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特朗普簽署的“大而美”法案正式生效。
“大而美”核心聚焦于大幅減稅與擴充軍費開支,旨在刺激美國經濟、吸引制造業回流、強化本土就業。但在政策調整的漣漪效應之下,美國的教育體系、簽證結構、國際人才路徑正在發生深刻改變。這顆投入美國教育界的“深水炸彈”,對于數十萬懷揣夢想、計劃赴美深造的中國學生及其家庭而言,未來美國大學讀的“值不值”、“順不順”、“未來是否好就業”,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正被法案悄然改寫。
01
教育投入驟減
學費上漲,獎學金收緊
法案表面以“減稅刺激經濟”為核心,但巨大的減稅窟窿,尤其是面向企業和高收入群體的優惠,急需填補。為此,法案同步揮起了削減開支的“大斧”,而教育領域不幸地首當其沖。“大而美”法案明確規劃,未來十年聯邦教育投入將遭遇大幅削減,涵蓋范圍包括備受學生依賴的佩爾助學金(Pell Grant)、聯邦貸款減免計劃以及多項重要的研究資助項目。在美國高校本就面臨財政吃緊、捐贈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運營成本將陡然增加。成本如何消化?學費持續上漲、獎學金名額縮水幾乎不可避免。
《Barron’s》雜志的分析指出,中產家庭和依賴獎學金的國際學生將成為首當其沖的受影響群體。長期以來,在美高校的財政版圖中,國際學生因其支付的較高學費,已被視為關鍵的“財務支柱”之一,彌補著本土生源的財政缺口。
如今,在聯邦援助減少和院校財政收緊的雙重擠壓下,國際生在高校財務模型中的權重被迫進一步提高。學費上漲、獎學金收緊、申請門檻抬升,已成為難以逆轉的趨勢,留學成本陡增的“寒意”已然襲來。
02
簽證審核趨嚴
身份穩定性堪憂
回顧2016至2020年特朗普首次執政時期,“中國學生等同于潛在間諜和技術竊取風險”的論調便屢見不鮮,簽證發放、研究合作、資金往來等方面遭遇層層設限。這種思維定勢并未消退,隨著他回歸權力中心再度升溫。
新法案在邊境與移民政策上立場尤為強硬,提出將在未來三年額外投入1700億美元用于邊境執法和移民監管。這傳遞出的信號十分明確:移民(包括學生)政策的全面趨緊。
對中國留學生而言,最直接的壓力體現在F類(學生簽)、J類(交流訪問學者)簽證,以及至關重要的OPT(實習許可)和H-1B(工作簽證)申請上。
過去一年間,已有大量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學生遭遇簽證“行政審查”、簽證補件、審批延期,甚至因身份中斷而被迫延遲開學、退學甚至面臨遣返。
結果就是,從“入學→畢業→OPT→H-1B→綠卡”這條曾被許多人視為理想通道的美國之路,如今充滿了變數,演變成一段風險重重的崎嶇旅程。順利完成學業不再是留美工作的保障,這條路的“狹小”與“艱難”日益凸顯,“身份穩定性”成為懸在眾多留學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03
就業市場結構性變化
留學生競爭力減弱
“大而美”法案試圖通過減稅、增加軍費和基建投資刺激短期就業,確實在部分行業如傳統制造業、國防軍工等領域創造了新的崗位。但分析普遍認為,這種增長主要惠及本土低技能勞動力,并未顯著優化美國高端人才市場的就業結構。
《Forbes》雜志的觀察指出,美國經濟面臨的高利率與高通脹趨勢,將從中長期侵蝕企業的招聘預算和技術研發投入。這對于高度依賴開放的就業市場、特別是期待在美國施展才華的STEM畢業生而言,無疑是重大利空。
更嚴峻的是,在涉及半導體、人工智能、通信工程、材料科學等所謂“敏感領域”的中國學生,在求職和后續身份申請時頻頻碰壁已成常態,政策限制正實實在在地削弱其國際競爭力。
(圖片來源分析: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
相關數據顯示,頂尖大學熱門專業的背景,可能已無法保證畢業后在美順利就業和穩定居留。“名校光環”難以刺破政策設下的玻璃天花板。
面對這場深刻變局,中國留學家庭該如何應對?單一的、對赴美路徑“孤注一擲”的押注顯然風險過高,具備“Plan B”甚至“Plan C”的智慧型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越來越多的家庭正在從政策波動加劇的美國,將目光轉向相對政策穩定、路徑清晰的英國及其他英聯邦國家。
2025年秋季入學的UCAS(英國高校招生服務中心)數據顯示,英國18歲申請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國際生申請持續增長,中國大陸申請量同比增幅達8.87%。進行英美雙申、多國聯申已成為應對風險的主流策略。
但需警惕的是,申請窗口整體前移、熱門專業(如醫學、計算機科學、牛劍相關專業)競爭激烈、名校對申請者的學術背景完整度和專業匹配度要求“水漲船高”,也帶來了“內卷出海”的新挑戰。
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建議計劃留學海外的學生與家庭關注以下幾點調整:
- 早規劃搶窗口:
尤其是目標牛津/劍橋等頂尖院校或醫學、計算機等熱門專業的學生,申請準備應大幅提前,至少預留1年以上時間,搶占“黃金申請季”。
- 申請組合多元化:
根據自身條件、興趣和目標,英澳加合理搭配,避免把“雞蛋”都放在單一國家或政策風險高的“籃子”里。
- 材料精修定制化:
不同國家、不同院校對申請材料(尤其是個人陳述PS和推薦信)的側重點和風格要求差異顯著,切忌“一份文書走天下”。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正重新定義全球人才流向的版圖。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真正能夠贏得未來、最大化留學價值的,并非對某一條路徑的情緒化執念,而是基于理性判斷、靈活應變、多重保障和長期規劃的穩健、多元、可持續國際教育策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