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車市有個現象挺有意思——當不少車企還在為銷量發愁時,東風汽車卻悄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今年1-6月,東風汽車集團累計賣出了超過111萬輛新車,特別是6月份,批發和零售雙雙突破20萬輛大關。
這個數字背后,藏著不少值得琢磨的門道。
銷量背后的秘密:不只是數字游戲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111.6萬輛這個數字可能沒什么概念。
這么說吧,相當于每天賣出超過6000臺車,每分鐘就有4臺東風汽車被消費者開回家。
更關鍵的是,這個銷量呈現逐月上升趨勢,二季度比一季度多賣了近四分之一的車輛。
這說明什么?
說明東風的產品越來越對消費者的胃口。
現在買車的人可精明了,不再是隨便看個外觀就下單。
大家會算經濟賬,會考慮保值率,會對比配置表。
東風能在這種理性消費環境下實現銷量增長,說明產品確實有兩把刷子。
特別是自主品牌銷量占比提升到60%,這意味著每賣出10臺東風車,就有6臺是自主研發的,國產車的品質正在被更多消費者認可。
新能源:從"可選項"變成"必選項"
說到新能源,東風的表現更讓人眼前一亮。
上半年賣了40.2萬輛新能源車,同比增長6.8%,新能源滲透率達到36%。
也就是說,每賣出3臺東風車,就有1臺是新能源。
這個比例已經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說明東風在新能源轉型上走得比很多同行都要快。
嵐圖品牌連續四個月銷量破萬,說明東風在高端新能源市場也站穩了腳跟。
現在買新能源車的人最怕什么?
怕技術不成熟當小白鼠,怕品牌突然倒閉售后沒保障。
東風作為老牌車企,恰恰解決了這些顧慮。
既有傳統車企的造車底蘊,又有新勢力的創新精神,這種"穩中求變"的策略正好擊中了消費者的心理。
商用車:低調的利潤奶牛
乘用車固然熱鬧,但東風在商用車領域更是悶聲發大財。中重卡終端銷量直接拿下了國內市場第一的寶座。可能普通消費者不太關注這塊,但商用車才是真正考驗車企技術實力的試金石。卡車司機選車可比家用車買家挑剔多了——油耗高一點,可靠性差一點,直接關系到真金白銀的收入。東風能拿下這個市場,說明產品確實經得起考驗。
出海戰略:自主品牌的新篇章
11.5萬輛的出口量,同比增長3%,其中自主新能源出口暴漲229%——這些數字背后是東風全球化戰略的加速推進。
現在國產車出海不再是低價走量的老套路,而是真正有技術含量的高端產品。2.9萬輛自主新能源出口,說明東風的車已經開始在海外中高端市場分蛋糕了。
對國內消費者來說,一個能在國外市場獲得認可的品牌,開起來自然更有面子,這也是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人愿意選擇出口表現好的國產車。
產品矩陣:從經濟型到豪華的全覆蓋
今年東風陸續推出了eπ007、eπ008、納米06等多款新車,覆蓋了從幾萬塊的代步車到幾十萬的高端車型。這種全價位段的布局很聰明——不同預算的消費者都能在東風找到合適的選擇。想買第一臺車的年輕人可以看納米系列,追求科技感的可以考慮eπ,預算充足的直接上嵐圖。這種"總有一款適合你"的策略,讓東風能夠通吃各個細分市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成立的奕派汽車科技公司,整合了研發、生產、供應鏈等全鏈條資源。這意味著未來的東風新車會更有競爭力。消費者買車最怕什么?怕買完就換代,怕技術落后。東風這種持續投入研發的架勢,反而讓消費者更有信心——至少不用擔心品牌突然掉隊。
智能化:看不見的競爭力
東風在智能化上的布局也很值得說道。與華為深化合作,推動L3級自動駕駛落地,建設IGBT功率半導體生產線...這些看似高大上的技術,最終都會轉化為消費者的實際體驗。比如更流暢的車機系統,更精準的導航,更安全的駕駛輔助。現在人買車,智能化配置已經是必看項了,東風顯然深諳此道。
那個新成立的具身智能技術實驗室名字聽著玄乎,其實簡單說就是讓車變得更"懂"人。比如自動調節最適合的座椅位置,根據駕駛員習慣優化動力輸出,甚至預判你的導航需求。這種"無感"的智能化,才是真正高級的體驗。
消費者心理:安全感的博弈
說到底,現在消費者買車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安全感。怕買錯車,怕被割韭菜,怕技術落后。東風作為央企背景的老牌車企,本身就給人一種踏實感。再加上持續的技術投入和亮眼的銷售數據,這種"穩中求進"的形象恰恰擊中了當下消費者的心理。
特別有意思的是,當一些新勢力還在為生存掙扎時,傳統車企轉型成功的東風反而成了"穩妥之選"。這就像炒股,牛市時大家都追概念股,熊市來了才發現藍籌股才是避風港。東風現在就是車市里的那只績優藍籌股。3g.pmppx.com
erxiejiuog.hbsfjyxy.com
www.hreadhub.com
gjz666.com
nba.gemini8.cn
3g.tyxhwl.com
tv.shtuoxin.com
share.jialijian.com
lq.haogeo.com
3g.xtwqjxc.com
市場啟示:轉型沒有捷徑
東風的案例給行業最大的啟示就是:汽車行業的轉型沒有捷徑可走。既不能像某些品牌那樣全靠營銷噱頭,也不能固守傳統拒絕改變。東風的成功在于把握好了節奏——既保持了傳統造車的優勢,又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上大膽投入。
對消費者來說,這種"兩條腿走路"的車企反而更值得信賴。畢竟買車是大事,誰都不想當實驗品,但誰也不想開臺"老古董"。東風恰好找到了那個平衡點——夠新潮,但不激進;夠傳統,但不守舊。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東風的逆勢增長也印證了一個趨勢:中國汽車市場正在從"量"向"質"轉變。消費者越來越懂車,越來越理性。只有真正在產品和技術上下功夫的車企,才能贏得這場持久戰。而東風上半年的表現證明,它已經在這場變革中占據了有利位置。
說到底,汽車終究是用來開的。無論技術怎么變,消費者要的不過是一臺靠譜、舒適、經濟的代步工具。東風這半年的成績單說明,它讀懂了這份最樸素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