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甘孜州1起泥石流災害成功避險案例
被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火災綜合防治司
作為典型案例
予以肯定并通報表揚
案例如下
7月4日14時起,甘孜藏族自治州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瀘定縣氣象局相繼發布紅色、橙色、黃色等不同等級預警信息。瀘定縣冷磧鎮接到預警信息后,第一時間發布至鎮應急、防汛、地災防治工作群,指導12個村(社區)116名山洪、地災監測員開展風險隱患巡查工作,嚴格執行“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剛性要求,做好提前避險轉移準備。
余春霖、陳永全雨中開展巡查
當晚20時10分,冷磧鎮北部普降大雨,致兩條河溝水勢明顯上漲。22時10分,黑溝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余春霖、陳永全和扒灣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龔興華巡查時發現,黑溝村四組河溝水量激增、泥沙含量劇升,意識到這是泥石流發生的前兆,于是立即上報,并在工作群通知下游村組做好避險準備。
緊急轉移群眾
冷磧鎮黨委、政府接報后,迅速啟動“喊醒叫應”機制,組織54名鎮村干部對沿河受威脅的170戶550人實施緊急避險轉移。
潘溝村鋼橋被沖毀
房屋被沖毀
22時28分,黑溝、潘溝發生泥石流災害,造成黑溝村和扒灣村道路中斷、橋梁垮塌、房屋受損,還造成其余村組通村(通戶)公路、供水管道、農灌堰等基礎設施損毀嚴重。
扒灣村通村公路受損斷道
因預警及時、巡查到位、轉移迅速,無人員傷亡。
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火災綜合防治司通報指出,這是一起典型的州縣及時預警響應、鎮村風險隱患巡查到位、多級上下游高效協同聯動的成功避險避災案例。
泥石流暴發突然、來勢兇猛
常常攜帶巨大的石塊,破壞力強
泥石流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發生前都有哪些征兆?
會造成哪些危害?
如果遭遇泥石流
該如何避險自救?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部
編輯:楊雪
校對:馬儷伲
責編:毛莉泓
審核:肖宵
監制:譚榮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