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印度甩出一記重拳——對美國商品加征72.5億美元的報復性關稅,硬生生把特朗普的貿易算盤打得稀碎。這事兒不只是錢多錢少,背后藏著印度對全球喊話:誰也別想隨便欺負我!這波操作選在美國的“大日子”出手,擺明了是沖著特朗普的貿易霸凌去的,精彩得像場大戲,全球都盯著呢!
這事兒咋起的?得從頭說。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又開始揮關稅大棒,印度不幸中招。美國對印度的鋼鐵、鋁制品、紡織品等加了26%的關稅,還放話:90天內簽雙邊貿易協議,不然關稅還得漲!這對印度來說不是小事兒。2024年,印度對美出口874億,進口才418億,順差456億,妥妥的經濟命脈。美國這招,分明是想逼印度低頭,簽個“不平等條約”。
可印度不是吃素的!還沒到90天期限,7月4日,印度直接反擊,宣布對美國蘋果、杏仁、鷹嘴豆、化工品、機械設備等加征高額關稅。這些可都是美國出口的“拳頭產品”,尤其戳中了美國農業州和工業州的命門。特朗普的票倉直接炸鍋,種植戶和企業主們急得直跳腳。
印度這波反擊,選的時機和目標都狠準。72.5億的關稅清單,直指美國經濟軟肋。比如加州的蘋果和杏仁,華盛頓的機械設備,都是特朗普支持者的大本營。印度這一手,不光是經濟戰,還帶點政治味兒,擺明了要讓特朗普在國內也頭疼。更絕的是,印度還在6月對美國科技巨頭下手,谷歌、Meta、亞馬遜被取消稅收豁免,得補繳42億稅款,數據和廣告業務還得接受審查。這等于告訴美國:你的大公司也得守我的規矩!
為啥印度敢這么硬?底氣有幾條:首先,456億的貿易順差讓印度有底牌,美國對印度市場依賴不小;其次,“印度制造2.0”這幾年搞得有聲有色,制造業自給率蹭蹭漲,美元的威脅沒那么管用了;再者,印度最高法院站出來撐腰,用法律把美國科技公司捏得死死的;最后,印度這步棋還給其他國家打了樣,巴西、土耳其、南非這些新興國家都盯著呢,誰不想站出來揚眉吐氣一把?
這事兒一出,全球市場直接炸了。7月4日當天,道瓊斯指數狂跌500點,亞洲股市也跟著晃。投資者最怕的就是美印徹底撕破臉,貿易戰升級,誰都得跟著遭殃。美國那邊,特朗普在網上氣得跳腳,喊著“不可接受”,還威脅要再加關稅。可他團隊內部已經亂了套,美國商會都出來勸:再斗下去,吃虧的是自家老百姓。反觀印度,莫迪在孟買集會上喊出“印度主權不容侵犯”,底下群眾嗷嗷叫,民調支持率直接漲了5個點。這波操作,國際上立了威,國內還賺了民心,里外都占便宜。
這事兒可不只是美印倆國家的過招,背后是大國博弈的縮影。過去,美國在全球貿易里說一不二,誰敢吱聲?可現在,印度站出來硬剛,等于給新興國家開了個頭。全球經濟格局正在晃動,印度這一槍,可能是新秩序的起手式。未來要是巴西、南非,甚至歐洲也加入“反抗軍”,美國的老大地位還能不能保住,可就得打個問號了。
到7月9日,雙方還在僵持。特朗普說到做到,又對印度紡織品和藥品加了關稅;印度也不含糊,立馬把報復范圍擴大到美國飛機零件和醫療設備。明面上兩邊都不松口,可暗地里,外交官們已經在日內瓦談起來了。問題是,特朗普和莫迪都放了大話,面子上不好收場。誰會先讓步?這場戲,到底怎么唱下去?
這場美印貿易大戰,注定不簡單。印度用72.5億關稅打響反擊第一槍,特朗普的退路被堵得嚴嚴實實。接下來,是繼續硬碰硬,還是談出個新局面?朋友們,你們覺得印度這步棋走得值不值?特朗普還能不能翻盤?歡迎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本文內容基于權威資料整理,并融入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供參考知悉。
文獻來源:
路透社,“印度對美國商品征收 72.5 億美元的報復性關稅”,2025 年 7 月 4 日。《紐約時報》,“美印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新關稅”,2025 年 7 月 5 日。《衛報》,“印度的關稅舉措針對美國農業和工業出口”,2025 年 7 月 4 日。彭博社,“印度對美國巨頭的科技打擊標志著數字主權的推動”,2025 年 6 月 28 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