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對于廣大退休人員來說,是個振奮人心的日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通知,明確從2025年1月1日起,給2024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24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2%!
這一消息猶如一場及時雨,讓退休人員們的心里暖暖的。自2005年以來,我國連續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在當前國內經濟承壓、不確定性上升的大環境下,養老金依然保持增長,這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視。
也許有人會覺得,2%的漲幅好像并不多。但實際上,這背后有著諸多考量。從物價來看,2024年全國城市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僅0.2%,2%的養老金調整比例,能較好保障養老金的購買力不下降,確保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再看工資增長,2024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較上年增長2.8%,城鎮私營單位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較上年增長1.7%,確定2%的養老金調整比例,正是體現了讓退休人員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理念。
而且,這2%是全國總體調整水平,并不是每名退休人員都按2%的漲幅增加基本養老金。此次調整繼續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不論養老金水平高低,都按統一金額上調。掛鉤調整則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與退休人員本人的繳費年限和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相關聯,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水平越高,漲得就越多。適當傾斜主要針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重點群體,給予他們更多關懷。這樣一來,養老金水平較低的群體,調整幅度會相對高一些。
養老金上調,意義重大。對于退休人員而言,養老金是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上調養老金直接增加了收入,能讓他們生活更安穩、更舒心。比如一位原本月養老金3000元的退休人員,上調2%后,每月能多拿60元,一年就是720元,可別小看這幾百元,能用來補貼家用,改善生活。從社會層面來看,退休人員消費能力增強,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消費市場繁榮,對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增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從各項數據來看,我國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是有堅實物質基礎的。2024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7.5萬億元,基金支出6.8萬億元,當期收支整體平衡,略有結余。同時,2024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7.1萬億元,全國社保基金還有超過2.6萬億元的戰略儲備。
總之,社會養老金再漲2%,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充分考慮了不同群體的利益,讓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更有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