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消息:7月9日,北京市消防非現場監管現場會召開,會議以“數字技術賦能 提升監管質效”為主題,全面總結展示北京消防非現場監管系統功能和工作成效。
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北京消防非現場監管平臺主要匯集了重點單位1.1萬余家,各類工商企業223萬家企業、個體工商戶45萬家,施工現場4000余處,住宅小區9000余個,醫療機構1.2萬余家,學校1200余家,養老機構600余家,涵蓋了消防非現場監管19大場景,實現了消防監管部門與社會單位高效互動。
消防控制室在崗率從52%上升至95%
消防控制室要求每日24小時雙人持證上崗,然而,國內很多重特大火災暴露出中控室單人值班、無人值班等問題,導致發生火災后因應急處置不及時造成重大損失。值班人員是否在崗在位,始終是消防部門關注的重點。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總工程師李云浩介紹,針對消防控制室值班的場景,北京消防使用非現場監管平臺,每日制定抽查計劃,利用“遠程點名”功能,自動撥打單位消防控制室電話,值班人員接到電話后,現場拍攝視頻掃碼上傳,反饋在崗情況。監管人員審核視頻是否符合標準,對單人值班或未按時上傳視頻的單位,作為一條問題線索,由監管人員到現場核查。
“從去年10月開始,我們每天分時段、分行業對全市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況開展隨機點名,在節假日等容易丟崗漏崗高風險時段,對醫院、養老院等特定場所開展高頻次點名。”李云浩說,截至目前,累計開展遠程點名5.4萬家次,核查未按時應答單位3500家次,值班人員在崗率從52%上升至95%。
核查處理電動自行車進電梯報警2000余條
當前,全國正在深入推進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電梯智能阻車器作為防范電動自行車上樓入戶的有效措施之一,北京市將電動自行車電梯阻車器安裝納入重要民生實事,大力推廣安裝。目前,全市已有1100余個高層住宅小區的2萬余部電梯安裝了聯網型智能阻車器。
針對電動自行車入梯的場景,北京消防積極與各區、街道鄉鎮以及企業自有的電動自行車電梯智能阻車管理平臺對接,將分散在各平臺的電梯智能阻車監測管理信息聯通接入系統,實行統一監測管理。電動自行車(電池)進入轎廂,視頻識別后企業前端平臺發出監測報警信息,提示物業30分鐘內到場勸離并在前端平臺填報處理信息,對于逾期未填報現場核查信息的,系統向各物業服務企業自動撥打電話提醒,提示物業企業兩小時內在前端平臺填報處理情況。
李云浩說,相關信息接入消防非現場監管平臺后,通過數據比對,對居民未推離強行上樓、物業服務企業2小時內未處理的,通知監管人員現場核查,確認物業服務企業未履行職責的,依法依規對物業服務企業及當事人進行處理。截至目前,已核查處理電動自行車進電梯報警信息2000余條。
單位自主整改“三水”問題4萬余處
消防設施是單位消防安全的核心,對于降低單位火災風險、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消防設施定期進行檢測和維護保養是單位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近年來,對建筑消防設施開展物聯監測成為智慧消防發展的趨勢。
北京消防歸集單位消防設施三方面的物聯感知數據:一是消防水箱、消防水池的水位高度;二是室內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最不利點靜水壓力;三是消防水泵控制柜手動、自動工作狀態。三方面簡稱為“三水”。
“我們將監測發現‘三水’狀態連續7日存在異常的數據推送至區消防支隊,支隊收到提示后立即督促單位整改問題?!崩钤坪普f,此項工作今年開始啟動,全市3200家單位接入了“三水”感知設備,單位通過該設備自主整改“三水”問題4萬余處,消防部門通過監測預警,向連續7日存在異常數據的51家單位發送了提示信息,實現在線監測、故障識別、推送整改、結果反饋閉環。
學習資料
靠山屯閑話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
未來不迎,縱情向前。
屯主微信號:ifire-t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