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法這倆歐洲老牌強國又搞出了大新聞。英國首相斯塔默和法國總統馬克龍一碰頭,大手一揮,就簽了一系列防務合作協議。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一是宣稱要聯合研發下一代深度打擊和反艦導彈,二是首次公開承諾,要協調各自獨立的核威懾力量,應對所謂的極端威脅。消息一出,國際社會那是議論紛紛,大家都在猜測,英法這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英國皇家海軍 “前衛” 級潛艇,裝備“三叉戟”II D5 核導彈
咱們先來看看英法的核武器家底。英國的核威懾力量,基本全靠 4 艘 “前衛” 級戰略核潛艇撐著。每艘潛艇能攜帶 16 枚美制 “三叉戟 2” 潛射洲際導彈。看著挺唬人,但這里面有個大問題,英國的核武器嚴重依賴美國技術。雖說英國理論上能不經美國批準發射導彈,可在關鍵技術和核彈頭維護保養等方面,離開美國還真玩不轉。
▲法國空天軍陣風戰斗機上的 ASMP-A 核導彈
法國這邊就不一樣了,核威懾力量那叫一個獨立且均衡。法國有世界第四大核彈頭儲備,總數約 290 枚。其核力量分空基與海基兩大塊。海基靠 4 艘 “凱旋” 級戰略核潛艇,時刻保證有一艘在海上執勤,撐起了約 80% 的核彈頭部署。空基則是由約 40 架 “陣風” 戰斗機擔綱,這些 “陣風” 可不是吃素的,裝備著專門執行核打擊任務的 ASMP - A 超音速巡航導彈,能攜帶 30 萬噸當量的核彈頭,最高速度 3 馬赫,還具備一定隱身突防能力,加上 “陣風” 自身航程,作戰半徑能延伸到上千公里。此外,法國海軍 “戴高樂” 號航母上部分 “陣風” 也有核打擊能力,并且法國還在研制射程超 1000 公里、速度約 8 馬赫的新一代 ASN4G 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CVSXNUMX PERSEUS:面向2030 年及未來的多用途通用重型打擊遠程武器系統
再看看對地導彈。英法這次要聯合研發新導彈,其實早有淵源。2010 年兩國就簽署了《蘭開斯特宮協議》,隨后啟動 “未來巡航 / 反艦武器” 項目。新導彈法國叫 “珀爾修斯”,英國叫 “英仙座”,這導彈設計挺巧妙,除主戰斗部外,還有倆艙段能攜帶小彈頭,打擊不同目標有不同釋放方式,還具備低空隱身飛行能力。這次新協議,就是要加速這類導彈的研發,取代現有的 “風暴陰影” 等導彈。
▲美國在歐洲部署的核武器
那英法這時候加強戰略合作,是為啥呢?最主要的,恐怕是美國亞太轉向帶來的焦慮。美國這幾年在歐洲的關注度明顯下降,歐洲安全局勢又不太穩定,俄羅斯的核言論也讓歐洲國家心里直發毛。在這種背景下,英法作為歐洲僅有的核武國家,感覺自己得扛起保衛歐洲安全的大旗,給自己找點安全感。而且,通過加強合作,還能在北約內部展示歐洲戰略自主權,告訴其他歐洲國家和美國,歐洲也有自己的應對辦法。
▲英法關系真就很好嗎
不過,這合作看著美好,問題也不少。就說核合作這塊,英國和法國在核能力上有著本質區別。英國是高度依賴美國,而法國高度獨立。這就好比一個是被家長管著零花錢的孩子,一個是經濟獨立的成年人,現在倆人要一起干大事,能尿到一個壺里去嗎?具體怎么協調核力量,是聯合技術合作,還是搞新的核作戰計劃,都還是未知數。而且,兩國的國防工業體系、軍事戰略理念也不完全一樣,在導彈研發等項目上,怎么平衡利益、推進研發進度,都是擺在面前的難題。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英法的合作對歐洲安全格局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合作順利,或許能給歐洲其他國家吃下定心丸,加強歐洲在北約內部的話語權。但要是合作磕磕絆絆,那這所謂的 “聯合核威懾”“新導彈研發” 就可能淪為一場鬧劇,變成兩國故作姿態的表演。所以,英法這波加強戰略合作,到底是能穩步推進,在歐洲安全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還是最后不了了之,咱們還得小板凳繼續坐,瓜慢慢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