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傲嬌的安杰、精明的葛美霞、堅韌的安欣,那么,今天讓我來寫寫“鐵憨憨”德花。
有沒有發現,劉琳在表演這樣明火執仗、卻又心眼實在的角色上,有先天的優勢,會讓人自然而然產生共鳴。
她高興了我們跟著高興,她生氣了我們跟著生氣,她委屈了我們跟著打抱不平,即便是她生出些“壞心眼”,我們也要替她分辨一句“泥菩薩也還有個土脾氣”,還不是被逼出來的。
德花如此,《知否》中的大娘子何嘗不是如此。這可能就是所謂“憨人有憨福”的精髓:有小率真的人,總是有著大幸運!
德花在經歷重重磨難后,終于如愿以償嫁給了老丁。
老丁和原配王秀娥生了四個兒子,在生四樣的時候,壯壯實實的王秀娥竟意外大出血而亡,老丁成了鰥夫。
老丁從心底里一直嫌棄王秀娥沒文化,人粗魯土氣,覺得她上不了臺面。尤其是江德福娶了”資本家小姐“安杰后,他更是看自己老婆不順眼。
王秀娥死了后,他一直想找一個像安杰一樣,漂亮有文化的再婚對象,先是想要娶葛美霞為妻,后來怕葛美霞漁霸女兒的身份影響自己進步,又和吳醫助好了,可奈何吳醫助只看重他參謀長的身份,根本不想承擔”繼母“這個角色的責任,一言不合伸手就把老丁抓了個滿臉花,嚇得他落荒而逃。
這時老丁才看到一直在他身旁默默付出、不計得失的江德花,他早就知道德花中意自己,卻裝傻充愣,最后在安杰的施壓和激將下,才退而求其次娶了德花。
本來以為老丁會像嫌棄王秀娥一樣嫌棄德花,畢竟德花也是個沒有什么文化,大大咧咧的女人。
沒想到,婚后的老丁卻把德花”視若珍寶“,兩人很快生下了女兒小樣,老丁對唯一的女兒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德花人到中年,卻完成了人生的逆襲,從一個被婆婆欺負的寡婦,變成了和嫂子安杰平起平坐的”參謀長夫人“,又有女兒傍身,終于迎來了人生遲到的圓滿。
為何老丁對德花發生這么大的變化,還要從德花身上的純、直、正說起。你會發現擁有這三個優點的德花,才是全劇中活得最通透、最灑脫的人,也是我們普通女性學習的榜樣。
德花是個寡婦。
江德福讓的花來照顧坐月子的安杰時,說到自己妹妹苦命,德花的男人和他一樣跟著部隊去打仗,卻一走就沒了音訊,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德花還攤上個惡毒的婆婆,不僅不心疼她年紀輕輕就守了寡,反而咒罵她是掃把星,克死了自己兒子。
德花當牛做馬在婆家干活,婆婆卻只把她當個免費的勞動力,一邊罵罵咧咧,一邊還把她看得緊緊的,不肯讓她改嫁。
要不是后來江德福成了英雄團長,借要照顧嫂子之名把德花拉出了苦海,真不知德花的苦日子什么時候有個頭。
江德福對德花說:“哥把你接出來就是讓你享福的。“
樸實的德花卻并沒有因為哥哥的話而忘乎所以,一進哥哥家,她就抓起桌子上的抹布擦桌子,被安杰指責拿錯了抹布,又抓起一旁的掃帚里外打掃。
安杰刁蠻任性,高高在上,她對德花百般挑剔,不停地在江德福面前告狀,可德花考慮到哥哥的處境,總是能忍則忍,盡力周全。
德花內心純粹,無論在炮團宿舍,還是島上兵營,都能和周圍鄰居打成一片。和安杰的格格不入不同,德花和王秀娥,還有后來的王振彪媳婦張桂英,都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姊妹“。
她不曾因自己”寡婦“的出身卑微過,也不曾因為司令妹妹的身份趾高氣揚,始終都保持著一份赤誠,和誰相處都無遮無掩,全憑本心。
這也是為何后來安杰能和德花親如姐妹的原因,本質上安杰也是個單純的人,她只不過被江德福慣得有點小張狂。
多年來德花無怨無悔對江家的付出,打動了安杰,也讓她助推老丁成就了德花的好事。
老丁和德花結婚當晚,才知道德花竟然是處子之身。
原來當年德花結婚早,對男女之間的肌膚之親一知半解,沒等同房男人就跟著部隊沒了蹤跡。
德花的完璧之身讓老丁在喜出望外之余,對德花的潔身自好也敬佩不已。
