉莉花使用次數最多,山茶花次之,玫瑰花、桂花、白蘭花、洛神花則比較少見。值得一提的是,果茶品類用花香元素最多,共有38款果茶新品使用了花香茶基底。
從具體產品來看,茉莉花茶廣泛應用——有54款產品都選用了茉莉花茶作為基底。它是較為常用的茶基底,如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茶百道等多個品牌都有以茉莉花茶為基底的新品,因其香氣清新,能很好地與各種水果、奶基底搭配。
益禾堂5月推出的玫瑰輕醋杯、超A養顏杯,在原料中融入了玫瑰醋;CoCo 都可4月上新的空谷白蘭輕乳茶,選用白蘭花作為風味元素;茶百道于1月推出的耙耙杠上花加入了桂花醬,3月的洛神梅子檸檬茶則使用了洛神花。
其次,部分茶底的使用呈現出明顯的季節特征。
如烏龍茶,春季多推出花香調烏龍(如山茶花烏龍、蜜桃烏龍),夏季則側重果香型烏龍(如蜜瓜烏龍、白桃烏龍),上半年共有19款產品使用了烏龍茶,通過風味與季節的適配強化飲用場景感。
龍井茶則作為“春茶”代表,共有10款新品上市,主要在3月底至4月初集中爆發,滬上阿姨、霸王茶姬、喜茶都在此期間共相繼推出龍井茶新品;不過CoCo都可在6月底也推出了龍井43純茶及其輕乳茶版兩款龍井新品。
最后,除了常見茶底,特色茶種的運用也成為差異化亮點。竹香烏龍、薄荷茶等特色茶底出現都體現了差異化的產品策略。
茶咖觀察還發現,較多的品牌選用了地域茶種,強調產地概念,如霸王茶姬“太湖碧螺春”、書亦燒仙草“福建安溪烏龍茶”、茶百道“武夷大紅袍”等,均表現出對產地特色與產品品質的重視。
奶基底的布局思路也很明確,基礎款與特色款互補。
生牛乳作為基礎原料,在輕乳茶、奶茶等品類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據統計,有60 款產品選用了基礎款生牛乳,古茗、滬上阿姨、茶百道等多個品牌的多款產品均以其為基底,為飲品帶來濃郁的奶香和豐富的口感。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和特色口味的追求,生椰乳也越來越受歡迎,尤其在夏季飲品中較為常見。上半年共有10款新品使用了生椰乳,如古茗6月新品Good輕椰拿鐵、滬上阿姨6月新品生椰芒芒清補涼、益禾堂6月新品胡蘿卜芒芒椰等,營造出清爽、椰香的風味。
部分品牌采用特色奶基底打造獨特賣點,如喜茶的牦牛乳、茶百道C3云絨輕乳、CoCo 都可的冰博克等,值得關注的是,喜茶5月推出的芝士咸酪藏茶成為十大品牌中,唯一的咸口奶茶新品——不過茉莉奶白、茶話弄等品牌此前亦有嘗試。
4
水果順勢而上,地域植物出圈
水果與植物原料作為飲品風味的重要載體,其使用方式反映了品牌對消費者需求的把握—— 水果依托時令特色贏得喜愛,植物原料則通過地域化差異打造記憶點,二者共同構成了原料創新的關鍵環節。
上半年的新品中共使用了33 款水果,不同水果的應用頻次存在明顯差異。其中檸檬的使用最為廣泛,共有32款新品加入了檸檬;蘋果次之,應用于19款新品中;而木瓜、獼猴桃、橙子等水果的使用則較為少見,每種僅在 1 款新品中出現。
具體而言,水果的使用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如3、4月份莓果表現亮眼,共有15款主打莓果的新品上市,主要選用了草莓、不老莓、藍莓、樹莓等;5月為楊梅季,也有16款以楊梅為特色的產品上新。
到了6月,以水蜜桃為主的飲品逐漸增多,僅5月底與6月初期間,就上新了7款(上半年共13款)如古茗超A芝士桃桃、桃桃烏龍冰、書亦燒仙草仙桃烏龍撞奶、喜茶多肉桃李等,符合消費者對當季新鮮水果的偏好。
而葡萄、檸檬、鳳梨等水果在多個品牌和不同時間段都有使用,屬于熱門水果。其中,香水檸檬的使用超過了普通黃檸檬。據了解,黃檸檬的采購價格從今年4月中開始上漲,加之黃檸檬對于消費者而言過于常見,也許這正是品牌們選擇用香水檸檬體現差異的原因之一。
此外,一些新奇水果如芭樂、西梅、黃皮等也逐漸出現在茶飲中,滿足了消費者對新鮮口味的探索需求,如喜茶奇香黃皮桃、滬上阿姨西瓜芭樂小鐵等。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些茶飲品牌使用香料來增味,包括姜黃(古茗“大橘姜黃”)、南姜(喜茶“南姜甘草芭樂瓶”),提升了茶飲口味的層次感。
除了水果,植物原料主打地域破圈。茶百道的木姜子系列、CoCo都可的超級沙棘杯、喜茶的藏茶,都是將區域特色風味推向全國,實現“小眾風味大眾化”。這些原料不僅增添了健康屬性或獨特風味,更成為品牌講述產品故事、建立差異化認知的重要元素。
2025年上半年,茶飲行業在價值競爭的主線下,健康化與差異化成為核心焦點。
頭部品牌通過高頻上新,在原料端展開多維創新:茶基底兼顧經典與特色,在地域上找差異,利用花香增加口感層次;奶基底在穩固主流基礎上繼續向外探索,同時不吝升級;水果應用緊扣時令并引入新奇選擇;香料與地域化植物原料則不斷拓寬風味邊界。
未來,品牌若想持續突圍,需更緊密地圍繞時令供應鏈和健康消費需求,構建“特色化茶底+稀缺性水果+升級乳品”的產品競爭力體系,方能在價值競爭的賽道中占據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