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眾上市光伏企業還在“尋底”時,協鑫能科這邊卻是風景獨好。
截至最新收盤,協鑫能科股價報收12.88元/股,總市值為209億元。
統計顯示,六月以來協鑫能科的股價上漲超過了64%,若從4月中旬算起,協鑫能科股價已經翻倍。當然,股價的上漲意味著行業的困境已經有所好轉,從業績來看,協鑫能科的業績實際上已經出現拐點。
從最直觀的營收和凈利潤來看,2024年協鑫能科分別實現營收、凈利潤29.33億元和4.89億元,增速分別為-5.42%和-46.92%,拉長周期來看,這也是協鑫能科在2022年后再度遭遇業績“雙降”。
但到今年一季度,協鑫能科實現營收29.33億元,營收增速為21.49%;實現凈利潤2.536億元,凈利潤增速為35.15%。
拐點將至?
協鑫能科是協鑫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專注于清潔能源資產運營與綜合能源服務。
依托30余年深耕能源行業的經驗沉淀,協鑫能科的布局已延伸至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涵蓋清潔能源生產、虛擬電廠、戶用能源系統、儲能、碳資產管理等多個板塊,目前其已經構建出以“AI+能源”為核心驅動力的智慧能源生態系統。
從具體業務看,協鑫能科以“能源資產+能源服務”雙輪驅動。在能源資產方面,協鑫能科以清潔能源發電及熱電聯產為核心;在能源服務方面,其已布局儲能、能效管理、配售電、虛擬電廠等業務,構建出了完善的“源-網-儲-售-用-云”體系。
另外,協鑫能科正積極向新能源轉型,其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提升至57.38%,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網1719.98MW。
整體而言,協鑫能科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光伏企業,而是處于最下游的能源應用供應商,業務以電力銷售、熱力銷售和能源服務為主,業務整體上較為穩定。
不過,雖然不像光伏上游企業那樣受行業下行周期的影響,但協鑫能科自身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首當其沖的是電價下行帶來的壓力。華夏能源網數據顯示,江蘇省電力交易中心6月份集中競價的交易成交價為312.8元/兆瓦時,折合0.3128元/度,該成交價不僅較上月環比下降22%,較去年同期也下降了24%,而且比江蘇煤電基準價391元/兆瓦時還低了20%,按照規定,中長協電價是在煤電基準價基礎上上下浮動20%,即0.3128元/度的電價已經是“一降到底”了。
實際上,電價下行已經成為近年來的大趨勢,這是新能源規模化并網與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化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原材料上看,近年來煤炭價格持續走低,5月26日全球動力煤價格跌至四年半以來的新低,直接拉低火電邊際成本。從供給和需求來看,隨著光伏建設不斷增多,市場的供求關系也有所變化。
對于協鑫能科而言,電價下行對其盈利能力則造成了少許影響。從數據來看,雖然在原材料價格下滑的影響下,協鑫能科電力銷售的毛利率從2021年的24.35%上升至26.11%,但是營收卻從66.41億元下滑至52.35億元,該項業務的營收下滑了21.17%。作為協鑫能科營收占比超過五成的核心業務,電力銷售營收下滑也影響了其整體業績,2022到2024年營收增速分別-3.33%、-5.42%和-5.42%。
除了電價下行帶來的壓力以外,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協鑫能科還需要大量的固定資產投入。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協鑫能科的固定資產為179.2億元,在建工程為21.63億元,兩者合計為200.83億元;而在2021年時,協鑫能科的固定資產為122.3億元,在建工程為7.752億元,兩者合計130.052億元。由于長期的固定資產投入,協鑫能科的資產負債率基本在60%以上,且有息負債持續上升,短期借款從去年一季度的34.39億元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46.03億元。
借穩定幣“翻身”?
整體而言,在電價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作為能源供應商的協鑫能科面臨的壓力并不小。
不過,雖然經營上面臨著巨大壓力,但近期協鑫能科的股價卻逆勢上漲。截至最新收盤,協鑫能科總市值為209億元。據統計,六月份以來協鑫能科的股價已經上漲了64.3%。
那么,是什么驅動了協鑫能科股價的大漲?
第一,是和行業困境反轉有關;第二,則是和近期火爆的穩定幣有關。
6月12日,在全球最大的光伏展會SNEC PV上,協鑫能源和螞蟻數科對外宣布一則重磅消息——雙方將成立一家新公司“螞蟻鑫能”,要錨定能源AI應用的萬億級市場以及探索能源RWA(Real World Assets,現實世界資產)等新場景、新方案。
資料顯示,穩定幣是一種旨在保持價格相對穩定的加密貨幣,通常與法幣、商品或加密資產掛鉤。其核心價值在于減少銀行手續費(約2%~3%)、實現瞬間到賬,以及允許發行企業通過沉淀資金獲取收益。早在去年12月,協鑫能科與螞蟻數科合作,以湖北、湖南兩省的82MW戶用分布式光伏電站作為項目的底層資產,敲定了國內首單光伏綠色資產RWA,融資規模超過2億元人民幣。
對協鑫能科而言,發展穩定幣與RWA業務優點不少:一方面,協鑫能科可通過資產通證化盤活沉淀光伏資產,解決融資難題;另一方面,螞蟻穩定幣可直接嵌入RWA智能合約體系,實現光伏發電收益的自動分配,如每日電價收入以穩定幣形式返還投資者。
不過,雖然目前穩定幣正處于風口上,但協鑫能科發展相關業務其實仍有很大不確定性。一方面,當前內地對區塊鏈模式RWA的監管非常嚴格,雖然螞蟻數科計劃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且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對RWA持較為開放的態度,但政策風向仍存在變數。申萬宏源分析指出:“未來RWA監管將呈現‘嚴準入、強透明、促創新’的特點”,政策一旦轉向,整個商業模式可能面臨重構。
另一方面,相關技術標準化其實并未成熟。RWA的核心挑戰在于如何確保鏈上資產與現實資產的信息一致。今年3月,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與螞蟻數科聯合發起的《可信區塊鏈實體資產可信上鏈技術規范》才正式立項,行業標準遠未完善。
而更重要的是,協鑫能科目前落地的RWA項目僅2億元規模,而2024年協鑫能科的營收為97.96億元,RWA項目的體量其實還很小,并不會對協鑫能科的實際經營帶來太明顯的影響。綜合上述分析,雖然穩定幣概念推動了協鑫能科股價大幅上漲,但行業的困境反轉,才是其未來能夠支撐業績的核心要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