尤其是后來江昌義的出現,讓老丁知道了江德福前妻張桂蘭對他的背叛,張桂蘭在江德福出去的六年中,耐不住寂寞,竟然和大伯哥有了私情,并懷上了江昌義。
此等亂 倫之事讓江德福羞于啟齒,只好背下了這個黑鍋,也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老丁此時更是感嘆”貞妻“家中寶,德花的純潔、堅貞、坦蕩、自愛,贏得了老丁的尊重,他沖著江德福不無驕傲地說:”我真是撿到了一個寶貝!“
德花是老丁心中的寶,何嘗不是所有人心中的寶。
德花是率直的。這也讓她成為劇中最討喜的人。
江德福和安杰生了兩個兒子,又緊接著生了一對龍鳳胎,兩人上班后,德花在家中忙得焦頭爛額,手中抱著小的,腳下拉著大的,還要眼瞅著兩個半大小子。
她這邊手忙腳亂,卻不妨礙哥嫂造人成功。
當得知嫂子安杰又懷上時,德花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一句”你們還讓不讓人活了“,逗笑了熒屏前的你我。
江德福不滿德花的落花有意,讓她趁早對流水無情的老丁死了心。
可德花卻置若罔聞,瞞著哥哥一天三趟往老丁家跑,不是幫著洗衣做飯,就是把做好的炸魚送給老丁嘗鮮,江德福雖然生氣卻也無可奈何。
歐陽懿摘帽后,來島上和江德福安杰告別,江德福拿出珍藏的茅臺和歐陽懿暢飲,德花卻在一邊生起了悶氣。
安杰不知哪里讓這位姑奶奶不高興了,問德花誰又惹她了,德花氣急敗壞地說,人家大舅來,就不給喝茅臺,現在他姨夫來了,就把茅臺拿出來,也不知道把人家老丁叫來喝。
一句話把安杰說得哭笑不得。
老丁決定娶德花,德花喜極而泣,回來連雞都顧不上喂了,張口就讓安杰把陪嫁的樟木箱子給自己一個。
安杰本來還有點舍不得,但耐不住德花的再三討要,只好說:”行,給你!“
德花高興地哼起了小曲。
像上面發生在德花身上的趣事,講起來有一籮筐,德花的率真、直爽、無心無肺、一覽無余的個性,都讓人在忍不住捧腹大笑的同時,又感嘆一聲:人一輩子能如此真實地活著,該是一件多么帥氣和了不起的事啊!
這樣的人活該擁有幸福。
德花對安杰不是沒有抱怨過,兩個人也曾有過冰凍期,誰看誰也不順眼。
但當王秀娥對德花說,老丁和安杰的關系看著不一般時,德花立刻打斷了王秀娥的話,袒護安杰道:不是俺嫂子對丁大哥有意,而是丁大哥看上了俺嫂子,俺嫂子可不是那樣的人。
如若德花不是如此正派之人,順著王秀娥的意思詆毀安杰,那只會激化矛盾,讓江德福和安杰的夫妻關系橫生枝節,可德花卻心胸坦蕩,大局為重,在關鍵問題上從來都是有原則,有分寸的。
德花的前婆婆對她很不好,享受著德花的勞動,卻絲毫沒有為她的處境考慮過,反而處處為難德花,但從始至終,除了江德福為妹妹打抱不平說過幾句,德花從未在別人面前說過前婆婆一句壞話。
老丁死后,四個兒子要把他和王秀娥合葬,德花心中難過,卻還是秉持公正地說道:秀娥嫂子比俺先嫁給丁大哥,他們在一起是應該的。
話雖這么說,可事后德花卻忍不住暗自落淚,畢竟老丁是她此生唯一的男人,不能和自己心愛的男人生死相伴,將成為德花此生最大的憾事。
后來是江亞菲看不下去,出面協調,把德花當年照顧他們兄弟的事說出來,羞愧地兄弟幾個無地自容,同意等德花百年之后,和老丁、王秀娥三個人和葬在一起。
德花始終用包容和感恩的心對待著身邊每一個人,她的無私付出,她的無怨無悔也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命運雖然帶給她太多苦難,但她始終樂觀積極、直面人生、不曾畏縮。
所以,她才有護佑自己的哥哥,有對她貼心的嫂子,有為她撐腰的侄子子女,更有把她視若珍寶的丁大哥。
德花這一生,成全了太多的人,她對得起江德福和安杰,對得起老丁一家,對得起侄子侄女,當然也同樣用真、直、正對得起自己的一生。
她讓我更相信,在人與人的相處中,暖和亮永遠是底色。這也是我愛看《父母愛情》的原因。
《父母愛情》寫出了許多平凡人的珍貴之處,我想,這也是這部劇能成為經典的原因——人們總是期待像德花這樣的人多一些,更多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