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在湘鄂邊曾經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風頭大姐”,她身強力壯,武藝超群,尤其是擅長雙槍。她帶著兄弟們把地主惡霸打得哭爹喊娘,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
在走上革命的道路后,這位女英雄又率領游擊隊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斗。
不幸的是,在1935年5月6月凌晨,因為叛徒出賣,她的隊伍遭到了殘酷圍剿,而她也在戰斗中身負重傷。
為了不連累戰友們,女英雄在犧牲前命令外甥女婿帶著戰友們和7歲的外甥去找自己的大弟弟,繼續干革命。
后來,她的這個小外甥成為長征中年齡最小的紅軍,她的大弟弟在建國后成為開國元帥,而她的外甥女婿更是成為副國級領導。
那么,這位巾幗英雄是誰?
她有著怎樣的革命傳奇?
而她的這幾位親戚又到底是誰呢?
大腳鳳頭
如果知道本文要說的女英雄名叫賀英,讀者們是不是已經想到了什么?
賀英是湖南桑植洪家關人,出生于1886年,小名叫“香姑”。她是家里的大姐,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和四個妹妹。
猜猜大弟弟是誰?
沒錯,就是我們的賀龍元帥!
從小,賀英在弟弟和妹妹中的威望就很高,鄉親們也都夸她雖然年紀小,但能早早當家。
在舊社會,女孩到了一定歲數就要纏足,可賀英偏不,經常光著大腳四處跑。就算父母親戚再怎么勸,她就是不聽。
其實,這大腳的好處顯而易見。
平日里,賀英不像那些小腳的同輩,她穿著草鞋,風里來,雨里去,啥活都能干,就算幾十斤的擔子,她挑起來是健步如飛,能和身強體壯的男青年一比高下。
因為從小就干重活,所以,賀英的身體非常強壯。在爹媽眼里,這丫頭確實是頂梁柱,可二老又擔心:誰敢娶這么“野”的媳婦呢?
事實證明,爹媽的擔心有點多余,就有人喜歡賀英這樣的姑娘。
這位乘龍快婿名叫谷虎,是當地哥老會的“舵把子”,手下有幾十位綠林好漢。
1906年,20歲的賀英嫁給了“龍頭大哥”谷虎,自己也就成為了“風頭大姐”。
那時候,谷虎帶著兄弟們專和土豪劣紳作對,經常劫富濟貧。自然,他就成了反動派的“眼中釘”。
1922年的重陽節,谷虎不幸被當地的土著軍閥陳渠珍殺害。聞聽噩耗,賀英肝腸寸斷,是強忍淚水,給丈夫收了尸,下了葬,并發誓必報此仇。
因為主心骨沒了,隊伍眼看著要散架,其他各派勢力也蠢蠢欲動,想進行收編。關鍵時刻,賀英挺身而出,主持大局。兄弟們也一致擁戴這位大嫂當了新的總司令。
于是,賀英擦干眼淚,抄起丈夫留下的一對駁殼槍,騎上大白馬,繼續身先士卒,帶著隊伍跟惡勢力進行斗爭。從此,令地主老財肝膽俱裂的“雙槍女將”橫空出世。
因為自己是苦出身,所以,賀英和丈夫一樣,繼續劫富濟貧。路遇衣衫襤褸的婦女時,她會直接脫下自己的衣服送給人家。她還會經常資助孤苦伶仃的孤兒寡母,收養孤兒。
遇到壞人欺負窮人時,賀英更會挺身而出,打抱不平。有兵痞吃了飯,不給錢,她就用槍頂著兵痞的腦門,讓他乖乖交錢。得知有土匪頭子強搶一個老太太的孫女當壓寨夫人,賀英便帶人去直接營救,然后又給了老太太幾塊大洋,讓她給孫女找個好人家。
在鄉親們的眼里,賀英就是“活菩薩”。但地方惡勢力卻對她恨之入骨,時常聚眾“圍剿”。
賀英則帶著隊伍進了大山,平日屯墾,有壞人禍害鄉親時,她便帶隊下山出手相助。就這樣,她的名聲越來越響,隊伍越來越壯大,達到了300多人,成為湘鄂邊一支令反動分子聞風喪膽的武裝力量。
然而,賀英的內心卻越來越苦悶。
這是為啥呢?
干革命!
在與反動惡勢力的不斷爭斗中,賀英發現盡管打來打去,自己的仇人陳渠珍的勢力卻越來越大,成了“湘西王”,而她想幫鄉親們,卻又顧此失彼,窮人的日子是越來越窮,還是照樣被欺壓,根本看不見翻身的希望。
她不知道這一切到底是為什么?
1926年,賀龍率國民革命軍9軍1師參加北伐,并連戰連捷。1927年的春節前,賀英帶著一眾親人到漢口看望這位有出息的大弟弟。
在路上,她見到了大革命的轟轟烈烈,見到了農民運動的巨大威力,見到那些曾經騎在窮人頭上作威作福的土豪劣紳被押著游街示眾,更見到了沖破封建束縛的女孩子在大街上慷慨演講。
這一切都讓賀英興奮不已,她發現自己過去的打打殺殺其實干不出什么大名堂,只有參與農民運動,才能有真正的前途。
在姐弟相見后,賀龍特意邀請我黨的周逸群等代表和賀英一起吃飯,并給她講解了我黨的革命理論。
這次見面使賀英開闊了眼界,并明白了私人恩怨并不是什么大事兒,即便殺了仇人,后面還會有更多的仇人和壞人,而只有依靠廣大勞動人民,才能打倒整個反動階級,才能改天換日。
在蔣介石叛變革命后,賀英立刻帶著親人們返回洪家關,配合家鄉的農民運動。鄉親們都夸贊:香大姐學回來了道義,和過去大不一樣了!
南昌起義后,革命隊伍遭到了反動軍隊的瘋狂圍剿,甚至還傳出了賀龍遇害的謠言。但賀英不為所動,她堅信自己走的路是正確的,并堅信自己的弟弟一定會回來。
桑植當地的反動勢力倒是相信賀龍已死,并彈冠相親,認為賀英沒了靠山。不過,他們高興的太早了,賀英率領的農民軍仍然把他們打得屁滾尿流,隊伍也一天天的逆風壯大。
潮汕起義失敗后,賀龍從香港輾轉到了上海。本來,中央要安排他去蘇聯學習,但他仍然決定回到老家繼續組織革命隊伍。
1928年3月初,賀龍和周逸群、賀錦齋等7位同志回到湘西。可以說,大家當時算是赤手空拳。有親人埋怨賀龍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當共產黨。但賀英不這么想,在大弟弟最艱難的時候,她義無反顧地把自己的隊伍交給了黨。
同時,賀龍的妹妹~戊姐和滿姑也都加入了革命隊伍。其他在潮汕被打散的戰友也紛紛歸隊。不到半個月,奇跡發生了!
賀龍從“光桿司令”成為了一支3000多人革命隊伍的領袖,并率領大家在桑植城建立了湘鄂邊第一個工農革命政權,隊伍也改編為紅4軍。
然而,剛剛過了不到一個月,國民黨反動派便出動大軍前來圍剿。在戰斗中,紅4軍屢遭挫折,賀錦齋英勇犧牲,周逸群下落不明,賀滿姑也不幸被捕遇害,打倒最后,隊伍只剩下100多人,無彈無糧,處境極為艱難。
而就在此時,留守后方的賀英帶著一隊馬幫,給隊伍運來了寶貴的布匹、棉花、彈藥、糧食、鹽巴和資金。
賀龍感動得熱淚盈眶。在大姐的支持下,賀龍精簡了隊伍,遣散了意志不堅定的人和老弱,建立了以黨員和團員為核心的9個班,雖然只剩91個人,但個個都是革命的精華。依靠這些革命的火種和賀英的鼎力相助。賀龍的隊伍再次壯大,紅4軍也發展為數千之眾的紅2軍團。
然而,就在湘鄂邊的革命之火熊熊燃燒之際,賀英卻發生了意外。
滿門忠烈
1933年5月5日晚,賀英率帶著游擊隊在鶴峰洞的長灣休整。
因為有叛徒出賣,當地的反動團防出動了300多人在6日凌晨包圍了游擊隊并發起了突然襲擊。
賀英被槍聲驚醒后,立刻抄起雙槍一邊對朝屋外射擊,一邊組織傷員和家屬從后面撤離。
突然,一發子彈擊中了她的大腿,頓時血流如注。一名戰友背起來她就往外沖,但被擊中肩膀。與此同時,外甥女婿廖漢生也帶人前來增援。
但是,賀英死活不走,堅持留下掩護大家轉移。隨后,她的腹部又被兩發子彈擊中,其中一發還是威力巨大的“炸子”,把她的腸子都打了出來。
賀英咬緊鋼牙,把腸子塞回肚內,用白布勒緊。然后,她把7歲的外甥向軒叫到身邊,并把兩把駁殼槍交給他,叮囑道:“孩子,別哭,帶著槍去找你的大舅!”
隨后,賀英嚴令廖漢生帶著外甥和戰友們立刻轉移,自己則繼續戰斗,直到英勇犧牲。當時,賀英年僅47歲。
賀龍在得知噩耗后,猶如五雷轟頂,但面對敵人,他強忍淚水,繼續戰斗。幾天后,賀龍委托鄉親們給大姐收尸下葬。
后來,向軒在9歲時參加了長征,建國后被確定為我軍年齡最小的紅軍戰士。
賀龍老總就不用說了,在新中國成立后是我國的開國元帥,元帥證編號為“001”。
廖漢生是開國中將,曾歷任國防部副部長和北京、沈陽、南京3大軍區的政委,晚年還擔任過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是副國級領導人。
賀英同志在建國后被認定為師級烈士,遺骸遷葬于鶴峰縣的滿山紅烈士陵園,供后人永遠敬仰。著名歌劇《洪湖赤衛隊》就是以她為原型人物。
其實,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賀氏家族一共犧牲了2000多人,被認定為烈士的足有109人,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如今,祖國已迎來盛世,但我們永遠也不要忘記所有的革命先烈,因為銘記就是對他們最好的紀念!
素材來源:
澎湃新聞 大腳賀英 | “紅色記憶”主題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